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荔 《民族学刊》2011,2(5):68-72,95
凉山彝族漆器对纹样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各种酒具、餐具到祭祀用具等,可以说无器不饰纹样。凉山彝族漆器上的这些纹样承载着彝族古老的传说和神话,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可谓之"动态的历史"、"有形的史书"。它们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其文化内涵厚重而丰富,同时还有着广阔的艺术研究和文化产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53年前一场翻天覆地的社会大变革,让凉山彝族人民"一步跨千年",直接从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今天的凉山,又再次经历着一个快速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期。通过两次社会大变革,凉山彝族社会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凉山彝族人的主  相似文献   

3.
凉山彝族的丧葬习俗历史悠久、仪式复杂,较完整的保留了原始风貌,反映出浓厚的原始宗教文化色彩,同时也透射出凉山彝族的鬼神观、生活禁忌、性别意识,以及通过祭祀圈反映出社区内部的交往情况,是研究彝族民俗文化和宗教生活的活素材.  相似文献   

4.
英国人类学者古迪认为只有基于园艺文化的花文化才称得上是花文化。笔者认为,如果根据古迪的观点来看少数民族文化的话,好像很难找到什么花文化。其实很多民族都是有另外一种花文化的。以凉山彝族为例,他们很重视高山杜鹃,认为高山杜鹃与彝族有生命的联结。通过对园艺文化以外的花文化的了解,我们可以获得新的视野(民族文化的新的一面)。而这也可以成为我们更深入了解彝族文化的一条新线索。  相似文献   

5.
凉山彝族服饰远承汉晋先祖服饰的流风遗韵,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它蕴含了区域风貌、社会特点、审美意识、民俗特征的丰厚内容,集中反映了彝族在美学、宗教、习俗等方面形成的传统观念和心理素质,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凉山彝族服饰的款式风貌 凉山彝族服饰为人所知,男子椎髻、着裤;女子戴头帕,穿百褶裙。男女皆穿紧身窄袖饰花上衣,披擦尔瓦、披毡。这仅是最具代表性的外部特征。实际上,凉山彝族服装式样和  相似文献   

6.
文章拟通过对凉山彝族传统舞蹈基本文化背景研究入手,通过对现有资料进行比较研究的方式,并综合运用舞蹈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理论知识,辩证分析彝族传统舞蹈文化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并借此探究对于彝族舞蹈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凉山彝族宗教仪式中所使用的诓鬼的烧肉和新兴的用于宴客的烧烤为个案,探讨彝族饮食文化的变迁过程。彝族文化忌讳在户外烧肉散发出焦味,因为彝族人相信烧肉的焦味会引来鬼,轻者致人生病,重者会把人的灵魂摄去,使人死亡。彝族饮食文化的变迁过程包括同质化和异质化两种形式。由于彝汉族群互动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内地汉区的烧烤文化被引入凉山彝区,形成颇有特色的"彝族烧烤"。这个过程是彝汉文化的同质化过程。从彝族文化角度来看,本来仅在宗教仪式上用于诓鬼的烧肉,其形式通过文化再生产,被重新阐释为"彝族烧烤"用于宴客。这个过程是彝族文化异质化的过程。传统诓鬼的烧肉的象征性与宴客的烧烤的现代性之间发生了文化冲突。从诓鬼的烧肉到宴客的烧烤的变化过程所反映的是彝族饮食文化的变迁,体现了美国人类学家阿尔君·阿帕杜莱所说的"消散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就凉山彝族诞生礼中求子礼、孕期禁忌、出生礼等仪式进行描述和解读,管窥凉山彝族诞生礼所承载的以自然崇拜为基础,神灵崇拜为核心的文化观及所反映的凉山彝族驱邪除秽,禳灾除害,祈福人丁兴旺,家族强盛的思想和愿望。  相似文献   

