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荣誉观是关于光荣与耻辱本质及价值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看法。荣誉观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誉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大学生对待荣誉的态度,不仅决定着自身命运,决定中华民族的形象,决定我国文化的软实力,甚至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而且将直接影响未来社会主导荣誉观的价值取向。强化思想教育、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自觉从党、国家和大学生发展的战略高度搞好社会主义荣誉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原本被视为文化象征的缠足习俗,在近代逐渐变成了野蛮的国耻.这一重大观念转变与20世纪初大坂、圣路易博览会列妇女缠足为野蛮之俗的刺激密切相关.在此之前,已有部分与西人接触较多者以缠足为耻,但更多是个人观感.在博览会事件的刺激下,这一观感逐渐上升到国体和文明的高度,并使耻辱情绪发展成为集体舆论,确立了缠足野蛮的观念.进入民国以后,“博览会耻辱”仍是个挥之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3.
个人破产在当代英国是常见的经济现象,人们也会坦然处之。这种个人破产观念在英国主要形成于近代。在早期社会,破产被视为一种犯罪行为,破产者是违法犯罪的人,人们在伦理道德上视破产为一种耻辱。18世纪破产有罪观开始淡化。随着英国经济社会转型以及福音主义运动的兴起,破产无罪观正式形成,人们逐渐不再把破产视为一种罪行,逐渐接受它是正常商业失败后的结果,破产法不再以防止破产欺诈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耻辱刑在古代各国都存在过,后来被认为是不人道、不文明的刑罚而被废除,近来,又在有的地方重现。耻辱刑是诉诸人内心的一种刑罚,因而这种刑罚的主观色彩十分强烈,对这种刑罚反应的个体差异很大。同样的耻辱刑,对不同的人来说,可能意味着轻罪重罚或重罪轻罚。因而,耻辱刑是一种不科学的刑罚类型,对于现代法制文明社会来说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耻辱刑与肉刑、死刑、附加刑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刑罚体系。耻辱刑的具体表现形式可能是一种主刑、也有可能是一种附加刑 ;有可能是一种独立的刑种 ,也有可能就是肉刑、死刑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在库切小说《耻》中,叙事者的卢里所经历的种种耻辱构成了小说的主题。“耻辱”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随着卢里身上中心主义的一一消解逐渐建构起来的一个动态的过程。《耻》在叙事表达层面,运用“中心消解”式的叙述策略,主人公每一个中心主义情结消解的过程也是他新的耻辱形成的过程,这些看似独立又环环相扣的“耻”构成了小说的全部内涵。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荣辱观刘桂兰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看法,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生观道德观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荣誉是人的道德行为受到社会上人的们褒奖,在内心深处产生光荣自豪的情感;.耻辱是人的行为受到社会的谴责和...  相似文献   

8.
观点     
《人力资本》2008,(10):9-9
没有时间读书是很耻辱的事情 ——新东方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两年后,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在各种场合经常重复自语,“我后悔上市,我现在依然后悔上市”。“我现在读书越来越少,这个是很明显的,我现在一个礼拜读一本书有的时候都读不完”。“没有这些时间是一个很耻辱的事情,我将变得很痛苦”。  相似文献   

9.
作者库切以作品《耻》分析和讨论了南非白人种族在后殖民和后隔离时代的南非社会中所遭受的人性耻辱。他们像狗一样毫无尊严地生活在南非这片土地上。尊严的丧失是人性耻辱最鲜明的体现。男主人公职业生涯的堕落和女主人公的被辱和委曲求全是本论文主要讨论的两个方面。南非的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是造成主人公尊严丧失的深刻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10.
荣辱观以良心对荣誉、耻辱的体验,促使个体道德构建发生机制过程,成为道德认知价值构成、道德行为情感体验、道德性格社会认同的基础;以牵引荣誉的张力和排斥耻辱的驱力合成个体道德构建的动力;以高标要求和底线原则成为个体道德构建的鲜明标杆。  相似文献   

