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有其自身特点,"富平陶艺村"工业旅游发展在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有一定代表性。为此,利用层次分析法及模糊数学分析法对陕西"富平陶艺村"工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并针对该示范点提出具体的开发策略,作为对工业旅游资源评价的尝试,为我国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工业旅游资源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但开发滞后的现状进行研究,以努力寻找合理途径促进工业旅游的开发,发挥其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增加经济收入、塑造企业良好形象等作用,进而实现其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的。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工业旅游区域性发展成果和分析辽宁省工业资源及其区域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区域合作的视角对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城市间联合开发,打造精品工业旅游线路,做好工业旅游营销工作。  相似文献   

3.
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德国鲁尔区工业遗产旅游的发展模式。总结出工业遗产旅游开发的几点经验。即统一规划、整合开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加强产品的多元化开发;增强工业遗产资源开发意识及工业遗迹保护基础上的重建等.从而为我国工业遗产旅游业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辽宁工业旅游的SWOT分析与策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业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壮大.工业旅游作为旅游产业的一个分支在我国发展迅速,有力地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辽宁工业旅游发展还不成熟.在参考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SWOT模型对辽宁工业旅游未来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探讨,为辽宁未来工业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搞好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加大营销力度,重视工业文化遗产开发等.  相似文献   

5.
近十五年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994~2008年国内期刊中有关中国工业旅游研究的若干文献的分析,选取工业旅游发展阶段、开发效益、开发态度、国内外比较研究、区域性研究、开发模式等研究方向,对国内工业旅游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预测了国内工业旅游研究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工业与旅游业相互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专项旅游形式,工业旅游业已成为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工业旅游研究对于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老工业地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汇总与梳理1982年以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章对工业旅游的研究领域和成果进展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国内外工业旅游研究领域各有侧重,其中共同研究领域集中在工业旅游概念、影响因素、开发条件和工业遗产旅游等4个方面;国外学者对工业旅游发展动机、效应影响、公共政策、规划与管理的研究成果居多,国内学者在工业旅游资源特征空间分布、发展模式、存在问题与对策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展,这都对今后指导工业旅游实践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还对我国工业旅游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工作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旅游发展普遍缺少战略性的规划,产品没有充分体现出知识性强、依托性强、参与性强、稳定性强、易达性强和效益多重性等特点,以致于游客对其认知仍大多停留在"傻、大、黑、粗"的水平上.建议:统一规划、设计工业旅游资源,突出工业旅游产品受关注属性的设计;发展区域旅游协作,注重特色效应,开发组合优势产品,通过综合开发提高总体效益;分层次、分梯队地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业旅游,打造名牌、精品.  相似文献   

8.
浅析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甘孜州旅游资源特点的梳理,对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评价,提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予以关注的几个要点,旨在对甘孜州旅游资源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希望能促进甘孜州旅游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地开发,对甘孜州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法律问题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前提。有关旅游资源的评价、规划、开发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但从总体上看,从法律保障的角度探讨对旅游资源开发工作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切实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落后于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的实际需求,亟待立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开发民族旅游资源,发展特色旅游,以独具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提升地区旅游业的吸引力,已成为各地旅游开发中的一个重点。作为全国回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宁夏具有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风情和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旅游资源。但是,我们对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在试探性阶段,亟待进一步加强。本文试图从开发民族旅游资源的意义、宁夏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及优势等方面对宁夏民族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结合2001—2013年数据例证,从北京市旅游业收入依存度、旅游业贡献率、旅游业拉动率、旅游业需求收入弹性、旅游业对社会就业贡献、旅游业对外汇收入的贡献六方面分析北京市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表明,北京市区域经济发展对旅游业的依赖程度依然较高,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旅游业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不容忽视,且发展潜力较大,旅游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及旅游创汇收入影响可观。为此,立足北京市旅游资源,继续发挥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与升级中的带动作用,深度挖掘农业与旅游业、工业与旅游业及第三产业与旅游业之间产业融合内涵,打造开发高端、特色旅游产品,不断拓宽后奥运时代旅游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要素的相关研究出发,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情况;然后从旅游收入、旅游人次、旅游人均花费、旅游经营条件和旅游支持条件等方面,对比分析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旅游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差距,最后从经营模式、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存在差距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西方旅游业中的去中介化和重中介化的问题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西方的旅游业市场中,如何面对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成了非常热门的研究对象。文章研究了西方目前旅游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和旅游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反应,对我国的旅游市场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启示。经过研究大量西方相关的文献和公司案例,总结出信息技术时代中旅游业正面临着"去中介化"和"重中介化"带来的挑战,并提出旅游业中的各个实体应当如何调整自己在价值链上的角色以应对"去中介化"和"重中介化"所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关系密切,而现代社会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促使创意旅游这种全新旅游模式的形成。青海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创意旅游是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互为支撑,二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共赢。以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描述苏南地区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运用综合评价和协调水平模型就苏南地区旅游产业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发现,苏州为优质协调发展旅游滞后型,南京、无锡为良好协调发展经济滞后型,常州为基本协调旅游滞后型,镇江为失调发展经济滞后型。  相似文献   

16.
海南省旅游业对经济影响效果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海南省自建省以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海南GDP构成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海南省的GDP对旅游收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收入对经济的拉动效果越来越显著。同时海南省旅游业与第三、第一产业关联度大,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旅游产业的全新发展模式,近年来,旅游产业融合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拓展,其中,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的融合是旅游产业融合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对旅游产业、会展产业的构成、旅游与会展产业价值链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论证了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的可行性:旅游产业和会展产业共用大量的公共资源和产业资源,产业链彼此交织,旅游产业为会展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会展产业的资源和影响力则是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的助推器。基于此,建构包括发展路径和发展对策在内的旅游与会展产业融合发展机制:在发展路径上,包括支撑层面的资本融合、技术融合与人才融合,基础层面的资源融合、功能融合与市场融合,以及最高层次的品牌融合与文化融合;最后,与产业融合路径相对应,提出旅游产业与会展产业融合的4项重要对策,包括培养专业人才、改进政府管理、发展骨干企业与整合产业价值链,以期对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核心,深入研究自然资源类旅游产品开发的时空演变对于了解区域旅游发展规律及旅游城镇形成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以张家界为例,从产业生成周期视角,分析张家界旅游产品与乡村振兴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1)不同阶段,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不同,旅游产品开发与城镇化及乡村振兴交互影响,贯穿于旅游产品的时空演化过程中。(2)张家界旅游产品演化的内在动力来自于旅游经济价值,外在动力来自于游客多元化和阶段性需求差异;在内外动力的共同作用下,推动着旅游产品在空间上沿着一定轨迹不断演化和发展。(3)探索出一条“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城镇形成—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基于乘数理论,选取1991—2014年甘肃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使用计量方法,建立甘肃省 GDP 与旅游收入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甘肃省旅游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表明:甘肃省旅游业对区域经济贡献巨大,近五年旅游收入乘数平均值大于6;旅游收入乘数变化剧烈,呈现1997年、2003年、2008年三个拐点;甘肃省因基础设施等因素与旅游业的发展不同步,导致旅游业经济边际效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是目前中国旅游业面临的关键问题,也是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旅游业从事业型向产业型转变的特点,根据旅游系统结构特征,提出了建立三层次(旅游产业委员会———旅游企业集团———旅游企业)旅游运作模式的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