9.
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文化也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宣传民族文化一直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有效的传播传统的少数民族特色。本文主要关注凉山彝族文化的传播,分析依附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彝族文化的传播更具创新性,传播更广,让人们重新认识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代表中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中的一枝奇葩.在以往全国各大舞蹈赛事中,凉山彝族舞蹈作品屡获佳绩便是一个客观说明.研究彝族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不但对彝族舞蹈自身大有裨益,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凉山彝族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中的一枝奇葩。在以往全国各大舞蹈赛事中,凉山彝族舞蹈作品屡获佳绩便是一个客观说明。研究彝族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不但对彝族舞蹈自身大有裨益,对于其他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伍湛民族学术论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10月出版)是一本作者自选集,收文22篇,25万字。其论述涉及民族理论学、民族学、民族法学、方志学等。作者多年从事民族工作,熟悉民族地区的社会情况,尤其对凉山彝族,酉阳、秀山土家族地区的许多问题,有深切的感受。如研究凉山彝族的两篇文章《当前四)11彝族地区家支问题态势述略》和《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家支制度初探》,谈论了他对彝族家支问题的看法,指出了彝族家支问题的危害性。这是需要理论勇气的。我们知道,凉山彝族走向现代化面临的现实社会问题中,家支问题是令人头痛、较难妥善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例勾勒了四川凉山彝族漆器生产现况和凉山彝族传统漆艺的变化及社会文化原因。认为凉山彝族的传统漆艺风格独特,在我国少数民族的漆艺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然而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传统漆艺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在漆器大众化的生产趋势和精品的减少,导致一些优秀的传统工艺正面临消失的危险,需要加强研究和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中的地方性知识蕴含着有效利用和保护其所处自然生境的生态智慧和生存技能,在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中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川、滇大小凉山是地质和气象灾害的易发区,凉山彝族人民通过对所处生境的自然物象及气候变化长期观测,总结形成了丰富的减防灾地方性知识,尔比即是其中之一;尔比反映了凉山彝族传统文化对于生存环境的历史体察,对于气候变化和灾害发生的经验认知,承载着凉山彝族文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宇宙观和价值观;灵活、恰当地运用和推广尔比,将对提升社区减防灾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山彝族银饰艺术,是凉山彝族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劳动与生活实践中,探索、总结、创造出的自成一体的工艺精谌、造型独特、华美典雅,用于装点美化生活的佩饰、生活器具与宗教法具等实用物的统称;这些古老精美的银饰涵盖了彝族人的宗教信仰、哲学思想、本土知识、民间智慧、神话传说、万物起源、历史事件和族群记忆等各方面知识;它既是凉山彝族民族工艺的精髓,也是造型艺术的源头,更是彝族先民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服饰是彝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俗生活等传统观念完整的和深层积淀的一种文化符号,是凉山历史变迁的缩影,它被许多历史学、文学、经济学和美学专家称为社会艺术的"活化石",并以其古朴、独特、庄重、适用的款式,美丽而和谐的颜色,以及来源于大自然的图案叙述着彝族民间许多古老的传说故事.  相似文献   

17.
徐铭 《民族学刊》2015,6(3):38-42,105-107
本文利用凉山彝族的民族学资料和格言,检讨传统社会家支间冤家战争的历史证据,并讨论彝族人的荣誉文化价值观的普及情形。凉山彝族在传统社会没有政权机构,因此世代血仇极其普遍。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期,冤家战争率急剧下降,甚至消失,这与当时强大稳定的人民政权的建立有关联,更重要的是两种文化交流的结果。人民政府经过艰难的历程,指导着彝族人如何看待捍卫荣誉的一套信念、态度和见解:帮助改变个人层次上的荣誉文化模式,首先是改变个人如何看待粗犷的荣誉观与暴力自卫的想法。这一着力点,使彝族人的荣誉价值观不再强调以暴力自卫,逐渐趋于精神化、道德化,冤家战争也因之消失。由此可见文化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相似文献   

18.
视窗     
《中国民族》2014,(12):4-7
贵州威宁 课间操跳铃铛舞 彝族文化进校园 11月6日,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板底小学,学生们正在课间操上跳彝族铃铛舞。2011年以来,该校将当地彝族铃铛舞列入学生"大课间操"中,让全校7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在跳舞的同时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让彝族传统文化得以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  相似文献   

19.
巍巍大凉山,绵绵故乡情。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的故乡。我爱那里的一草一木,时时眷恋着那里的山山水水,我更热爱家乡300多万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借此《民族团结》杂志为凉山州出版增刊专号的机会,我谨向家乡父老、兄弟姐妹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民自古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彝族,是中华民族骄傲的一员。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彝族先民就创造了令人惊叹的  相似文献   

20.
江凌  李辉 《中国民族》2014,(8):60-61
彝族的虎头瓢和葫芦祖灵,是彝族民俗生活中的重要物象,在祭祀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上世纪80年代,彝族学者刘尧汉基于对虎头瓢和葫芦祖灵的研究,提出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联结中国各族的龙虎文化纽带源于远古女娲、伏羲的合体葫芦"的重要结论,在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本文将从易学的视野,解读虎头瓢和葫芦祖灵在彝族祭祀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内在原理,并进而说明彝族文化与中华易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