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我国近现代词学中词气论的承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面:一是词气审美特征与要求之论的承衍;二是词气呈现与创作因素关系之论的承衍;三是"气"作为词作审美本质因素标树之论的承衍。其中,在第一个维面,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词气潜伏流贯与运转自如论的承衍;二是反对有书本迂腐之气论的承衍。在第二个维面,也主要包括两条线索:一是词作用笔与行气关系论的承衍;二是词人性情与词气关系论的承衍。上述三个维面所包含的不同线索,从主体上展开了传统词学中词气论的内涵,勾画出近现代词学对"气"审美范畴承衍阐说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词学“格”范畴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格”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格”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格”最早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至清代,成为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古典词学对“格”的阐说集中在清代,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从创作主体人品才性学力角度探讨词格,从诗词体制上立论格调之别,对词格审美特征与要求予以论说,并对词格创造予以考察。上述两个维面,将“格”作为古典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充分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3.
词气是中国词学批评史上重要的批评话语,在批评视野中的词气说的发展轨迹大致有四个时期:萌芽期,由"气"引入词学批评而为"词气";升格期,在词学批评著作中涌现出众多的以气评词论人;深化期,晚清著名词学家谢章铤重视"词气",形成较完善的"词气"论;升华期,"词气"理论范畴进一步完善,最终在王国维的词学境界说中得到升华,以境界统领替代词气。  相似文献   

4.
“词史说”是清代词学的一项建树,有一个从“词史”意识到“词史”理论的发展过程,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以词存史、以史入词、“史外传心之史”,它形成的理论背景是清代诗学“诗史”说的流行及清代词学尊体观念的抬头.  相似文献   

5.
黄庭坚是北宋著名文人,他创立了江西诗派,影响所及非一代也。黄庭坚还是一位词学大家,他的诗学理论在他的词中,尤其是在其后期词作中有很强的渗透。他的词作显示出典型的诗化倾向。  相似文献   

6.
牛峤是西蜀花间词派的重要词人之一,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其词风的婉约与艳丽,而况周颐却认为其词中有“劲气暗转”。因此,本文对牛峤词作了较为全面的分析,认为牛峤词中的劲气,应是其词作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词学“格”范畴的承传,主要体现在两个维面:一是批评层面对“格”的承传运用;二是理论层面对“格”的承传阐说。在第一个维面,“格”最早在北宋中期进入到词学批评中,至清代,成为人们品评词人词作的主要审美范畴;在第二个维面,古典词学对“格”的阐说集中在清代,其内容主要体现为从创作主体人品才性学力角度探讨词格,从诗词体制上立论格调之别,对词格审美特征与要求予以论说,并对词格创造予以考察。上述两个维面,将“格”作为古典词学审美范畴的内涵充分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气”范畴在唐代文论中的展开.体现在两大维面:一是诗学理论批评对“气”的论说;二是散文理论批评对“气”的论说,其内容.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对“气”作为诗文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诗文之气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从创作角度对“气”的考察。上述论说维面与内容.初步展开了我国古典文“气”范畴.为其在后世文论中的充实、深化与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清代词学批评视野中的词气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气"作为词作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词气审荚表现特征的探讨,三是从词的创造角度对"气"的多方面考察.从这三方面展开的词气之论,使古典词气论在多雏面上得到了拓展、充实与深化.  相似文献   

10.
晚清学者谢章铤的词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词量说是谢氏独具开创性并极具批评意义的词学理论,其意义不低于晚清词坛盛行的寄托说、沉郁说、重拙大说.其二,谢氏对张惠言词学阐释观多持批评态度,主要原因是张氏用比附说词的方式容易导致对词作本意的偏离,或为寻求词中寄托而不惜曲解词作.受谭献影响,谢氏提出"以有托之心读之则有托"的阐释观,接近现代阐释学的思路.其三,谢氏有浓厚的地域词学的建构意识,这在晚清无人能出其右.  相似文献   

