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波拉.沃格尔的剧作《我如何学会驾驶》主要展现女性心理成长历程。女主人公在11岁被引诱学开车时受到中年舅舅的性侵犯,然后,进入拉康所说的"镜像"阶段。她在父权镜子反映出来的"自我"形象中成长。知识的积累与个人的争取使女主人公认识到异化的自我与本真自我的区别,决定追寻后者,摆脱"镜像"中的自我,挣脱父权的樊篱,驾驶自己的车辆,掌握自己的生活。  相似文献   

2.
在西方的文化想象中,东方被预设为与之对立的“他者”,被动地参与西方塑造自我和认证自我的过程,并成为后者建构其主体性所需的“镜像”。美国华人作家严歌苓撰成长篇小说《扶桑》,书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却对以上的模式进行了种族和性别上的双重颠覆。本文借用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分析起点,对以上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挖掘。  相似文献   

3.
阿尔莫多瓦的电影《对她说》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女性身体与精神世界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探索。影片以镜像理论中主体通过“他者”的镜像完成自我验证为切入点,探寻了男性感情世界中映照出的女性生活与精神状态;同时也通过女性这一镜像中的“他者”来完成了男性的自我身份验证;片中女性正是照亮男性的一面镜子,是男性的底片或映像,是心灵通过现实镜像的映照在此刻的复活。导演以片中片的叙事形式制造镜头内部的隐喻与映照,让影片充当了“镜子”的角色,因而对世界的本体与真相也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依据对菲利普·罗斯的《解剖课》进行了解读,围绕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讨论了主人公祖克曼的自我是如何在他者中消解与重建的,在此过程中,语言对于作为作家的祖克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得出,自我本是他者,没有他者就没有自我,自我的建立和存在不是封闭的,是要不断重构、完善和外部世界包括家人、族群和社会的联系的,这也反映了作为犹太移民的作家罗斯对自我身份的困顿和反思。  相似文献   

5.
在纳博科夫的小说中,作为小说重要符码的镜子和镜像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方面是小说中镜子"镜像的频繁出现,一个方面则是指小说中由叙事的复杂呈现出来的镜子"镜像式的结构。在拉康的镜像理论看来,"镜像"不过是一个虚幻的自我,一个通过想象的叠加而构建起来的虚假自我。纳博科夫在自己的小说中创造了无数的镜像,通过镜像折射出主人公的自我意识分裂。纳博科夫同样和他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在文化的分裂之中,体验到意识分裂和身份分裂的痛苦。这种自我认证分裂,深深地影响了作家,使得作家创作出如此之多的自我认证分裂人物。  相似文献   

6.
尽管艾米莉是一个有争议的作家,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在《呼啸山庄》中却表现得非常明显。作品中女主人公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之间的灵魂一致,生死相恋,表现了艾米莉希望女性能恋爱自由,婚姻自主,而主人公的悲剧性结局却展示女性面临的情感困境和社会习俗的障碍。艾米莉以别具一格的艺术力量和精神力量将资产阶级传统的道德标准颠覆,她不愧为是19世纪女权主义萌芽初期的优秀作家。  相似文献   

7.
《简.爱》不仅仅是女主人公简的浪漫史,更是她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的艰难的成长史。全篇首尾呼应连贯一致的主线是女性作为父权社会的他者的混合身份自我认同的过程。通过这种认同,夏洛蒂为她的女主人公找到了既符合维多利亚道德规范又能保留女性相对独立的自我的实现灵与肉的协调的路,虽然这条道路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某种乌托邦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艾德娜是19世纪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中篇小说《觉醒》中的女主人公,她原本过着常人眼里幸福的生活,但有着双重性格的艾德娜却在传统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缺口,即她自身的需求和欲望,并以此为契机,上演了一出离经叛道、追求自我的凄美好戏。该文试从拉康的"镜像"理论入手,解读艾德娜是如何从自我的完全缺失、构建伪自我、打破自我的虚伪本质直至幻想回归到"镜像阶段"以前的"前俄狄浦斯阶段"的艰辛历程。尽管艾德娜最终无法忍受作为"他者"的自我的压抑和控制而葬身大海,似乎验证了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理论,但我们无需如此悲观,而应将艾德娜的死解读为一种超然的解脱,是对父权凝视下女性主体不在场的彻底反抗。  相似文献   

