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另一重镇,然而长久以来被遗忘与忽视.探究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有助于深刻认识启蒙运动的"同源性"与"多元性"、"国际性"与"民族性",从而对18世纪的启蒙运动的历史有一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正确把握西方政治思想与德性传统在由古典古代向近现代转型的思路历程,以及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关于德性与规则之争.同时,再现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对社会转型与市民社会的思考与忧虑,对当下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借鉴与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苏格兰启蒙运动是"启蒙时代"最重要的思想谱系之一,这场反映苏格兰社会状况的思潮直接影响了英格兰学人,也深刻影响了欧美乃至国际学界的启蒙研究。苏格兰启蒙学者在构建市民社会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政治哲学主题,扬弃了纯粹理性的思辨原则,诉求物质社会的文明化和市民的自由与平等。黑格尔对市民社会的理论阐释深受苏格兰启蒙学者的影响,正是黑格尔的阐释引起了青年马克思的重视,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及其导言中阐述的市民社会理论反映了这种学术关系的启蒙语境。  相似文献   

3.
严复是中国自由主义之父和启蒙先驱.他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西方文明论和"开民智"的启蒙主义,突破了支配洋务时代三十年的"中体西用"范式,开启了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的"转型时代".严复的伦理观深受苏格兰启蒙运动以降英国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其输入新伦理与调和旧道德、整合公民伦理与儒家传统的道德调整方案,以及道德演化、义利统一、教学二元、新旧调和的观点,显示了其自由与保守兼备的古典思想气质,以及晚清启蒙运动之温和的苏格兰路向.  相似文献   

4.
文学的伦理话语权源于文学对社会伦理教化功能的理论自觉与实践,并随社会的变迁而流变.近代以降,社会动荡下的文学更是充当了倡导社会伦理和人文精神启蒙的重要角色.20世纪的中国文学履行着文化启蒙、政治代言、革命鼓号等功能,经历了“文学革命”、“革命文学”时代变奏而获得了显赫一时的社会伦理话语主导权,但也一度因政治强权和伦理专制而异化、疏离了文学本身.新时期,“新启蒙文学”为时代代言,但旋即在社会大众文化和消费伦理的冲决下走向“死亡”、“失语”.社会转型时期,文学伦理话语权的倡导和回归已然成为当下文学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5.
“道德政治”是一种认为良好的政治必须以“积极的公民美德”为根基的政治观.苏格兰启蒙运动思想家休谟对“道德政治”思想进行了系统的批判.他认为,“道德政治”无法约束“人性的贪欲”,无力应对派系冲突,也无法与商业社会相适应.在现代商业社会,良好的政治只能是一种以构建游戏规则为基础的“制度政治”.不过,休谟对“道德政治”的批判,并非意味着他否认道德对于政治的重要意义,他反对的只是那种依赖“强道德”而忽视“制度建设”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6.
在学术界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忽视中,对其重要代表人物弗格森的忽视就显得更为扎眼了.实际上,弗格森在18世纪的欧洲启蒙运动中还是享有相当名望的.他对德国启蒙运动及其后嗣浪漫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外,他的许多政治社会思想也为后世的一些诸如古典自由主义一类的政治思想流派所借重.无论从何种角度解读弗格森,对他学术曝光度甚低的生平和著作的简述都是必需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翟宇 《晋阳学刊》2013,(3):73-78
苏格兰启蒙运动构成了哈耶克庞杂的学术思考和著述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苏格兰启蒙运动重要代表人物的亚当.弗格森当然也不例外,尽管与亚当.斯密和休谟比起来,他对哈耶克的影响要小一些,但是他却在一些关键的观点上启发了哈耶克。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弗格森对社会秩序如何形成的思考对哈耶克的重要启发。有趣的是,正是哈耶克本人在他的浩繁著述中不断地提及弗格森对他的影响,使得哈耶克的阐释者们基本上追随了哈耶克的相关论述,从而采纳了哈耶克对弗格森的思想定位,而从未深入弗格森的相关论述来考察他与哈耶克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的传承关系,更没有对弗格森政治思想的定位作出有别于哈耶克的判断。因而,要充分把握哈耶克与弗格森政治思想的传承关系必须深入弗格森思想的内部,也唯有如此才能验证哈耶克相关定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在学界的相关研究中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忽视.作为英国一个经济上比较落后的区域,苏格兰之所以能在1707年丧失独立地位之后兴起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启蒙运动,是与它特殊的历史进程、宗教背景和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分不开的.此外,苏格兰之所以能在欧洲启蒙运动的大合唱中奏出自己独特的乐章,也是与其启蒙运动的组织形式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启蒙,就是启迪理智、廓清蒙昧的意思。启蒙运动是反封建的产物。封建社会造成人们蒙昧无知,为了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需要一个思想上的启蒙运动,为它的经济政治革命开辟道路。在世界历史上,启蒙运动可以上溯到十五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当时是欧洲从中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的政治救亡与思想启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玲 《北方论丛》2002,1(3):33-36
近代中国,学西方反传统的思想启蒙运动是在民族存亡危机的背景下出现的.思想启蒙运动推动了政治上的救亡.思想启蒙由于政治救亡的迫切性未能完成对中国深层文化的更新.  相似文献   