11.
"本色论"是中国词论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晚唐五代是"本色论"的奠基期,集中表现为"词为艳科"。北宋是"本色论"的争鸣期,表现为以苏轼为代表的"自是一家"之论与以李清照为代表的"别是一家"之论两条线索的争鸣。南宋是"本色论"的补充发展期,王灼、胡寅的"情性论"是对苏轼"以诗为词"论的发展,张炎的"雅正""清空"是对李清照"别是一家"论的发展。唐宋词论中的"本色论"是两条线索的不断争鸣、融合。  相似文献   

12.
从“独白”到“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当前新的形势和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面临范式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从“独白”走向“交往”的转换迫在眉睫。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范式转换的理路应当是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成材”走向“成人”、从“教材”走向“文本”、从“理论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词学批评中"大"与"小"这一对范畴内涵的形成与丰富,与词孕育之初的社会文化背景、"大"与"小"本身的文化内涵、尤其是与其在诗文批评中的运用及词学批评的特性有密切的关系:词起源的民间性和女性化色彩决定了词在正统文学观念中长期被视为"小道""卑体".随着李易安的词"别是一家"、苏轼的"自是一家"、张炎的"清空""骚雅",到清代"西泠十子"以大雅为旨的尊体论,在一系列词学批评的影响,以及词本身的文人化、案头化和雅化的过程中,词逐渐从"市井小技"走向了"大雅之堂",词学也一跃而成为清代以来直至当代的"显学"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朝廷功令使程朱理学与八股科举互为表理桎梏人的思想。吴敬梓的《诗说》承顾炎武等重实际、重实证的学风,努力冲破以体悟人伦"天理"为指归的理学途径,转向以知性主体精神和具有实证特点的治学方法来治经,这是他追求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一个组成部分。《诗说》中《女曰鸡鸣》、《简兮》等章则所表现的对功名富贵的人生态度、人格理想,可以与《儒林外史》互相发明、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陈廷焯的《白雨斋词话》频频以"味"论词,"味"是其词学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陈廷焯将传统的"诗味"论移植到词论中,强调作词必须"含蓄蕴藉",同时进一步提出"厚味"的美学主张,对词体的美学品格作了更深层次的审美规定。深入考察陈廷焯的"词味"论,对准确把握其词学思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6.
"崇真重实"是陈维崧词作的一个突出特色,但长期以来一直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本文认为"崇真重实"是迦陵词感人至深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陈维崧之所以能够超越长期以来文人视词为"聊佐清欢"之娱乐工具的传统偏见,与其自身性格、晚明世风及其词学观都有直接关系。迦陵词"崇真重实"的特点还对其创作形式及阳羡词派后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晚清词论家陈廷焯的词选思想集中体现在编辑词选和评价词选两方面,这本身就成为其词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云韶集》、《词则》及拟选而未果的古今《二十九家词》,其词选思想在编选实践中逐渐成熟、清晰。通过评价历代词选,更可见出陈氏对历代词选较为完整的理论评价。  相似文献   

18.
田同之以“男子而作闺音”论词,准确地把握了词最为范式化的特质。花间、南唐词人,在创作中大都“遵循一种惯例性的艺术表现范型”,即“男子而作闺音”范式。这种范式由温庭筠开创,为花间、南唐词人所强制乃至发展和深化。  相似文献   

19.
战国中期诸子心性论的产生有一个理论前提,即用"精气"来说明"道"。《管子》四篇将老子"道"与"德"之间的关系由宇宙生成的客观化描述指向了心性化,实现了这个理论转变。《管子》四篇的心性论深深扎根于气化的连续性之中,"心"与"精"、"气"、"神",乃至于"道"是性质相同的。人通过心性的修养可以贯通于道,于是个体的限制得到突破,人与天地万物即可成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文章具体分析了黄庭坚所谓“好诗”词风的内涵,指出其词内蕴了江西诗风的二重性:既具有瘦劲典雅之气骨,也具有蕴藉静穆之意韵。气骨偏于诗质,意韵则是对词体内质的回溯和深化。黄庭坚正是以这种词风,参与了词中“宋调”内质的重新建构,并由此获得了词史上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