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学术界的繁荣建立在数量而非质量基础上,学术不端行为近年来呈泛滥趋势.期刊编辑应该坚持在初审阶段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时反馈稿件信息,鞭策作者避免抄袭剽窃行为,激励学者追求独立创新精神.学术编辑还应提高学术洞察力与自身道德素质,当好监督学术不端、引领推进学术的“学术警察”.  相似文献   

2.
学术不端行为已成为广泛性的社会焦点问题,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应采用如下措施:一是利用多种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及网络搜索工具;二是签订论文著作权授权协议;三是完善期刊评价指标体系;四是对学术不端行为者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五是增强编辑的责任心及鉴别学术不端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校科技期刊编辑防范学术不端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不端行为严重影响科技事业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高校科技期刊应建立有效的学术不端行为防范机制.编辑要结合编辑实践对高校期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开展系统的研究,提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充分利用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与审稿专家交流加大学术不端行为处理的可信度、提升作者的学术规范意识、建立学术不端行为惩罚机制等具体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以使高校学术期刊在改善学术研究氛围、净化校园学术环境、传播先进科技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学术不端行为的高发地,高校学报在编辑出版过程中应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针对学术不端行为在高校学报中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应对策略:明确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态度;严格执行匿名审稿制度;加快稿件处理速度;合理使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加强对编辑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对作者的学术规范教育。  相似文献   

5.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问题,多数专家学者都是从作者不端行为防范入手,防范策略也多从制度层面、道德约束、编辑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基于在探讨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范的基础上,试从编辑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范展开研究,重在探讨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学报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6.
针对"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中存在的"重复发表"和"不当引用"两种情况,编辑与作者沟通时应注意用语,即使论文存在抄袭现象,也应忌讳直接称作者抄袭,以免激化矛盾。要把抄袭现象杜绝在论文出版前,编辑部应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对审稿专家队伍进行优化,提高编辑自身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7.
学术不端行为已对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破坏了学术生态。本文在阐述学术不端行为"症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性及其危害性,分析了滋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病因",并探讨了科研人员、科学共同体以及社会公众如何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培育健康的学术风气,以求"防治"结合,最大限度降低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防范问题,多数专家学者都是从作者不端行为防范入手,防范策略也多从制度层面、道德约束、编辑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本文在探讨作者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范的基础上,试从编辑学术不端行为及其防范展开研究,重在探讨利用计算机技术防范学报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9.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治理学术不端行为,要强化高校的主体责任。高校学报作为高校主办的学术期刊,应该在其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高校学报应该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工作制度和体系,充分发挥学报编辑的引导作用,合理运用学术检测系统等方式使其成为学术不端行为的防火墙,充分发挥学报的把关作用,力促高校学风建设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有一稿多投、署名不当、引文不当、抄袭和造假等.上述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社会原因、个人原因、惩戒不力、期刊自身的问题.可采取以下对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加强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编辑的学术责任感;坚持学术规范,严格审稿程序和规则;应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构筑反腐联防机制.  相似文献   

11.
学术失范是当前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公害,其主要表现形式有学术造假、成果剽窃、署名不实等。学术失范不仅造成了社会道德滑坡,也危害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优化学术生态,以学术规范匡正学术失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学术保证。  相似文献   

12.
借助"互文性"与"话语共同体"的概念,追踪《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指南》政策文本中"引用与注释规范"这一部分在现代学术话语共同体中的建构脉络,认为精确引注是现代学术的独有特征,是顺应实证精神和学术论证体裁的产物,是针对学术话语共同体内正式文本的规定,发挥多项重要功能所必需的。由于引注在说服读者、建构原创性和重要性、建立学术声望以及分配学术资源方面的重要性,致使学术知识生产过程中存有诸多不符合学术规范的行为。此外,由于引注规范本身所含有的一系列微妙性,也致使某些学术行为失范与否存在一定的商讨余地。  相似文献   

13.
当前的学术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学报自身也时有学术失范现象发生。在学术道德建设中,高校学报应该发挥作用,匡正学术功能定位,并采取积极措施遏制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术活动中存在的道德失范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与高校学术评价体系的关系 ,提出通过构建一个包括学术规范、学术评价指标和学术批评机制的学术评价体系来加强高校学术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5.
整治偷袭剽窃、低水平重复、学术评审失去公正等学术腐败现象的措施 ,一是夯实道德根基 ;二是重在制度创新 ;三是依法打假治腐  相似文献   

16.
In recent years, the dishonesty in litigation has occurred and propagated continuously, which brings great negative eff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The poor condition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is exacerbated by the poor response to the dishonesty in judicial process. In view of this, we should construct an open and independent nationwide set of judicial credit system grounded up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formation query platform towards the person who is subjected to judgment and so on. This system can record, deter and punish litigant’s dishonesty, and then realize the enhancement of judicial credibility in the end  相似文献   

17.
失信联合惩戒具有明显的行政性、行业性、社会性、市场性。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法律性质主要被界定为规范性文件或内部行政协定,但这两种界定都是不准确的;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法律性质应为广义上的行政协定,同时,其也是我国实施失信联合惩戒这一行政协助的重要表现形式。失信联合惩戒在形式合法性领域中存在两个问题,即联合惩戒的形式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以及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并不具有授权的功能。为解决这两个问题,需加强社会信用立法,以法定的形式确认联合惩戒;同时,加强法律授权制度建设,确保惩戒措施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8.
诚信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而目前个人诚信缺失正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顽症”,建构切实可行的个人诚信制度已是燃眉之急。我们可以从建立健全个人诚信档案制度、个人信用评估制度、个人失信惩罚制度等方面创建一整套个人诚信制度,并通过加强诚信立法、建立专门诚信管理机构、强化诚信教育等措施来确保个人诚信制度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科研不端现象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科研活动中的行为规范问题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西方发达国家在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认定、防范与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并且从法规及制度上不断地完善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约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有益经验对于加强我国学术道德建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科研活动管理规范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诗礼互证”是汉代儒家经典诠释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学术命题,早在宋代便有学者开始提出概念,并对此后的《诗》、《礼》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现代学术研究视野考察这一学术范式,对它的概念和分类情况予以界定,指出“以礼证诗”和“以诗证礼”两大要素各自有其学术源始,并通过以郑玄为代表的汉人注释典籍语料分析,探索两大要素各自的注释形态,进而挖掘这种学术范式在后世乃至当代的学术研究价值,有助于总结传统学术研究的个性特征,启发与拓展当代的学术研究思维与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