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3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并从家庭决策角度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村劳动力流动微观决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农村劳动力省内与跨省流动微观内在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人力资本中的家庭规模每增加一个单位,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概率将增加3.5倍,而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外出务工概率较低;家庭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产生负向影响,但在有成员外出家庭中,拥有丰富社会资本家庭的劳动力跨省流动概率较大;家庭经济资本的收入效应将大于替代效应,家庭经济资本越丰富,劳动力外出打工概率越低;家庭自然资本的替代效应将大于收入效应,丰富的家庭自然资本对劳动力流动具有促进效应;此外,农村劳动力流动还存在明显的同群效应。  相似文献   
2.
黄敦平 《统计与决策》2017,(12):140-142
文章对最终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联性进行定性和定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向驱动作用比较明显,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都将驱动经济增长;但前者对经济驱动效果要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乡村人才振兴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乡村有效治理提供智力支撑,但存在着乡村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完善、人才专业化程度低和人才引进难、流失严重等现实困境。培育本土新型农民,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回流,鼓励社会人才投入乡村建设,成为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主要路径。为此,应当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完善机制保障、加快产业发展,统筹推进人才部署、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发人才活力、吸引人才回流。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新发展理念,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综合评价淮河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淮河生态经济带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并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淮河下游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淮河中游地区次之,淮河上游地区最低;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法将淮河生态经济带划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一般地区、较低地区。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之后,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如何有效缓解相对贫困问题是后扶贫时代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土地有序流转是后扶贫时代防止返贫致贫、助力农户实现多元增收的有效路径,对驱动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缓解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微观数据构建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体系,采用A-F双界限法测度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实证分析土地流转对农户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进一步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农户创业的机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有助于缓解农户多维相对贫困,与未流转户相比,流转户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概率明显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东、西部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但中部不显著;此外,土地转出的多维减贫效应明显强于土地转入。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土地流转能够通过影响农户创业实现多维相对贫困的缓解。鉴于此,提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精准做好多维相对贫困的识别工作、因地制宜制定相关创业扶持政策等对策建议,这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社会发展重要战略目标。长江经济带作为联动东西、衔接南北的重要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谋篇布局、把脉定向。这表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也显示出我国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的决心。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尝试将数字经济—资本、劳动力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纳入统一分析框架,探究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同时通过面板分位数、空间模型、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作用的"马太效应"、溢出效应及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且该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机制识别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修正资本、劳动力及土地资源错配程度赋能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及非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赋能效应相对更强,且存在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马太效应",即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数字经济的赋能效果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及关于城市数字型特征的门槛效应。因此,文章最后建议加快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协调各城市之间竞争规则与发展模式,实现要素资源的自由流动与高效配置,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添动力;同时构建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对上中游地区帮扶模式及加大对长江经济带资源型城市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完善长江经济带地区人才引进政策与打造良好创业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重点解决区域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相似文献   
7.
考虑数据可获得性,文章采用1999——2017年我国30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教育、社会保障与卫生医疗3类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教育供给与社会保障供给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存在积极作用,卫生医疗供给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积极作用;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及东北4个地区,各地区社会保障供给、卫生医疗供给实证结果与全国一致,但教育供给实证结果存在显著空间异质性。其中,东部和东北地区教育供给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积极作用,但中部和西部地区教育供给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存在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工业增长水平、工业研发强度、政府支持力度、工业能耗水平、污染治理效率等5个方面构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模型综合评价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且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中浙江、上海工业绿色发展水平优势明显,综合评价得分在0.8以上;中部地区内部差异较大,而西部地区相对较低。进一步采用聚类分析模型,可将各省市划分为较高、一般、较低三大类地区,较高地区为上海、江苏、浙江等6个省市,一般地区为安徽、山东、湖南等11个省市,较低地区为河南、江西、陕西等14个省市。据此提出提升我国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政策建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打造工业产业分布集群;推进生产过程清洁化,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工业绿色设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构建绿色工业体系,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