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黄仲则是清代最具诗人气质的诗人,一位"真正的悲剧诗人"。他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独特鲜明,充满悲剧色彩的自然意象、动植物意象和人生意象,并将这些意象贯穿到一起凸显出"悲秋"主题。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组诗歌意象,同时结合黄仲则生活经历进行阐释,解读其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发现,黄仲则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的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诗说人,简约地评论了清"乾隆六十年第一诗人"黄仲则诗的魅力,着重探析了黄诗袒露灵魂深处的情感的内容特色和表达方式上新颖奇特的艺术造境的感染力,指出黄仲则与屈原、杜甫在社会心理上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黄仲则的精神品格与诗歌风貌,选择其山水游历为研究视角,采用了文献分析和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结论认为山水游历占据了黄仲则生命的重要位置,可以作为解读其心灵与诗歌创作的一条线索.游历的见闻、客寓的感怀成为他诗歌的重要内容,同时,山水游历亦是促其诗艺大进、诗境大变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黄仲则是清代最具诗人气质的诗人,一位"真正的悲剧诗人"。他的诗歌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独特鲜明,充满悲剧色彩的自然意象、动植物意象和人生意象,并将这些意象贯穿到一起凸显出"悲秋"主题。这里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组诗歌意象,同时结合黄仲则生活经历进行阐释,解读其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发现,黄仲则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同时也是社会的和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5.
黄景仁,字仲则,其诗名显著,"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他在短暂的35年生涯中创作了数千首诗歌,其诗歌以独特的文学意蕴和风格特色,在清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游幕生活密切相关。他在游幕期间创作的诗歌,成就颇丰。这些诗歌抒发了生活困顿之苦与身世沦落之悲,倾吐了磊落不平之气与愤世嫉俗之情。探讨其游幕与文学的关系,可以窥见游幕生涯对黄仲则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身处乾隆中期的黄仲则,其一生久受沉疴之痛,长怀寂寞之心,常有出尘之想。他性格孤傲,一生潦倒,堪称盛世的"孤鹤""饥凤",是常州诗人群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其"弹铗依人"既是为了谋生,也是为了养亲;既是其性格所致,也是环境逼迫;既是诗歌创作所需,也是为了干谒功名。以其为个案可以管窥盛世寒士的生活状态、凄苦心境以及对权势难以超脱的依违。  相似文献   

7.
黄仲则是乾隆时期一位极具特色和成就的诗人。在清代特殊的政治思想、文化氛围之中,他的诗却以情感的真挚取胜,具有与当时主流诗歌迥然而异的审美特征,其特立独行的人格与崇尚真挚情感抒发的诗格在清中叶诗坛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百年前,天才诗人黄仲则,年仅三十五岁就客死黄河东岸的运城,离开了人世.他短暂的一生,有如划破长空的流星,在诗坛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包世臣《齐民四术》)他给我们留下了近二千首诗篇.清代经过康熙、雍正到乾隆朝,正是统治巩固的繁荣时期.在文学上当然不会有“楚臣去境,汉妾辞宫”的悲郁之音,也不会有“塞客衣单,孀闺泪尽”的凄怨之作.就  相似文献   

9.
公元一七八三年,清朝乾隆四十八年,年仅三十五岁的天才诗人黄仲则(景仁)病逝于山西解州.他的同乡挚友洪亮吉得到噩耗,炎天千里,赶去治丧.在其著名的《与毕侍郎(沅)笺》中写道:“……日在西隅,始展黄君仲则殡于运城西寺,见其遗棺七尺,枕书满箧.……犹复丹铅狼藉,几案纷披,手不能书,画之以指.此则杜鹃欲化,犹振哀音;鸷鸟将亡,冀留劲羽.遗弃一世之务,留连身后之名者焉.……”  相似文献   

10.
在诗人黄景仁(仲则)诞生二百四十周年的1989年,读到胡忆肖先生的《黄景仁诗词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感到分外高兴!作为常州人,几年前读过胡先生的《赵翼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而今又读此选 高兴之余,还有着钦佩与感激之情.黄仲则的一生,名场困顿,身后萧条.他的诗词 是他生命的体现,心血的结晶;是“盛世”的哀音苦调,是“独夜”的不平之鸣.他一方面是寂寞的,他的诗词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特有的寂寞感;但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