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中国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的研究起步比西方晚,相关的理论研究在2000年以后逐步拓展。但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却还比较零星,对于现有文献的梳理更是不足。针对现有学校社会工作的相关研究,从高校管理传统模式的弊端、社会工作模式与高校学生管理的契合、社会工作模式的角色定位及其运用模式等方面进行归纳、评述,不难发现学术界对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对象并不十分明确,相关研究只注重解决问题而忽略了预防问题,对高校学生管理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的研究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从20世纪初社会工作专业化形成的开始阶段起,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以玛丽·里士曼为代表的强调科学、理性的专业化的个案服务模式和以简·亚当斯为领袖的注重融合、公平的能力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就是围沿着这两种模式的基本要求展开的,虽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但反映出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中的两个方面的本质诉求:一,提供关爱的专业化服务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内涵;二,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是社会工作的基本逻辑框架.  相似文献   

3.
国家治理模式是影响社会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从总体性社会的全能主义国家到市场化改革后的发展型国家再到超越发展型国家以及在此背景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国家的治理转型给社会工作的发展带来了机会与空间,而社会工作发展遭遇的困境也给我们指示了国家治理转型的方向。在当前国家治理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工作应该充分挖掘本土社会工作资源,同时学习西方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以及选择发展性社会工作及其他契合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领域作为优先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顺势发展的社会工作反过来助推国家的治理转型。  相似文献   

4.
由于儒家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最终塑造了中国社会独特的民族性格与社会结构。源自西方的专业社会工作落足于儒家社会的土壤,必然需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经由多年临床实务的经验,以及相关文献的研究,本文提出"FAITH"模式的分析框架,从家庭结构、权威秩序、身份认同、信任关系、整体服务五个层面梳理了社会工作在东西方文化实践中的主要差异,并提出了相应的"ACCESS"实践原则以回应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推进和谐社会进程,都必须以大量社会工作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为前提条件,因此,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社会工作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迟缓,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刚刚启动,培养模式不成熟,办学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文化国情和现实需求,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力求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对为什么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推进和谐社会进程,都必须以大量社会工作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为前提条件,因此,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社会工作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迟缓,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刚刚启动,培养模式不成熟,办学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文化国情和现实需求,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力求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对为什么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推进和谐社会进程,都必须以大量社会工作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为前提条件,因此,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社会工作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迟缓,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刚刚启动,培养模式不成熟,办学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文化国情和现实需求,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力求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对为什么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推进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加强社会建设还是推进和谐社会进程,都必须以大量社会工作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社会工作人才为前提条件,因此,发展社会工作教育,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大批社会工作高层次专业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势在必行。然而,我国社会工作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相对迟缓,尤其是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刚刚启动,培养模式不成熟,办学经验不足,这就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的文化国情和现实需求,注意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成型的模式和成功经验,力求在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等方面实现本土化,积极探索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为了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我们邀请了该领域的有关专家学者,对为什么本土化、如何本土化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工作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近代从西方传入的专业社会工作,另一个是中国本土的社会工作.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分别对应着中西方社会的传统特质,即乡土社会与工业文明,这是探讨中国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两分法.扶贫济困成为政府责任,是社会工作兴起的最基本标志.根据这样的概念界定,可以把本土社会工作的起点前移到宋代,如此就可以进行中西方社会工作历史起源问题的对照、比较,形成一条关于中国社会工作起源和发展的完整线索.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不仅界定了社会工作本身的目标和意义,而且同时界定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起源于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观主要源于基督教思想、人道主义和福利主义思想,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尽管起步缓慢但发展相当迅速,产生于西方社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工作理论,又不完全适应中国的社会形势,因此,充分开发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对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本土化进程的推进是极为重要的,而且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根本出路。中国传统文化受儒释道三家的影响最为深远,其中家国理想、政治和谐理想、众生平等理想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相通之处,对中国社会工作价值观构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传统社会工作依托于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现代社会工作则同时存在于营利性部门,形成三足鼎立的状态,成为当前西方社会工作发展最快的领域。在探讨西方社会工作职业专业化和社会福利多元化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西方国家私人执业和营利性机构的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并就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坚持福利多元化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化水平、规范执业道德的建议,大力推进我国营利性部门专业社会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土企业社会工作要想有效应对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必须跳出传统企业社会工作局限于企业内部工作关系与工作环境建设的思维模式,将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置于社会融入的视角和社区发展的框架下,创新服务理念与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既是本土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需要,亦是对社会工作实务与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文章从实务工作的角度对"协作者"10年来的本土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探索进行了总结:创新企业社会工作服务理念,还原增强农民工和企业的服务主体角色、创新企业社会工作服务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创新企业社会工作教育倡导模式,促进社会各群体的融合与参与、创新企业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模式,推动社会管理与服务创新。并对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伦理困境——如何在商业利益下衡量企业社会工作的服务价值,处理多方利益冲突,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工作发展正处于社会工作普适化和本土化的十字路口。本文分析了南非在反思殖民主义的社会治疗模式的基础上,以社会发展视角重新建构本土化的发展性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理论知识、干预策略、技能与价值体系等策略。最后,文章提出了在建构立足中国本土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时,应以社会发展定位专业使命,整合扶贫与社会发展,联动发展性社会福利政策,开发多重社会工作干预模式,创新社会福利的多元治理,创新社会服务提供的治理机制,教育科研体系的去殖民化以及行动研究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创新等策略。  相似文献   

