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在剖析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借助综合性高校优势,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适应能力;加强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教育及加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创业能力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方向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重技术和身体素质练习、轻科学健身能力培养的问题。从教学内容到课程置以及成绩的评定,对体育教育进行全面改革,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切实将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影响学生术科技术技能水平提高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认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体育考生专业基础水平下降,术科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滞后、场馆器材的有限与学生人数急增的矛盾日显凸出以及社会活动增多等因素所造成的,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21世纪我国学校体育将面临重大改革,新课标新课改的实施等都将引发学校体育的深化改革.通过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现状的研究,目前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教学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校体育应强化健康教育的改革,以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优化农村体育师资加快体育新课标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肇庆、云浮两市农村学校体育师资、教学现状和课程改革情况的调查统计,分析了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对实施体育新课标在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实际困难,提出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体育新课标实施的一些理念与举措.同时指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努力为体育课程改革培养新型体育师资.  相似文献   

6.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对培养学生,特别是对高校女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关键性的作用。目前高校体育教育必须以终身体育为宗旨,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体育实践技能教学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革,真正落实好高校女生"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7.
新的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体育教师主渠道的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应当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适应新课标的体育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试论高校体育与体育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教育现认为,学校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而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应是实施终身体育的基础。高校体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发育和体质增强,而且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主要包括运动技能的自学能力,体育项目的自我校练能力,锻练效果的自我评价能力,运动赛的编排组织和裁判工作能力。据此,高校需要更新体育观念,加强课程建设和体育理论课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进而实施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西四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任课教师、学生及5所具有代表性的中学体育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以此对广西现行体育高考术科考试取消专项技术及专项素质考试后,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入校后专项技能水平及入校后对专项技能学习接受能力水平状况进行研究,进而为广西现行体育高考术科考试项目设置进行评价,为广西体育高考术科考试改革以及今后设置更完善的考试项目与提供科学的理论及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公共课是大学生获取运动知识,培养自身运动能力的重要课程.采取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4所综合类高校的体育公共课开展情况及个人需求进行调查,发现体育公共课实施中存在学校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等问题,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对此,各高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转变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完善场地设施,提升体育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修订培养目标、拓宽培养途径、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研讨,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顺应我国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步伐,分析"轻体育"内涵及健身特点的基础上,对高校开展"轻体育"教育的必要性、基本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探讨有效地培养学生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使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顺利接轨,更好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的新途径.以期对"轻体育"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试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体育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应从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身体锻炼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形成的阶段,也是体育能力掌握和提高的最好时期。因此,无论从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还是对学生进行体育观念的教育而言,大学体育教学都应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重点,以适应现代素质的教育、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将来生活的需要。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应该是所有高等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小学、中学体育课程要求出发探讨了高等师范体育卫生教育专业的必要性并提出创办新型的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不仅可以弥补过去体育教师卫生知识的缺乏和不足,而且能克服长期以来轻理论、重术科的现象,从而培养出既能胜任体育教学,又能胜任中、小学开设的健康教育课以及生理卫生等课程的复合型体育卫生教师。通过近年来的办学实践,我们认为高等师范创办体育卫生教育专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针对地方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课程和知识结构的不合理以及培养模式单一化等问题,结合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提出了优化课程体系,构建融师范性、学科性、应用性和职业性为一体的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并进,师范教育与专业技能相融,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体的教学改革思路;探索全面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的改革路径,为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状况的调查分析,寻找出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即重理论技术轻能力,重课堂教学轻学生实践,并提出科学的改革建议,旨在为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福建省高校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教育规划是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全面二胎政策是学前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动力,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就业对口多样化的重要途径;省内各区域幼儿园数量、入园幼儿人数、专任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亟需学前体育教师人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拥有丰厚的教学优势,有利学前体育教师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教育不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只突出课本知识的掌握。为化解现实困境,一些高校尝试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引入拓展训练。这一做法顺应社会的发展要求,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还能弥补传统文化教育的不足。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我国开展拓展训练的10所高校进行调查,从中发现,我国高校在训练场地、器械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但是,拓展训练在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时尚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实际效果不理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宣传力度不够、项目缺乏创新性等。针对这些问题,一要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观念,增强重视程度;二要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课程,实现课程的创新和突破;三要增强师资力量;四要加强对拓展训练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坚持素质教育的思想,要坚持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目标,要坚持学校体育的活动性质,要坚持改革与发展并举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提出了以人为本、淡竞技、重健身,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目标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使高校体育教学尽快适应培养新世纪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体育课”被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高校体育教学的理念和内容也必须进行改进。高校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自觉进行身体锻炼,为终身体育服务,保证身心健康。高校要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课程的操作者——体育教师不仅要遵循“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而且还应该紧紧围绕大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对体育的需求,大胆改革教学环节,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与健康知识,让学生“乐学、愿学、爱学”,并学有所用,使“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学生终身受用受益的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