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通过对文化人格概念的阐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从文化的视角去发掘“嘉庚精神”的教育本质内涵,展示“嘉庚精神”的文化魅力和人文精神。针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的现实基础和社会环境,探索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建构的科学内涵及其实践要求,指出应继承“嘉庚精神”的民族性,传承民族文化和培养人文精神;应弘扬“嘉庚精神”的先进性.参与先进文化建设和民族精神的培育;应坚持“嘉庚精神”的现代性,确立现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批判意识;丰富“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培养面对开放、变动的现实与学习特性。这些对当代大学生文化人格的建构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化改造将会取代劳动改造,成为犯人改造的主流方法。依照文化解释的手法去“教育”犯人,重塑犯人文化人格,将对其教育改造开辟新的有效路径。一是用“外化”“入世”的理想人格确立其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取向;二是用“内化”“出世”的人格精神使其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并懂得接纳与珍惜,以净化心灵;三是用诗歌小说戏剧的美学人格打造诗意的人格理想。如此,犯人的灵魂改造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少年人格的发展应该是对民族伦理精神的时代发掘与创造性继承。分析孔子的人格理想与现代化的结合点,是青少年人格塑造的出发点。本文通过对孔子人格理想的核心“施仁行义”、“入世进取”的分析,提出了当代青少年的人格追求应体现的基本精神,即:宽厚仁爱的博大胸怀;义高于利的价值观念;自强刚健的入世精神;克己慎独的修养境界。  相似文献   

4.
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如何做人的标准和规范,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立身立德的终极范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始终把培养和追求理想人格作为其出发点和归宿,并以其系统性和独特性奠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理想人格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的理想人格也要以此为基础,并赋以时代特征和要求,既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和原则。“圣王”即内圣外王,是儒家理想人格的完美体现,源于孔子。《论语》中虽未对“圣王”作出具体规定和解释,但孔子把“圣”与其最高的道德规范“仁”并称,一生矢志不渝…  相似文献   

5.
传统儒家孜孜以求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和谐的独特精神及其所设定的理想人格,正以它的历史超越性而广泛影响着国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蕴含在传统儒家人格思想中的教育意涵是多方面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青年大学生具有积极的目标导向功能;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有助于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崇尚气节的爱国情操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义以取利”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厚德载物”的伦理思想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人际和谐;“慎独”精神不失为青年大学生修身养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老舍小说对北平人的传统人格,表现出强烈的批判意向。传统人格是由血缘伦理、礼教秩序孕育出来的。老舍小说中的人物大多具有主性和奴性两重根性。老舍寄希望于西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菁华相结合,因此,他笔下的理想人物大多有传统的“侠义”与西方的“务实”的双重精神。  相似文献   

7.
阮籍人格建构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籍人格由三重构成,即作为传统儒士的真实自我,作为魏晋名士的现实自我,以及作为文学家的理想自我-“大人先生”,这三重自我之间张力的失衡。导致了阮籍人格的焦虑与分裂。这种士人人格在士大夫文化史上具有典型性,其中所包涵的现实悲剧,人生伦理以及内在超越精神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人格向审美人格的生成,生存智慧与诗性智慧相融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面对市场经济、诱发了人格异化现象,人格培育与传统教育,人生发展、人生幸福、社会发展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同,时侧重点各有不同。构建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应注重开发认知潜能,培养辩证思维,坚持渗透教育,追求清明强健的理性精神和高尚德行,坚持个性化与社会化相协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相互合作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理想人格”是一定社会如何做人的标准和规范,也是人们孜孜以求、立身立德的终极范式。儒家崇尚人道,旨在人格的教育和培养,从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理想人格对中国传统人格以及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封建制度存在着直接的衔接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与封建道德之间必然存在着批判与继承、抛弃与弘扬关系。儒家理想人格旨在培养报效皇帝,俗守“三纲五常”的圣人、君子,其阶级基础、根本宗旨、主要内涵与社会主义人格有着本质区别,但舍弃其封建性毒素,其博施民而济众的民本思想,先国后家…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塑造理想人格。孔子对理想人格的定义可概括为:一、仁者不忧,认为君子应心存仁爱,胸怀宽广;二、知者不惑,认为君子应“文质彬彬”,谦虚逊让;三、勇者不惧,认为君子应坚毅勇敢,勇于进取。开展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的高尚人格,也应该以此为基准。  相似文献   

11.
高师学生在人格方面 ,具有良好的人格结构与人格中的弱点、缺陷并存和冲突的特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应加强对高师学生的人格培养教育 ,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能生成新时代条件下的主体性人格。中国传统教育中《孟子》的道德主体性人格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对当今社会以占有性为特征的主体性人格的重构具有某种内在的启示意义。现时代背景下的主体性人格培养应以人内在价值体现的道德人格培养为导向,以人外在价值体现的科学理性人格的培养为主题。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亚健康人格”及其社会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的健康与否,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质量,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中国人的人格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许多异常化的人格状态。其中,“亚健康人格”现象十分严重,它表现为种种人格的非健康状态,诸如:单一型人格、多重化人格、分离型人格等。亚健康人格现象的出现,对个体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一现象的形成原因诸多,但社会转型引发的种种问题是主要原因。探讨亚健康人格的存在状况,分析其形成的社会原因.可以为认识和改变这种人格危机现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人格权请求权是指权利人在其人格权的圆满状态受到妨害或侵害时,可以请求加害人为一定行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以回复人格权的圆满状态的权利。论述人格权请求权的特征和定位问题,划分人格权请求权的类型:第一,排除妨害请求权。第二,停止侵害请求权。第三,损害填补请求权。对我国人格权请求权制度立法框架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弗兰克的核心观点"神人性"作了简要的介绍,并将之与中国的传统儒学中的中庸作了对比,肯定了其"中庸"的特性.还就人类历史上对待"神"、"人"的态度及其结果作了简明的分析,从而否定了偏向"神"或"人"的某一边的片面的人格乃至文明模式,肯定了弗兰克"神人性"作为人格及文明模式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传统社会中,宗族与专制国家间始终存在着离异和矛盾。这是一种权力分配方式,也是形成传统人格的大背景。道、法诸家虽欲从各自立场加以批判或变革,但其主张不可能成为主流话语。儒家对礼进行改造并赋予其新内容,强化了传统人格的精神内涵,但今天,传统人格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当代学术人的学术精神、学术立场、学术态度、学术人格、学术勇气、学术知识,指出当代中国学术人应去除浮躁与焦虑的心态,培育当代学术人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个性的概念和体育教学过程属性的简要分析,对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在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可以激发强化学习动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高体育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有利于体育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影响体育教师的教态。  相似文献   

19.
现代生活方式转型的人格化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人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领域将出现种种变异 ,现代人变成一种结构新颖的人类 ,逐渐形成边际人格 ,从而在中国人的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出独特的边际化人格效应。  相似文献   

20.
制度、人格、文化与腐败的滋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腐败现象是一种多因素的并发症。在诸因素中,制度、人格和文化构成一条催生(遏制)腐败的因素链。遏制腐败必须从完善制度入手,但又不可忽视塑造健全人格,建设健康文化对防治腐败的重要作用,必须多维反腐。人类改善制度--人格--文化状况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决定了人类必须恒久反腐。同时,各国制度--人格--文化状况的差异性又决定了各国腐败问题的特殊性和反腐败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