14.
社会工作是适应西方工业化、城市化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一项专业性、职业化的工作方法。它与我国具有民间性、自治性的人民调解制度在思想理念、目标价值、社会职能和方法技巧上具有契合性和趋同性。在《人民调解法》的具体实践中,充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技巧,有助于创新人民调解模式、增强人民调解功能、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的制度化、专业化、职业化推动社会建设。深圳社会工作模式是由社会力量主办社会工作机构,政府通过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方式培育和支持社会工作组织的发展,即"民间运作,政府购买服务"。广州社会工作发展之路在试探民政—高校—社会机构的广州模式,分别实行两种途径:一是将社区综合服务打包给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二是由政府街道出资成立社会工作机构开展服务。广深两地致力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及其模式创新,探索和谐社会与幸福广东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对提高社会工作服务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社会工作由于没有形成西方社会的制度信任,社会工作者与当事人建立专业关系并非易事。参照黄光国“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提出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的理论模式,分别对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以及混合性关系中社会工作者如何建立专业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实践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特质,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将专业理论建构与干预方法的实践性结合起来。研究从实践逻辑出发,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做出另一种阐释,认为其经历了病理学实践取向、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和生态增能实践取向三个逻辑转向阶段,这种发展逻辑展现出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张力,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国际视角。根植于西方社会价值与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研究尝试以互构为切入点,从文化、制度和实践激活三个角度构筑一个能动的、生态的本土化交互策略,挖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的实践智慧,提出了一个以全球思维和本土行动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我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医务社会工作是西方医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发展医务社会工作愈来愈显得重要。文章就我国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必要性、我国目前发展医务社会工作存在的困难进行分析探讨,并为发展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的慈善组织,二者都是以帮助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为目的。但是在救助功能上,社会工作较之慈善事业更具有预防和发展的功能。随着社会工作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社会工作的领域也日益扩展到慈善事业的领域内。试图通过对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以及社区社会工作方法三方面的浅析,来探讨当代慈善事业应如何发展才能更加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从宗教中发展走出的西方社会工作出现回归和超越宗教的趋势.服务对象中宗教因素重要性的提升,具有多元宗教信仰的服务对象共享社会工作服务体系,都要求社会工作进行有效回应.具有基督教渊源的社会工作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转换为多元宗教介入的领域,对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带来了新的挑战.正视宗教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宗教与社会工作的互动亲和关系,是当代社会工作向精神性敏感发展和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