11.
启蒙五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3,(3):120-127
回顾中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启蒙”及其是非功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世纪之交的文化论争中 ,“启蒙”问题又成为文化冲突和思想交锋的一个焦点。鉴于人们对“启蒙”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不同理解 ,有必要对“启蒙”内涵的几个基本问题作出理论上的澄清 :一、何谓“启蒙” ;二、西方学人对启蒙的反省 ;三、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浮沉 ;四、启蒙的障碍与难题 ;五、当下中国是否需要启蒙。只有对以上“启蒙”问题作出准确的界定 ,才能对中国现代化“启蒙”的历史与现状作出合乎逻辑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五四前期的道德启蒙洪峻峰一、“中体”防线的突破五四前期启蒙运动的中心是道德启蒙。启蒙运动的发动者陈独秀,1916年初明确提出了启蒙的二重目标:实现政治的觉悟和伦理的觉悟,并认为,辛亥革命后的混乱政象已开始促使国人政治的觉悟,“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  相似文献   

13.
李虹  项松林 《学术界》2012,(5):92-98,286
道德的民主化启蒙是18世纪启蒙运动重要论题。对此,哈奇森、休谟、斯密、弗格森等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启蒙与理论思考,在道德主体问题上,这一群体立足于新兴商业社会,将致思的重心转向大多数的普通个人及其行为,扭转了长期以来道德精英化的取向,推进了道德主体的平等化。在道德认知与认同问题上,他们纠偏了的道德理性主义阴霾,充分肯定了情感在道德认同中的地位与作用,促进了道德认知的大众化。在道德的属性与规范要求问题上,他们还着力地申辩了与商业社会之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个体的道德"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展示了道德现代化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4.
试论明清社会的变迁及其商业伦理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揭示作为历史形态的“儒商伦理”的发生是根植于其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历史变迁过程中 ,以至于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出现商品经济的独立化倾向 ;商人阶层活动的独立化倾向 ;传统社会的等级性结构的松动 ,以及明清启蒙思想家自觉对商品经济活动辩护等总体性特征。这对明清时期的商业伦理 (“儒商伦理”)的问世提供了较为成熟的历史契机 ,而这一时期发育的商业伦理也不可避免地烙上当时的历史性格。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近现代中国的两次启蒙运动存在着耐人寻味的关系。在第一次启蒙运动中,马克思主义的救亡价值被充分实现而启蒙价值被贬抑;马克思主义被纳入中国激进知识分子在启蒙运动中形成的文化改造—政治改造—社会改造的思想径路。在第二次启蒙运动中,马克思主义成为批判自身的工具,即以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导向下的马克思主义被消解了对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资本市场应有的批判能力。马克思主义应回归永恒的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胡适在“五四”启蒙运动中的地位无疑,“五四”运动的倡导者们开始并不十分清楚从启蒙向救亡转换的局势发展得那么迅速。他们的启蒙热情远超出其政治热情。这场启蒙运动的发起,实质上是前期严复、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维新思想的延续。他们明确意识到中国社会需要“德”“赛”两先生。他们在接触西方后,切实感到中西方的文化(模式)冲突与政治(结构)冲突,因而毅然转向,试图用西方(先进)的  相似文献   

17.
17-18世纪由于欧洲社会转型对文化的需求,他们在文化发现中找到了中国文化,并引入欧洲,到18世纪形成“中国热”。这“中国热”是欧洲文化需要同中国文化的特别是人文文化特点和先进性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结合,是欧文化创新之始;中国文化对当时欧洲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自由、平等、博爱观念的形成。主要表现在:1.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为启蒙运动思想家提供思想资料,形成他们理性的批判旗帜;2.中国古代的伦理政治为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主义理论提供例证和榜样;3.中国古代政治的民主性和国家治理的经验给予启蒙思想家以启迪,提供了民主、自由、平等观念的思想参考;4.儒家的仁爱思想为启蒙思想家提供借鉴和理论根据,促进了他们关于博爱观念的形成。可以说18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自由、平等、博爱观念中包含着中国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弗格森的知识遗产中,其政治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弗格森的著述对历史学也多有涉及,但是他主要还是作为政治思想家而跻身于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行列。在弗格森的政治思想中,尽管其政体思想相比其他论述版块原创性差一些,但是他独特的叙述角度尤其是对混合政体思想的阐述和坚持不仅在思想史上足以留名,更使得他的政体思想成为欧洲近代早期市民人文主义思潮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绝妙回响。  相似文献   

19.
严复思想和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唯一能符合现代性的是“五四”期间的思想启蒙运动。但“五四”运动以前的严复、孙中山都开始了思想启蒙。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应是近代与现代的界碑,其表现是对近代社会文化观——中体西用的批判。严复的现代性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取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自由来说明。严复通过撰文、翻译、著书,全面介绍和阐述天赋人权论和西方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不仅是中国倡导自由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进行现代思想启蒙的第一人,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是一种前科学时期的进步理论,在古代取得了辉煌成就,不过在近代西学东渐中被精致证伪,被认为“落后”、“不科学”乃至被所忽略.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提供了分析和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变迁的一个框架.既有的研究已经尝试从社会经济环境、地理环境和要素禀赋、科举制、阶级基础和政治裁度、文化和思维方式、道德伦理等角度给予解释.其中,经济伦理是经济思想的基础,义利之辩是理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视角.建立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问题意识,解释经济思想史上的“李约瑟之谜”,将有利于整体认识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变迁,推动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