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政府雇员制失灵的机理探究及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芳 《人才开发》2006,(6):11-13
政府雇员制是将市场机制引入政府公共管理的新尝试,而相较于学术界对于公务员和政府雇员“经济人”与“公共人”双重角色失衡的传统研究范式, 本文认为政府雇员在委托代理关系下更具备的是“经济人”的内在特性,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制度环境的尚未跟进,导致雇员“经济人”特性引发了某种程度上雇员制的失灵。因而对于这项人事制度创新,突破传统研究范式,从“经济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本是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企事业单位、个人或家庭等,不同的投资主体有不同的投资目的和不同的投资领域或重点。由于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外部性,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存在着市场失灵,政府需要充分发挥其公共行政的角色,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动全社会力量,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3.
随着自然资源的大幅度消耗和生态破坏的日益严重,自然资源呈现出很强的负外部性,通过行政许可手段保护自然资源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方法。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许可的负外部性以及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指出当前我国施行的自然资源行政许可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应当对自然资源行政许可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始终有效的,当市场经济失灵时,政府干预是必要的。政府干预市场,就是要保持市场平衡运行,发挥其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抑制其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经济法作为政府干预之法,解决了市场经济的自由扩张与政府调控之间的矛盾,既可以保证政府以法律方式干预经济活动,又能保障政府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采取灵活的经济政策调节市场。  相似文献   

5.
经济刺激计划的负面效应分析:一个美国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张艳 《人才开发》2009,(12):19-23
自2007年初次贷危机浮出水面,到2008年9月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再到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蔓延以来,为应对经济危机,世界大部分国家都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起了重要作用。由于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应该对市场进行干预,弥补其失灵。  相似文献   

6.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当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科学界定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能,逐步确立以非营利机构为主导提供公共产品的模式,实现社会资源整合、建立现代事业法人治理机制和产权制度,完善法律与政府监管体系,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化运行。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赵声馗 《人才瞭望》2014,(10):12-13
“蚁族”.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在该群体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主要有居住条件差、就业质量不高、收入较低、普遍存在“在职贫困”的发展困境。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蚁族”现象也将更为严重。如果把“蚁族”向大城市聚集视为理性经济人的合理选择.那么在排除个人原因之后.从“蚁族”外部来看,政府、市场、社会三重失灵是导致“蚁族”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从这三个方面采取针对性对策.可以更好地解决“蚁族”问题。  相似文献   

8.
万敏 《人才开发》2007,(6):9-11
国家助学贷款实施六年来,在扩大高等教育入学率、教育机会均等和补偿学生实际成本、风险分担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特别是2004年秋季之后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使贷款的发放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初步缓解了2003年由于供需矛盾所造成的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  相似文献   

9.
公共服务属于政府职能,目前交由专门公共服务机构生产社会必需的公共产品,这是政府对自己职能的一种延伸和委托。其中的责任仍然在政府。既然如此,按照所有国际惯例,其费用就应该由公共财政来承担或者购买,这关系到公共服务机构发展的根本方向问题。目前该出钱的不仅不出钱,甚至还要求这类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巧立名目地去赚钱,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现象,导致其负面影响是必然的。我们设想,政府人事系统的公共服务机构的支出,应该走向由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全部包下来,以后将不应该再去鼓励公共机构去收费赚钱,不能演变为政府身边的营利机构,  相似文献   

10.
一、新公共管理理念 新公共管理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新西兰,后来传至英国、美国及其他国家。新公共管理理念涵义丰富,总的概括就是在政府中引入市场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对传统政府的职能结构、机构没置、行为方式、管理手段、行政文化等作全面、彻底地清理,使政府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这一运动对政府管理产生了深远和根本影响。选择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已成为我国改革行政系统的趋势,如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基本公共服务是国家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而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最低层次、最小范围的社会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的基本职能,也是为解决市场失灵而必须发挥的政府职能,但在我国目前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却存在着严重的政府失职问题。为此,应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明确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责,深化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国际人才交流》2005,(6):64-64
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一直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如今政府将从那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具体事务中淡出,职能进一步转移,而作为第三部门的民间组织,正是承接政府转换职能的重要载体,是连接市场、社会的桥梁和中介,是政府以外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重要补充力量,将越来越多地承担起社会事务,为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出谋划策,提出建议。《行政许可法》的公布与实施,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新的动力和法律保障。作为进行国际人才交流的民间组织,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壮大,拓展业务范围,做好服务工作;如何加强与海…  相似文献   

13.
由于公共管理与社会信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公共管理失范必然会导致出现社会信任危机。因此,要想完善政府的信用体系,就应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的公共管理体制。本文旨在论述我国公共管理失范的原因以及解决社会危机的策略,以便更好地落实我国依法行政的规范,从而促进我国公共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首先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理念,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平台,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建设服务型政府不能脱离电子政务建设,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建设是服务和服从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它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相似文献   

15.
政府干预市场的“度”□覃事共市场运行要遵循自身的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政府干预市场如果过度,市场信号就会失真,市场秩序就会紊乱,如何准确把握政府干预市场的度,笔者认为,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一、行业管理与行业垄断的关系。行业管理既可以是...  相似文献   

16.
宋斌  张鲁扬 《人才瞭望》2009,(12):69-71
人力资源开发持续性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讲且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因此,综观人、人口、人力、人才到公共价值人的5次嬗变.对人自身认识的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蜕化.将会走向人才资源开发持续性发展的必然王国——公共价值人。  相似文献   

17.
市场如苍黛的大海,会使人迷醉,也会使人惊惧。市场在它本身的发展过程中,就充满着变化和神奇,充满着曲折和艰辛,因而市场不是尽善尽美的。市场经济本身就有负效应,因而它对地方政府决策也有负作用。1.市场对决策部门的利益刺激审场上的利益机制吸引着每个人,同样也吸引  相似文献   

18.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房价虚高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房价格不断上涨,使得国人谈房色变。虽然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打压房价,但均未能遏制房价的上涨。剖析我国房价虚高的原因,一方面,未能透彻的分析出房地产中的公共经济学原理,另一方面,政府所采取的抑制房价的措施存在缺陷和错误。因此必须对住房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加以明确,对现阶段采取的抑制房价措施的缺陷和错误加以分析和改正。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决定了公共危机发生整个过程中政府有效参加和干预的必要性,这也是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所在。本文在阐述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的责任内涵与实质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政府的责任表现及进行了原因分析,就如何加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责任提出了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陆琪 《人才瞭望》2013,(3):89-89
许多年前,我喜欢听一些比较小众的歌手的歌,譬如许巍、陈绮贞、李健。这些名字,如今是文青们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但是很多年之前,他们都是默默无闻、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歌坛也好,演艺界也好,如何才能红,这似乎是有法则的——你要么就长得很好看,要么就很会做宣传,要么就愿意付出潜规则的代价,要么就有实力唱得好或者演得好。真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许巍、陈绮贞、李健这些人,他们长得好看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