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距今四至七千年前的我国原始彩陶艺术,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文化标志。自一九二一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首次发现彩陶起,经过考古工作者六十年多的发掘整理及研究,证实了在中国广大地区,东起大兴安岭,西至新疆;从长城以北至东南沿海,甚至在台湾、香港等地都有彩陶分布,“已发现的遗址就有五千多处。”①尽管自然环境的不同与经济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
由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与上海联合广告公司联合主办的“中华五千年文化万里行”考察活动,历时78天,于11月22日顺利结束。这支考察队由国画系的21名师生组成,足迹遍及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山西等地,行程二万二千零五十公里,参观考察了原始新石器时代,距今7800年的大地湾文化、3000年前的原始生殖崇拜岩画;彩陶时代距今6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3000年的齐家文化;青铜时代岐山、周原青铜器、玉器、石刻;封建时代秦汉石刻  相似文献   

3.
彩陶是远古先民的智慧结晶,它的诞生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彩陶就像历史文献一样记录并反映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在中国的彩陶文化史中最精彩的要数马家窑文化彩陶,它不仅造型优美,纹饰绚丽,构图严谨,而且分布广,在当时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彩陶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马家窑文化彩陶具有朴实的器型和绚丽的纹饰,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最能引起人们探索欲望的是在彩陶背后的纹饰意蕴。  相似文献   

4.
一、福朗荷提洞穴的发现希腊福朗荷提(Franchthi)遗址以其丰富的地层资料,展示了这里人类自冰期末至新石器时代连续的生活图景。这一遗址的最大特点在于:起自距今二万五千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止于距今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之末,其地层中的文化遗迹几乎从未中断。研究这一遗址,对于理解欧洲文明之起源,尤其希腊半岛上人类文化文明之萌始,均可获得有益的启示。福朗荷提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东部,亚哥斯半岛的西边,是一岩石海岬。福朗荷提洞穴,在海岬西端,有大量旧石器、中石器、新石器文物出土。今日,此洞洞口高出海平面15米,距海约75米;洞深约150米,但当初可能要长得多。洞内的落岩已封绝了大部分地区,且在洞顶  相似文献   

5.
夏家店下层文化彩陶纹饰种类多样,文化内涵丰富,彩陶的使用功能独特,为研究当时的彩绘艺术、宗教信仰和葬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黄河流域是中国史前文化彩色陶器的故乡,在其长达三四千年的彩陶工艺史中,先后形成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马家窑文化三个彩陶发展中心。半坡类型的彩陶显示出中国彩陶的本土性传统;在以花辦状花纹为特点的大汶口彩陶工艺的影响下形成了分布极广的带有东方色彩的庙底沟类型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虽有许多庙底沟彩陶的因素,但它并非甘青地区仰韶人的发明,很可能是一批无陶的原始居民进入黄河上游谷地后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符箓"彩陶瓶的被发现,将中国道教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乾坤轮转,岁月沧桑,"符箓"图像的朱砂墨锭、色彩、结构形式、屈曲变化规律延续至今,一直保持着五千年前的原始面貌,足见道教符箓文化在中国本土的强劲生命力和文化传承的无穷魅力。"符箓道术"在红山文化彩陶瓶上现身,它昭示着人们:红山文化是一种具有鲜明道教色彩的远古文化,红山文化就是中国道教文化的源头,它对于我们研究中华民族的宗教起源、文化传承、民族发展等必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南美洲、澳大利亚,人们较早就发现了恐龙化石,最近科学家又在南极发现了侏罗纪(距今大约2亿年前)和白垩纪后期(距今大约1亿年前)的恐龙化石。从物种进化的角度来说,不同地方的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概率非常小,更可能的是,其一物种在一个地方产生,  相似文献   

9.
“豫”是河南省的别称。这一别称的由来似乎已有定论。《说文解字》对“豫”是这么解释的:“豫,象之大者”。而据许多史料和考古发现证明,“距今六、七千年前,是黄河流域最温暖的一个时期,适宜野象生活”。因而,古代黄河流域被称为“豫”。这一观点是有道理的。有史...  相似文献   

10.
元典精神的近代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典是距今两三千年前“轴心时代”的创作物,包藏着民族精神的基元。这种“全息性文化基元”某些部分的新生,取决于后来时代提供的条件。考察近代思潮对元典精神的承袭发扬和扬弃创新,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沂源猿人”是活动于山东大地上的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约有四十万年至五十万年,与“北京猿人”是同时代人。“新泰智人”距今约二万年至三万年,其时氏族制度开始萌芽。“北辛文化”是山东母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其时不仅物质文明较为发达,其精神文明程度也颇高,发现了原始艺术品。“大汶口文化”是山东父系氏族社会的代表文化,距今约六千年到四千年前,其时已有象形文字出现,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标志着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已达到一个新阶段。在山东的原始文化系统中,胶东原始文化是一个有其独立的系统和特点的文化。在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山东大地上的东夷人在中国原始社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山东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对它的历史加以研究,不仅有利於山东史志的编写,而且对整个中国历史的研究也不无益处。  相似文献   

