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迭频繁,社会的动荡却并没有阻碍文献学及图书馆学的发展。相反文史学的昌明、玄学的抬头和寺观文化的兴起反而促进了其发展。在魏晋之前,文献学尚处于朦胧状态,图书馆学思想也未曾成熟。官府藏书处在文史不分的状态,官府图书馆机制还未形成。但随着魏晋南北朝以来的成立和独立,官府藏书逐渐从政治文化中剥离出来,成为专门机构,由专门人才进行管理,官府藏书的自觉性开始出现,藏书机制日益健全。  相似文献   

2.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十分盛行,除了大谈鬼怪、妖狐之外,蛇这一类意象在志怪中也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一是与中国自古就有是图腾崇拜紧密相关,中华民族对龙崇拜,而蛇就是它的前身,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出现的大多数蛇意象受此影响;二是与外来佛教的果报观念"色空"思想有关,二者造就了志怪小说中独特的蛇文化.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历代都进行了法律法典的编纂,而在这些法律法典中,比较有影响的有魏时的《魏律》,北朝时的《齐律》,而后来的“十恶”最早也就出现在《齐律》中,当时称为“重罪十条”。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逐渐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时代。东晋以来,系统的绘画理论体系著作接连问世。最重要的是谢赫《画品》中所提出的"六法论"。而六法论在唐宋、明清时期,对于人物、山水、花鸟来说含义是各不相同的。  相似文献   

5.
冯珺 《职业》2013,(35):152-153
本文基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背景,对当时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了研究阐述,对今天我们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产生是在民族分裂、政治动乱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不得志的文人骚客转而用对山水自然的青睐来逃避现实中的不得志。于是在文学、艺术上有着卓越成就。其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文人园林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的阐述,其中包括道家思想在魏晋时期融合与发展的魏晋玄学的探讨,以及通过对老子思想精髓的探讨,从而找寻中国传统文化对明清时期江南私家园林造园的影响以及最后本文着重撰写江南私家园林中呈现的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丧事最为俭薄的时代.但风水术和族葬之风大行于世,成为这一时期丧葬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中通过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志异小说产生的原因以及当时人把志异小说当作真实事件记载的现象,从侧面揭示出,当时情境下,文学与史学展现出共存和融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山东琅邪王氏是古代临沂名门望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秦朝,王元为“避秦乱”而逃到了琅邪郡,到魏晋时期琅邪王氏郡望形成。自王吉至王崇,祖孙三代禄位弥重,且道德学问一脉相承,为琅邪王氏家族以后的贵显奠定了基础。魏晋时期,琅邪王氏的士族门阀地位确立。到王导时,“王与马,共天下”,琅邪王氏家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都发展到了巅峰。唐朝后期,琅邪王氏已经走到了尽头,经过唐末和五代十国的大动荡之后,到宋初时,琅邪王氏与其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名门望族一样,彻底丧失了原有的门第和地位,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0.
《荆楚岁时记》是中国民俗学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民俗志著作,它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系统地记载了该时期荆楚地区的岁时节庆,是研究该时期该地区岁时节日的重要资料。本文以端午节为例,对其节俗形态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1.
景泰蓝是首都北京特有的美术工艺品,从名称上看,很容易使人以为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和发明,产生于明代的景泰年间。实际上,景泰蓝渊源于阿拉伯,也并非明代景泰年间才传入我国。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月氏人和波斯人即善于制造陶器,他们已经发明釉彩,能  相似文献   

12.
檄文是我国古代一种实用性的军事文书。其源颇早,大致起源于先秦,形成于汉代,繁荣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逐渐衰落并最终走向灭亡。它的发展过程受到了社会时代因素和文学自身因素的共同影响,从纯功利性质的军事文告到文学性的审美对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历史上,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到变态这个级别的,唯有魏晋南北朝。在魏晋南北朝,男女之间相亲时不问车子、房子、工作和户口,只问姓氏和郡望。你是琅琊王氏吗?你是陈郡谢氏吗?你是高平郗氏吗?男方答:我不是,但咱很牛,车子是加长林肯,房子是北京二环的四合院,从哈佛大学毕业,有上市公司,别人都说我长得像张嘉译,我还上过《非诚勿扰》,24个美女都给我亮灯……  相似文献   

14.
《职业》2014,(25):6-6
他是中国哲学界响当当的人物,其《郭象与魏晋玄学》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是哲学研究者的必读著作。他从大量的史料里梳理、建构出中国哲学体系,推动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他一生努力,不曾停歇。他,就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一位中华文化复兴之梦的“逐梦人”。  相似文献   

15.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这么一个战乱动荡的历史年代后,在中国很快传播开来,并被封建统治阶级重视及利用。佛教文化对民间美术艺术形态的影响结果属于封建社会时期的一个特征。但是它对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影响却是不容我们小觑的。  相似文献   

16.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著名的"笔记小说",也是我国最早一部文言志人的小说集,由刘义庆等文人所编写的,《世说新语》的叙事是多体性的,有小品性、语录、戏剧性等,并且还具有诗性,其中有许多生动的片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是同源而异流,本文通过梳理魏晋南北朝到五代这一时段书法和绘画的发展态势、笔法实践,着重分析了书法用笔对绘画的影响、书画笔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上看,中国有着悠久的慈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地官司徒及其属宫,掌管教化百姓、辅助礼治等,其中就涉及与民众生计相关的社会福祉和社会保障问题。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时期,寺院借助雄厚的经济实力,鼓励僧人参与救灾济贫、施药治病、保护生态、关心行旅等慈善公益活动,在客观上推动了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江有汜 《现代妇女》2009,(12):64-65
佛教走入中国的历史,似乎可以用一个“凿”字形容,从魏晋南北朝开始,自印度、中亚东渐的佛教进入甘肃境内,从河西走廊到黄河两岸,从渭河流域到陇东,佛教徒们在绵延数千里的甘肃各地,开凿了数以百计的石窟,  相似文献   

20.
风角术数是古代占候之一种,起源极早。而古代风角术数文献发源于汉代.于汉末魏晋南北朝时爆炸性增长,至唐以后又急剧萎缩.最终则趋于消亡。这一方面是由于思想史理性化进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此类文献自身的整合。关于风角术数的技术知识被整编到了一些类书中,类书之外的专书则因此很快散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