11.
哈佛大学国际发展中心主任、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美国目前的外援少得可笑,这是美国的耻辱。  相似文献   

12.
趋荣避辱是人类的共性,培养和激发人们正确的荣誉感和耻辱心就能有效地调节人们的行为并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荣誉与耻辱都包含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社会对个人道德行为的评价和个人对于社会评价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只有当个体感受与社会评价相一致时,荣誉和耻辱作为社会道德调控的重要形式才能有效地调节人们的行为并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以荣为耻,以耻为荣。道德回报制度化是协调社会评价和个体感受相一致的最佳途径,它能使守法有德者不仅以荣誉为荣还能因此得福,使违法无德之人感到羞耻并遭受应有的惩罚,它能使荣者真荣,耻者真耻,从而使人们自觉地弃恶扬善,趋荣避辱。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代的刘震云从"新写实"主义走向了"新历史"主义,其语言风格叙述特色也迥异于前期创作,从冷静客观的描述到尖刻的嘲讽与戏谑,带有某种先锋与试验倾向。这种转向源于他的"历史循环观"或称"原点历史观",源于其对民族因袭的集体无意识的洞察。耻辱成为主题,对于历史的仔细打量成为他与文学相连的一种方式。戏谑与反讽在这里成为一种带泪的怆痛,其所呈现的沧桑感和历史感亦空前浓烈。但如果将这种反讽与戏谑发展到极端的地步,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4.
世界啊,纵使你千百次地用耻辱将我摁倒,我也将千百次勇敢而坚强地站着,守住我生命之尊,用我高贵的头颅与热血浇灭你耻辱的火焰!——题记依稀可见,滚滚汨罗江边的楚大夫,迎风而立,满脸清泪,他恨,恨国家之危;他耻,耻权势之腐。他不能忍受权贵玷污自己高贵的灵魂。于是,这个背负着  相似文献   

15.
论荣辱观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与耻辱所持的根本观点和态度。荣辱观具有时代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的特征。从社会层面看,荣辱观是社会风气形成的伦理底线;从个体层面看,荣辱观是个体德性修养的道德基石。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公民在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对荣誉、耻辱的根本观念和总体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荣辱范围内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坚持"八荣八耻"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厦门市民吴素真本是一个正常人,因在住院期间和医务人员发生磨擦,被强行送至精神病医院治疗。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患者,出院后她历经五年多奔波打官司。才得以洗刷掉强加在她身上的耻辱……  相似文献   

18.
<正> (一) 这样一来,密苏里州就声名狼藉了! 这样大的一个州的几个后生参加到使用私刑者的行列,而耻辱与骂名便落在我们的头上。少数几个后生的所作所为给了我们耻辱和骂名的标志。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是使用私刑者,而且将永远被认为是这种人,因为人们是不会多加思索的,思索不是他们的习惯,人们惯于从个别行为中作出一般性的结论。人们不会说:“八十年来,这些密苏里州人为给他们自己提高可敬可爱的声誉而忙忙碌碌。况且,百十来个在偏僻地区使用私刑者并非真正的密苏里州人,他们是些败类云云。”然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一事实,而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的失贬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作为鸦片战争的直接组织领导者,道光皇帝对战争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狂妄自大、对敌颟顸无知和严重的民族偏见,是导致鸦片战争期间道光帝一系列决策失误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20.
谈心灵美     
爱美,讲究美,是人之常情。但从十年浩劫以来,有些人,尤其有些青年人,却美丑不分,香臭不分,高尚与卑劣不分,光荣与耻辱不分。甚至还颠倒过来,把低级趣味,庸俗东西当作美,把本来是耻辱事情当作光荣炫耀。具有高度精神文明和审美传统的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实在不应该出现这种现象。恢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发扬共产主义精神,讲究文明,讲究美,培养人们高尚的审美情操,是件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事情。人们美的感觉,美的趣味,美的追求,只有和正确的美学观点、美的判断联系着,才能生活在真正美的境界中。长的漂亮,衣着讲究,发式新颖,假如这既符合朴实美,大方美、健康美;又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