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本文从机构投资者的角度出发论述其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影响,系统全面地对比分析了古典———经理主导———机构股东主导的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资本市场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成熟经验并结合中国的现状和国情,阐述了通过发展中国机构投资者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理念。  相似文献   

2.
论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角色的定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在研究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发展时,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机构投资者所持有公司股份的不断上升,他们开始积极参与公司治理.但是,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所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以及风险偏好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他们在公司治理活动中的表现也将截然不同.正是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进行数理模型的一般分析,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是否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条件机构投资者持有公司的股权比例、监督成本、风险偏好.结论表明,上述三个因素的变动影响着机构投资者是否进行监督及其监督的临界值.本文对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进行了适用性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发展,机构投资者开始作为资本市场的主导力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对投资者行为的研究热潮亦开始逐渐影响我国的公司治理理念,我国在2001年提出了"超常规发展机构投资者"的观念,这促使对机构投资者的研究成为一公司治理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在当前中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对我国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探讨研究,能够更好的认识到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面临的障碍,进而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公司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机构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经营运作,介入公司治理,使其对公司治理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机构投资者类型毫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途径、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以及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方面,综合了国外学者关于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理论与实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商业银行和资本市场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西方财务理论对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研究来说明日美公司治理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并提出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举措之一重构现代金融体系,激励国有商业银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培育机构投资者、修改与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促使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2007年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我国公司治理机制方面,在其实质上与形式上都产生了较有影响力的变化:一股独大的现象得到了改善,同股同权真正落实在每一个股东手上;同时资本市场也有了显著变化,以基金为主的形形色色的机构投资者粉墨登场,大量的闲散资金注入机构投资者。本文关注在后股权分置时代,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上实力与能力兼具的股东,能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从而改善公司绩效。通过建立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回归分析模型,来进行实证研究,为公司治理决策层和资本市场监管层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机构投资者作为一股新生的力量渗入到上市公司的治理中,并对上市公司的绩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国内外文献回顾,探讨国内外学者在机构投资者持股介入上市公司的治理之中并对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方面的具体研究,并为我国日益发展壮大的机构投资者队伍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司治理与资本结构相互作用,机构投资者作为股东与管理者存在利益冲突,在资本结构方面也有所表现。本文主要分析机构投资者与管理者利益冲突的原因及其在资本结构中的表现,并提出了解决策略,最后本文对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选择得出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9.
机构投资者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形成防范风险的内在机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几年我国机构投资者逐渐增加,对于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关注也逐渐增加。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并对于如何促使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公司治理的机制与绩效——案例分析与制度反思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本文借助案例分析的方法或是“讲故事”的形式 ,通过解剖两个上市公司治理的真实故事来透视故事背后的公司治理“玄机”。两个行业相近、股权结构相似且都发生过股权转让的中外合资上市公司上演的却是两出反差极大的“悲喜剧” ,背后的原因和问题错综复杂而又值得深思。本文重点就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董事会 (特别是独立董事 )与监事会的制度安排、机构投资者对公司治理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研究发现 ,从健全公司治理和完善资本市场的长远考虑 ,适度集中的股权结构与大股东相对控制型公司治理机制应该可以作为我国公司治理改革的优选方向;应该逐渐采取以独立董事和董事会的审计委员会为主的监督制衡模式 ,摒弃低效的监事会制度;机构投资者执行以公司治理为导向的投资策略已经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究竟扮演的是有效监督者,还是旁观者,抑或合谋者的角色理论界对此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选择高管更替这一研究视角,以2004-2008年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高管非自愿变更以及继任选择决策的影响,以此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结果显示,机构持股比例越高,公司高管因绩差被撤职的可能性越小,而且即使高管被更换后,公司也更倾向于从内部聘任继任者。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高管被撤换后公司业绩显著提高。其中,从外部聘任继任者的公司业绩有明显改善,而从内部选聘继任者的公司经营业绩没有转机。以上结果说明在高管更替事件上,机构投资者扮演的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合谋者的角色。分组样本的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合谋者角色仅限于在总经理更替决策上具有显著的影响力,而对董事长的更替作用有限。而且,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高,机构投资者的作用越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扮演有效监督者还是利益攫取者角色视其持股情况而定.本文基于一个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刻画了与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选择行为相对应的持股比例,为健全我国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决策的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善民  王彩萍 《管理学报》2009,6(4):458-463
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数学模型研究了机构投资者参与治理决策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影响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践,探讨了模型的应用价值,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4-2007年盈余预告披露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治理作用。结果发现:(1)随着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管理层采取的盈余预告精确性提高(更具体的形式和更小的误差),及时性也增强;(2)银行、财务公司类机构、一般基金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相对较强,而养老、保险类机构对管理层盈余预告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则相对较弱;(3)处于不同持股规模时,管理层盈余预告的精确性、及时性均随着机构投资者整体持股比例增大而提高。但是,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高易导致了管理层盈余预告的乐观态度倾向;(4)股权分置改革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盈余预告披露选择的积极治理作用比股权分置改革前有所增强。建议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规模和专业素质以优化投资者结构,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empirically investigates whether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performance (CSP) affects information asymmetry (IA) for European firms listed in the STOXX Europe 600 from 2002 to 2013. We fin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f CSP on IA. By exploiting institu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uropean countries, we determine that the negative effect of CSP on IA is more pronounced in liberal market economies compared to coordinated market economies, thus pointing to a substitutive effect of CSP and economic coordination. Further, the impact is greater in countries with stricter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In such countries, there is generally a greater appetite for company-specific information. However, disclosure requirements fulfil this need only partially because they concentrate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dimension of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Hence, information on the social pillar especially matters to investors in a complementary manner and drives the overall effect. Our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the positive capital market effects of CSP by showing the proposed effect in European capital markets and 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its strength.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严重分离会影响其公司价值,进而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本文以2004-2007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上市公司两权分离状况对机构投资者总体和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最终控制人所有权比例越高,两权分离度越小时,机构投资者(主要是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而且两权分离度指标对机构投资者持股决策的影响在最终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总体上能够做到自我利益保护,在投资者保护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在各个类型机构投资者中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部分可观测的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对2001年至2009年中国1729家上市公司进行回归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降低了公司违规行为倾向,同时增加了公司违规行为被稽查的可能性。该结论在控制了机构投资者变量内生性的因素后仍旧稳健。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公司经营违规,机构投资者对信息披露违规倾向的影响更强。另外,相比证券机构投资者,养老保险基金、社保基金、企业年金持股的公司中违规公司比例更低。除此以外,机构投资者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与检举作用并不受其它公司治理变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在预防与打击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为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提供了治理和防范企业违规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制度环境、公司治理与股价信息含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价信息含量决定因素研究是目前资本市场领域的实证研究热点,以2000年~2005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非平衡面板教据模型的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制度环境与公司治理因素对股价信息含量的影响,制度环境因素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和双重上市两个方面,公司治理因素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治理会议、管理层激励和审计质量5个方面.实证结果表明,在制度环境较好的省市,股价信息含量较高,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呈倒U型关系,双重上市、股权制衡度、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规模、股东与董事会年度会议次数和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股价信息含量显著负相关,两职合一和审计质量对股价信息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实证结果时于如何提高证券市场股价信息含量和资源配置效率有较大的政策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