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生家庭的家庭关系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它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为探究原生家庭关系中的代际隔阂问题,基于"90后"子女和父母双视角出发,从原生家庭父母与子女沟通理念、城市与农村家庭代际隔阂、城市化进程对农村家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互联网背景下,父母及子女沟通理念的不同加剧了原生家庭的代际隔阂;城市和农村地区原生家庭父母的教育理念的不同,使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与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方式存在较大差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加剧了农村地区原生家庭的代际隔阂。  相似文献   

2.
种子儒  张驰 《职业》2013,(32):130-131
社会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高职毕业生,但很多学生因学业达不到要求而不能毕业,这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的就业及地区的经济发展。许多家长把全部的教育责任都推给了老师和学校,其实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到底家庭环境中的哪些因素对子女的学业产生影响,家庭环境又是如何影响子女学业的呢?本文就这两个方面做了研究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学生学业的家庭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家长参与在家庭资本影响学生学业成就获得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家庭资本占有量的不同会外显为家长参与方式的差异。对6名取得学业成功的劳动家庭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劳动家庭家长的参与方式具有"以乡村观念为底色,以城市渲染为呈现"的二重性。因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匮乏导致的家长参与方式不利于帮助子女取得教育优势,但经济资本和情感资本的相对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使子女获得了较高的先赋性资本。劳动家庭子女依靠自身强大的"转化能力",能够将家庭内外的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批判性地获取和创造性地建构有利于学业成功的后生性文化资本,把自己从家庭资本的被动接纳者"转化"为文化资本的主动建构者,进而取得学业成功。  相似文献   

4.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家庭性教育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家庭性教育严重不足并且缺乏主动性;教育过程中存在"重女轻男"的倾向;害羞心理是家庭性教育的主要障碍等.建议家长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转变"重女轻男"观念,勇于挑起家庭性教育的重担,同时,加强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克服害羞心理,密切配合学校,搞好子女的性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纷纷步入婚姻,组建自己的小家,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出现了。这段时期因子女已经成家,教育费、生活费支出减少,资金也累积到一定数目,此时家庭的理财需求发生了根本陛的变化。“空巢”家庭该如何理财,成为了许多中老年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因离异、丧偶或未婚生育而形成的由母亲(或父亲)一方与其子女共同组成的家庭叫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家庭结构,有些将通过再婚又进人双亲家庭,有些则将较长久地保持单亲的状态.但是,无论怎样,单亲家庭已成为一种家庭形态凸现于社会,而且,因离异,由母亲及其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占据了单亲家庭的主体,成为社会转型期婚姻家庭领域变动中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如今原生家庭这个词渐渐走入我们的生活,原生家庭给子女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前一段大火的家庭伦理剧《都挺好》让"原生家庭"的问题引起观众们的热烈讨论。从电视剧《都挺好》中我们可以看到,原生家庭对子女的影响和重要性,原生家庭的不足与缺陷,将成为一个人在后续人生中追逐和索求的目标,积极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将伴随子女的一生。  相似文献   

8.
问题的提出 我们很有兴趣地注意到,中国学者和传播媒介对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发表过一些观点,与实际情况有不一致的地方。例如,在中国社会学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在西方国家,只有父母抚养子女长大成人的责任,子女没有赡养父母的义务,是一代一代的“接力模式”。而在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家庭养老的“反馈模式”,即父母抚养子女,子女成年以后,又反过来赡养父母(费孝通,1983;1985;袁方,1987;1989)。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上海市开展对部分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试点的暂行办法》的通知中规定,本市居民家庭中的子女成年后,因婚姻等需要而首次新购住房、且该住房属于成年子女家庭唯一住房的,暂免征收房产税。(据1月27日《新浪房产》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家庭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家庭教育的好坏,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成长成才往往起关键性的作用。目前,进城务工人员在对待子女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缺陷。本论文将针对玉环县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受教育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前玉环县范围内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家庭层面、学校层面、政府层面出发,为进城务工人员家庭提出相关的针对性对策。  相似文献   

11.
春节假期,本是家庭团聚、其乐融融的时节,可失独家庭却因永远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伤。 卫生部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而据人口学家易富贤推算,我国失独家庭未来将达到1000万。政府主动承担对失独老人的供养,彰显了其自身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的家庭服务中心会处理很多低收入家庭的个案。这些低收入家庭有一些共通点:除了家庭人均月收入少于450新元外,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一般都不高,没有专项就业技能;子女读书兴趣不强,学习成绩差,经常缺课;父母管教子女技巧低劣,夫妻关系紧张,家庭凝聚力松散。  相似文献   

13.
王徽 《职业》2017,(15):114-115
将本地学生和外来农民工子女混合编班后,班级将会面临因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带来的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班级文化融合中的"磨合"问题,而外来农民工的家庭教育,在这个"磨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外来农民工家庭为对象来阐述混合编班下的非本地生家庭教育指导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原本不认识且无血缘关系的两个家庭,因子女联姻而形成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亲家。亲家相处,古往今来,有和谐音,亦不乏矛盾与纠纷.  相似文献   

15.
家庭教育是子女受教育过程的起点,但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教育供求关系不对等,不仅影响了孩子和家庭的未来,更影响社会的发展。探究家庭教育对外来务工子女供给情况的深层次影响,以浙江省玉环市楚门镇部分外来务工子女家庭为例,引入供求均衡理论,按照"什么是家庭教育供求均衡—谁是供给者—谁是需求者—供求问题分析—怎样供给"的脉络,解析家庭教育供求情况,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产生了一个富豪阶层.就这个阶层中的个体来说,他们无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就是城市中产阶级甚至贫困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也是不遗余力,这既有我国向来重视教育的传统的影响,也有现实的竞争压力的影响,毕竟每个家庭都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输在"起点"上;同时,教育产业化也为私立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于是,有些家庭在中学时就送子女出国留学,更多的则是将子女送入收费昂费的所谓"贵族学校",期望在这里通过学习礼仪、网球、高尔夫球等学到"贵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据汶川县民政局、县妇联不完全统计,汶川特大地震后,汶川县新增了124户单亲家庭。这些家庭中,家长因生活的突变而面临种种问题,如经济问题、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子女往往也得不到很好的照顾。这些家庭往往容易成为特困家庭,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农户家庭的教育投资,是指农村子女在经济尚未独立期间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中,由家庭支出的费用.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即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教育不再是福利事业,而是由于农民"望子成龙"的愿望,对子女未来的投资.教育投资已成为农户家庭首选的投资方向.  相似文献   

19.
正前不久,号称"拍打拉筋自愈法大师"的萧宏慈在英国被抓,他有两名患者疑因接受治疗而死亡。因此,许多子女开始反对父母练习经络拍打,不少老年朋友也困惑,怎样拍打经络才安全?来听听专家的说法。经络拍打适宜辅助治疗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林敏介绍,拍打疗法是推拿的一种,通过适当刺  相似文献   

20.
<正>自古至今,中国人求子皆拜观音;美国人则事事求上帝,求子亦不例外。正像家住西雅图的美国文化交流中心主任李先生所说的那样:"在我家的附近,有一座教堂,一年举办一次活动,那天有上千对夫妻在跪拜,求上帝赐给他们子女。"李先生也曾去教堂诚心祈求过,因为他的美国夫人多年不孕,孩子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