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近期国家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也把“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列为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内容。为了解全市农村基本生活条件及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牡丹江市统计局在全市随机抽选了100个村,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开展了农村生活环境调查。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带来新引擎,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机制,构建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数字经济指标体系和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中介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提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分析表明,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中介渠道;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促进效应在中部地区和非粮食主产区表现得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对我国30个省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2013—2020年的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障碍度模型分析八大综合经济区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2013—2020年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2)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总体差异呈现小幅下降态势,区域间差异为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最大,东北综合经济区内部差异最小。(3)农村通邮率、农村计算机普及率、农村人均用电量、农村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制约我国乡村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4.
图说四川     
今后五年,四川乡村更加宜居2021年12月,四川省委农办印发《“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今后五年,四川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共建共享”、山水林田湖“五项系统治理”、农村“五大建设”,逐步补齐全川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图为温江区稻蒜现代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5.
图说四川     
今后五年,四川乡村更加宜居2021年12月,四川省委农办印发《“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今后五年,四川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农村基础设施“五网共建共享”、山水林田湖“五项系统治理”、农村“五大建设”,逐步补齐全川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图为温江区稻蒜现代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6.
治理有效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文章从自治、法治、德治三个维度构建了涵盖25个指标的乡村治理成效评价体系,基于2019年中国31个省份的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实证评价了我国乡村治理的成效。结果表明:(1)社会公正与村民权益保障、文明乡风塑造、财政支持与社区困难救助、人口素质与社会治安、村民文化水平提升、民主自治与养老保障以及就业转移与生态治理是衡量乡村治理成效的关键因子。(2)整体而言,我国乡村治理成效呈现东部、南部、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较优,黄河、长江中游与东北部综合经济区次之,大西北、大西南综合经济区靠后的发展格局。(3)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系统聚类法对我国乡村治理成效进行聚类分析,分类结果为四类,与因子分析结果相互呼应。  相似文献   

7.
在国内大循环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对民生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前的611个贫困县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检验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对民生循环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村生态环境水平、农村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农民生活发展水平提升了本地区民生循环质量,同时还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对贫困县民生循环质量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建设美丽乡村。商丘是农业大市,农村人口约占三分之二,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为深入了解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四月下旬商丘市统计局农调队在全市随机抽取睢县、宁陵县、柘城县、梁园区、夏邑县10个乡镇的100个农户,对农村人居环境问题进行了入户调查,透过一组组厚重的数据,我们有欣喜,有隐忧,更感到建设美丽乡  相似文献   

9.
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评价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并进一步分析影响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并且存在指标维度与空间维度上的双重异质性。首先,长江经济带生态宜居与产业兴旺得分相对较高,乡风文明与生活富裕得分紧随其后,而治理有效得分相对较低;其次,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的分布格局,即长江经济带东部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低;最后,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农村教育水平与财政支农水平是影响长江经济带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与土地是传统乡村发展的两大基本生产要素,打破西部农业长期陷入的“低水平均衡陷阱”,必须充分考察劳动力这一要素。国内很多关于农村就业问题的研究从人地关系入手,探索农村劳动力在地域间、产业间流动寻找与其他生产要素充分结合的路径。作为全国的农业和人口大省,劳地矛盾在四川农村同样客观存在,形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制度环境。在这个前提下,考察现阶段和今  相似文献   

11.
《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11):96-102
美丽乡村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追求,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西省130个自然村的问卷调研,运用潜类别分析方法探讨农业家庭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意愿与需求期望等,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应按照"生产保障、基础建设、惠民扶持"的思路,建立持续高效、运转有序、科学规范、管理严格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运行机制。在充分尊重农业居民家庭需求期望意愿的前提下,江西省农村财政经费资金缺口达119.76亿元。同时,对地处偏远的乡村要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引入双向固定效应和SYS-GMM估计方法,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并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本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公共产品式"扶贫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特征,试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减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减贫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减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减贫作用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人力资本的积累,而人力资本积累的根源在教育。文章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描绘了我国农村劳动力总量和教育结构的变化趋势,进而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验证了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并发现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力对农业产值的拉动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培养、引进、留住并用好农村高素质人才,为乡村经济振兴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  相似文献   

15.
建市(1965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攀枝花农业发展迅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965年的0.35亿元逐年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150亿元,年均增长11.6%,农业农村呈现出农民生活飞跃、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档升级、乡村振兴全面开启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监测和全面反映四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和乡村振兴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四川省统计局联合相关单位组成课题组,依照全面性原则选取了54项重点监测指标形成有效衔接监测体系,进一步按照代表性原则选取了31项指标构建评价体系。分别建立有效衔接指数、脱贫巩固指数、乡村振兴指数测度四川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水平;从两不愁三保障、防范规模性返贫、稳定脱贫能力三个维度建立分指数监测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情况;从特色产业发展、宜居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三个维度建立分指数评价乡村振兴全面推进成效。并以2015-2020年有关数据为基础,测算了全省88个摘帽县由脱贫到振兴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旨在为四川农村和全国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在新阶段统筹推进脱贫巩固和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17.
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是拓宽乡村产业发展空间的有效渠道,文章基于熵值法,以河北省作为实证对象,测算了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分维度发展指数。结果表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可分为三个梯队,分别是发展实力较强、发展实力中等、发展实力较弱,其中,9个地级市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测算得分高于或接近测算均值,分维度指数测算结果表明11个地级市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中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科学动力模式.文章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乡村旅游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作用方式及其动力因子影响机理,实证度量了我国乡村旅游政策、经济、文化、环境四大因子系统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梳理了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来,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的相关文献,从评价对象、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虽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时间不长,但在各层面已涌现出诸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宏观指标体系下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评价方面,目前还存在缺少跨区域的县域比较研究、对农民满意度的重视不足、评价指标的测量缺少连续有效数据支撑等问题。未来研究应当更加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坚持以农民为中心,建立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综合评价体系,优化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构建综合数据采集、共享和治理的数字化系统,夯实评价过程急需的数据基础;开发客观数据驱动的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模型,丰富现有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心。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四川省2016年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和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统计监测数据分析了电商扶贫的实际效果和作用机制。本文研究发现,电商示范项目使贫困发生率降低1.8个百分点;电商示范项目主要通过其他农业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即间接机制发挥作用,贫困户自身直接参与电商线上销售进而增加收入的直接作用效果并不明显;电商扶贫不仅能够解决农产品过剩的问题,还具有刺激农产品供给增加的增量效应。本文为新时代扶贫长效机制的建立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来自电商示范项目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