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指出,“七五”期间要进一步简政放权,继续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采取措施,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企业活力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经济振兴的希望所在.本文就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问题,谈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进展有了较大的突破。国家财政相应制定了一系列对策,为企业改革、增强活力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骨干,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力量。不断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对搞活整个经济全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保持这种活力的持久性,正是我们当前深化改革,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经济课题。所谓企业活力,就是指企业本身具有一种蓬勃兴旺的生命力。具体地说,就是企业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和应变能力。这种生命力是以企业内部变化为根据,外部变化为条件,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可见,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国家财政政策应把增强其活力的基点,放在强化企业内部改革上,放在企业内部经营  相似文献   

3.
在1991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号召各地区、各部门和广大职工,要把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经济效益,摆到突出位置上来。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进一步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充分发挥它们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骨干作用,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整个  相似文献   

4.
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提出来了。特别是在十二届三中全会所作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增强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活力。1988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从法律上确定了  相似文献   

5.
<正> 进一步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它们在经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骨干作用,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当前,理论界就如何提高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经济效益问题,从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文就此问题谈谈几点粗浅意见。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继续深入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改革的中心,是要搞活大中型企业,而搞活大中型企业的根本途径,是对大中型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经济学家末涛同志应邀为我校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和研究生作了题为《经营承包制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根本途径》的学术报告,从理论上论述了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对企业实行承包制的必要性,企业实行承包制的责任,企业的“权”和“利”,以及企业内部实行承包制等。  相似文献   

7.
一、增强企业活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正在形成一整套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机制。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起来,企业转轨变型,也在逐步增加活力。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就“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进一步增加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动,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  相似文献   

8.
1991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明确把们“八五期间列为集中力量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效益的时期”,同时宣告治理整顿阶段的结束.据此,可以认为,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了第二阶段,将以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为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9.
一、增强企业活力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我国实行社会主义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当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正在形成一整套把计划和市场、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机制。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起来,企业转轨变型,也在逐步增加活力。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就“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提出:“进一步增加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动,使之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增加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围绕这个中心环节,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企业的正确关系,扩大企业自主权;确立职工和企业之间的正确关系,保证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只有正确处理两个层次的分配关系,才能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在石家庄我们经过一个月对十几个  相似文献   

11.
要增强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必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本文在对常德市十三家企业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工积极性低落的现象、原因,力求寻找一条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一、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是深化改革的关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历了9年的历程,围绕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进行了宏观和微观方面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复苏了活力,但仍有许多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还是活力不够。如何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这是把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课题。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当前深化改革的任务是:围绕转  相似文献   

13.
增强国有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然而,自提出这个问题并着手城市企业的体制改革以来,近十年了,国有企业的活力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和有效的增强。特别是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有活力的企业全国平均约占20%,半活半不活的占50%,不活的企业占3%。如果从盈亏情况看,明亏企业占1/3,暗亏的占1/3。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低,后劲乏力,适应市场经济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能力弱,存在种种困  相似文献   

14.
国营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对于继续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在最近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对此又作了进一步强调,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从经济上讲,最重要的就要体现在国营大中型企业活力的不断增强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上。  相似文献   

15.
一、企业活力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经受考验增强企业活力被誉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问题受到全国上下的特别关注,这并不是说改革以后我国企业的活力没有增强,而是说企业的活力在新的形势下受到严峻的考验。当前相当大一部企业处境十分艰难,仅仅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多来,我国围绕着搞活大中型企业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改革,使城市经济初步恢复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国营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不足,追根寻源,问题还在于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没有处理好,还没有找到一种能够正确处理好两者关系的适当形式。我认为,将现在的大中型企业的国家所有制改造成为股份制是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有效途径。一、改革所有制形式,建立适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新的公有制形式——社会主义股  相似文献   

17.
改革12年来,以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为中心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国营大中型企业在国家放权让利等改革政策的感召下,内部的经营机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向前发展。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我国经济生活中多年积累的结构失调、效益低下、体制不顺、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有所增强。但从整体来看,相当多的国营大中型企业所具有的活力与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不能相适应,同包括“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等在内的其他企业相比还有较大的反差。据统计,现在约有35%的国营大中型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还有30%的企业微利或潜亏,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效益较好。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试论现代企业文化王学成在进一步深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转变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党中央和国务院再次明确指出:“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们认为,为企业创造宽松环境,政策上放宽,创造平等竞争的条件,在企业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原则,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围绕这个目标,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几年来,由于坚持和发展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推行全面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冲破了僵化的经济体制,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