12.
长沙是我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长沙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20~15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生息繁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更引人瞩目,长沙南托大塘遗址就是湘中地区相近于大溪新石器文化的代表,距今约7100年。长沙腰塘遗址和浏阳樟树潭遗址则分别是5000年前屈家岭文化和4500年前长江中游龙山文化的典型,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长沙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其数量之多,器形之美,纹饰之精,居我国南方之首。宁乡出土的商代乐器大铜铙比湖北出土的曾侯乙编钟还要早1000余年,11件铜铙组合起来,至今还能演奏出清脆的乐曲。  相似文献   

13.
郑州市华夏文化艺术博物馆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鸟龙"纹彩陶盆,专家们认为其对中华文明、中国史前文化和传说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石兴邦先生称其为"中华第一飞龙";王仁湘先生称其为"彩陶之光";刘庆柱先生称其为"龙之传人之魂";张朋川先生称其为"华夏之徽";郎树德先生称其为"中国史前彩陶重器";王先胜先生认为其对炎黄传说历史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意义";许顺湛先生称其为"仰韶文化发现九十年来的又一个重要发现"。  相似文献   

14.
考古资料表明青海民和阳洼坡、乐都柳湾、同德宗日,西藏昌都卡若、拉萨曲贡等地均有陶器出土,分别隶属于仰韶、马家窑、齐家、卡若、卡约、辛店等考古文化谱系。青藏高原是我国史前制陶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河湟地区的彩陶文化更是享誉中外。青藏高原史前制陶工艺起初多用泥条盘筑法,小型器为手捏而成,大约距今4 000年左右,出现慢轮修整技术。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推广及游牧业的兴起,大约距今3 500年左右,青藏高原彩陶制作技艺开始衰落。青藏高原不同考古文化类型陶器各具特色,同时也体现出前后继承、交叉影响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古代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文化往来是由其特殊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两个半岛之间的文化往来至迟发生在距今7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从最早的辽东半岛文化向胶东半岛微弱的输出,转变为距今6000年以降的胶东半岛文化向辽东半岛的输出,胶东半岛文化最终取代了辽东半岛的土著文化。汉武帝时期郡县制在辽东真正确立以后,地近胶东半岛的辽东半岛地区最早接受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从而使辽东半岛经济、文化在东北地区处于领先的地位。两汉之际和东汉后期,儒家等思想和文化在辽东半岛得以进一步传播,辽东半岛与中原地区文化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6.
新石器时期我国彩陶图案中的线条形状丰富,变化多样,每种线条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与性格语言、情感表达,表明这个时期我国的彩陶艺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意境水平。  相似文献   

17.
马家窑文化对中国史前考古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考古中,特别是对远古人类文化的发展史研究中,马家窑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本文从对马家窑文化内涵的研究确立了甘肃史前文化的发展序列、马家窑彩陶上新近发现的文字符号是甲骨文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马家窑彩陶画为我们提供了龙起源于蛙的有力证据以及马家窑彩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等四个方面就其最为突出的贡献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8.
伏羲画卦是对中华文明起源影响极其深远的古史传说,其流传以黄河中下游为主,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反映,具有原生性、历史真实性、正统性、多元一体性和辩证性等特征;考古发现证实,伏羲画卦有其真实的历史背景,八卦可能产生于距今8 000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蕴含着天圆地方、天地定位、天阳地阴、通天敬天、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对立统一和追求秩序等核心观念,是中华原创思想的重要内容;八卦及其核心观念与中国早期宇宙观、社会观、宗教观的形成有关,史前时期有关天文、字符、彩陶、祭祀崇拜等考古发现,显示了早期中国已形成了较为先进的思想观念、知识体系和精神信仰,而史前天文学、契刻文字、彩陶文化和崇拜祭祀又进一步促进了史前农业的发展、汉字的出现、彩陶文化的繁荣和社会复杂化进程,进而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朝鲜族与汉族的人参风俗之比较金正一著王华文译据植物学家考证,人参是距今约2亿5千万年前地质时代的残存植物。人参在民间被称为灵草、神草,最早记载人参的文献是距今2000余年前,汉朝初期史游所著《急就章》。最近,我国西北地方发现了写有人参处方的木牍和竹简...  相似文献   

20.
楚器物旋形装饰与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旋纹一脉相承,屈家岭文化彩陶纺轮旋纹应当是楚器物装饰的原型。从图像学理论和原型模式理论上看,屈家岭文化的彩陶纺轮是当时人们宇宙观的象征型模式系统,它为我们揭示楚器物旋形装饰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基本的“元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