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从课程实施的角度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必须通过教师的理解和运作才能转化为“学生习得的课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课程运作的机制主要有:化公共课程为个人课程,化理论课程为实践课程,化制度课程为体验课程。  相似文献   

2.
陆启光 《学术论坛》2001,(4):156-159
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出发,21世纪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和谐课程、活动课程、生活课程、创新课程、策略课程、信息课程、科学课程、人文课程等八种课程中.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在线课程更好更快地引入高校课程系统,尽早实现高校课程教育改革目标,文章在阐述高校课程系统引入在线课程教学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线课程在引入高校课程系统过程中存在的优质课程不足、开发机制不完善、开发认同度较低、管理方式刚性化、教育政策消极化等方面的难点,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以期为高校课程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课程包含领域、时序、价值维度.价值取向是课程的核心.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不在于编写新教材,而在于有健全的课程价值观.尽管理论上存在功用主义与内在价值论的分歧,功用主义课程价值论中还有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对立,但它们只是从不同角度反映课程的多元价值.在课程实施中坚持价值整合,才可能实现课程的多元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谈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艳华 《理论界》2006,(11):121-121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实施、管理的课程,是一所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全部所在和体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对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戈布三校在特色课程建设探索中,调动了方方面面力量,使全体师生都积极投入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潜心研究之中,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形成了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陆平 《南京社会科学》2007,(10):134-139
叶圣陶长期关注中国教育现实,在不同时期拟定过语文课程标准,就课程问题发表过许多真知灼见,涉及课程价值、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形成了系统、深刻的课程思想.研究与发掘叶圣陶的课程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和三级课程管理的深入,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在我国也日益凸显。校本课程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和地方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本文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对当前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实践的情况进行了反思,力图在寻求问题的突破与出路方面做出探索,为当前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课程分级必要性和普通高等教育课程分级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成人高等教育实施课程分级的基本前提,提出了根据难度广度分级、先辅导后分级和多方向型课程分级三种分级模式,同时以高等数学课程为例分析了课程分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入,对国际教育桥梁课程的需求变得日益紧迫,通过桥梁课程的设置,将中西方文化、学术差异融入到课程中,实现学生从单纯的语言学习到专业教育的自然过渡与充分的融合.在桥梁课程的设置中,批判性思维是贯穿课程始终的核心内容.笔者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在桥梁课程设置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在桥梁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相似文献   

10.
潜在课程又叫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潜课程、第三类课程。它与学校公开开设的课程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在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和提高道德水平的整个德育教育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每位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认识潜在课程的德育价值,充分认识开发利用潜在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还其以应有的教育地位,使其在学校德育教育实践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论语注》认为:“盖学道,贵中行之资,刚柔兼备;而任道,则非志高气上者不能,虽有小偏,终有大成。”明末清初,“中”只能是短暂的不稳定状态,狂者、狷者与“退懦”是三种人生范式。四僧是狂狷之士,而四王则近于“中行”,前者以“甚深之思”、“过情之怨”创作,“虽有小偏,终有大成”,后者以“中行之资”尽付于画,却“因”多而“革”少。  相似文献   

12.
银行并购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全球范围内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变化进行综合考察,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革方向,提出我国银行并购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13.
从成熟形态的视角出发,江南地区主要是明清时期的"八府一州",是江南在区域地理与地缘政治上自然演化与长期竞争的结果.尽管当今长三角与往昔江南已有不小的变化.但由于两个基本面--地理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文化上的古代吴越文化和现代海派文化--仍是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地理空间和主要文化资源,所以完全可以把长三角城市群看作是江南的当代形态.对江南文化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界定与阐释,不仅有助于学术研究的系统和深入发展,同时还可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种合法的理论基础与解释框架,以及为中国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一种具有"地方性知识"意义的参照框架.  相似文献   

14.
跨国公司和国家权力的此长彼消,是全球化进程中的突出现象。伴随着自身力量的日益强大,跨国公司向国家权力发起了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挑战。发展阶段、发展水平、综合实力不同的国家,同跨国公司的关系、受跨国公司权力的影响也不同。发达国家与跨国公司的权力几乎是同步增长的;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作用,既因跨国公司本身的性能、战略、作风而异,也和发展中国家自己的体制、政策、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胡传志 《学术研究》2005,(3):133-134
辽金先后与两宋并列对峙, 辽金文学后来又融入元代文学之中, 这是辽金文学独特的外部文学环境。因而, 将宋辽金元四代文学综合在一起研究, 不仅有利于拓展辽金文学研究的领域, 还能揭示宋元文学中的有关问题, 对推动宋元文学研究有突出的建设性意义。一、辽代文学与北宋文学、金代文学辽代文学与北宋文学相隔遥远, 两者之间交流不多。但在有限的交流中, 可以看出两者的联系。由于两者水平颇为悬殊, 引人注目的自然是由高向低———由北宋向辽国———的输入。这种输入主要有两个途径: 一是图书、典籍的传播。使辽归来的苏辙曾上书朝廷, …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消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的本质。通过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表象及生成原因的分析,认为城市化不是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的唯一途径。如果仅把提高城市化率当作解决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问题的唯一途径,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新的“二元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边是少数富人,另一边则是穷人,而这是有违城市化初衷的。  相似文献   

17.
党群干群关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深入研究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推动党的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党群干群关系总体上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应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以便对症下药 ,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寻找有力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面对21 世纪和知识经济时代,广州城市性质与功能的定位必然产生变化。广州要发展,必须发展知识经济,确立由4 个系统组成的广州知识经济创新体系,确立教育和科技产业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一个支柱部门,成为广州发展的主导因素之一。为此,广州城市性质与功能应该定位为华南地区、东南亚地区的教育科技城和以知识经济产业为主体的多功能的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9.
从移情作用的概念出发,首先阐述了对移情作用的认知,接着进一步从认识社会和跨文化交流方面论述移情作用的重要性。移情是美学研究中很重要的概念,推及到其他方面也可以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此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论党员行为规范与党风廉政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员行为规范历来就是我们党的建设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人们说到党员行为规范,多只理解为党章和其他的党内法规,其实,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应当将党规党法以外的党内规范性文件以及法律和道德纳入党员行为规范体系。党员行为规范是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反对和防止腐败的重要制度保证。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贯高度重视对自己党员的行为进行严格规范。进一步强化对党员行为的规范是新形势下反对和防止腐败的迫切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大力推进新形势下党员行为规范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