9.
《红字》和《祝福》都讲述了女性自我在强大的他者社会里遭遇不幸和受到惩罚的故事。两部小说的主人公海丝特和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着他者建构下的自我生存困境,凸显出社会中他者伦理缺失和自我言说的困难,她们迥异的命运结局反映出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自我观和救赎观。霍桑和鲁迅对自我和他者之间伦理关系的关照对当代网民暴力行为具有警示意义,他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思考为推动人的现代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10.
电影《嘉年华》以女童性侵案为视点,将几位女性的命运融入其中,描绘了当下女性的生存状态,具有浓厚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嘉年华》中三位女主人公小米、小文、新新为对象,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切入,具体分析当下男权社会女性被无意识"凝视"的关系,以及女性如何在被"凝视"的关系中构建"自我"。该电影显示了导演的匠心,这为女性主义电影与电影未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1.
王朔是用"女性--‘镜子'+旅行"的模式来表达焦虑情绪的,主要集中在他自己所谓的纯情期.笔下诸女性都被作者赋予"镜子"的意义,由此映照出男主人公告别英雄初始时焦虑的"镜像".正如惠特曼所谓的"女人是灵魂的大门"."旅行"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不但被王朔赋予了形式方面的功能,更有逃脱焦虑内容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代性的飞逝时间撕碎了中国文化叙述的总体性,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唯有文化的碎片保存在记忆的气息之中。在这种从1920年代到1930年代的转向中,断裂的时间意识在戴望舒的追忆诗学中逐渐内在化,为诗人提供了观照自我与他者之间身份张力的反镜像行为。通过记忆、女性与花朵的修辞转化,戴望舒在现代汉诗的自我形塑冲动中发掘出了一个划时代的自我精神分析学,即自我经他者而塑形。戴望舒这种独特的反镜像自恋诗学一方面标明了从郭沫若,经李金发到戴望舒之间,自我形塑嬗变的边界;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新文化叙述中自我身份之进步的成熟展望,从而创造性地回应了自我意识对历史气息的召唤。(1)  相似文献   

13.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讲述了呼啸山庄的恩萧家族和画眉山庄的林顿家族之间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希思克利夫的灵魂被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他在小说中一出现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他成长的环境也是导致其灵魂扭曲的重要的助推器。正是由于艾米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才使她写出了这样一个真正的,同时又是普遍存在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北美华裔女性作家在双重文化背景下,书写了隐藏自我的男性他者:缄默的、被“阉割”的男性他者,隐藏着女性意识觉醒的女性自我;重整雄风的、拾声的男性他者,隐藏着追求两性解放的勇敢的女性自我;人性张扬的、融汇多元文化的现代男性他者,隐藏着追求复归人性、两性和谐共生的女性自我。  相似文献   

15.
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占卜者》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莫拉格追求独立和女性自我属性的成长历程.小说中,作者所代表的第三人称与女主人公所代表的第一人称叙述声音交替出现,这种复线式叙事模式为该小说提供了一种质疑性别差异的女性声音和女性视角.女主人公在运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女性话语权,并能够自主构建女性的成长历程,言说生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塑造了中年已婚女性玛丽·特纳这一个"疯狂的家庭主妇"形象.作为欲望主体,她不但与自我无法调和, 和她所在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调和,最终走向了疯狂和死亡.从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其悲剧的实质是:镜像阶段中他者的出现使主体产生对他者认同的欲望,这种欲望永不止息但又无法获得满足;在俄狄浦斯阶段所经历的主体欲望和现实法则的冲突使欲望主体进一步压抑和异化,从而使主体最终成为非统一的自我.  相似文献   

17.
海明威是一位善于把握和表现男性世界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充斥了硬汉形象,但也不乏生动的女性形象。《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极少数以女性为主角的作品。海明威在小说中不仅对男性进行鞭挞,表现对女性处境的同情,甚至还透露出其对女性意识的理解。本文从拉康著名的“镜像理论”从发试图论证小说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的觉醒是通过她所建立的两个镜像关系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阿新对性别的焦虑、对男性气质的追求,反映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被女性化、被阉割的华裔移民史。在写作策略上,汤亭亭跨越性别界线,以女性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者,正是其颠覆男性叙事者、女性主人公这一传统二元对立,改写女性被书写、被构建的"他者"形象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对司汤达的经典之作《红与黑》的评析历来停留在社会层面,该运用法国著名哲学家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小说的欲望主体进行分析。认为小说主人公在镜像阶段形成的理想自我与被动的自恋欲望造成了他人格的分裂、异化与斗争;欲望主体的缺失使之发现真正的欲望对象永远无法企及,是人类存在本身所固有的缺失;欲望主体徘徊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在欲望主体的追求中,始终有一个客观化了的他者在注视着所谓的责任与事业。这是主人公走向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张爱玲小说中始终存在着“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结构,因受到他人的制约,其笔下的人物难以完成自我建构,个体甚至因他者的入侵而走向异化或毁灭,这与拉康哲学中关于自我与他者关系的论述相契合.借助拉康镜像论、凝视论、他者论来解读张爱玲小说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可深入发掘其笔下人物的自我建构过程,细致辨析张爱玲运用的“窥视”笔法,通过《传奇》增订版等具体个案分析他者欺凌与自我毁灭的二元构成.从拉康式精神分析的视角观照张爱玲创作,有利于多角度地深入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