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以南京城市正在兴起的大规模地下工程为例,从地质介质(岩、土、水)环境和市政环境对施工方案、设计参数的制约作用,地下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地下工程施工对岩土环境设定目标的控制等三个方面综合论述了城市地下工程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当今国内外地下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及发展需求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工程信息平台的基本架构,简述了各分层结构的功能,并对地下工程设计作业分系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并借鉴RICS、PAQS对于工料测量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标准要求;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体系研究思路,进而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标准、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了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主要课程体系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阐述了现阶段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所需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大学所培养的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之间的矛盾日渐凸显。为明确大学培养的日语专业人才与企业所需人才的差距,文章以录用过高校日语专业人才的日资企业及中日合资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考察了企业对日语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现状,总结了企业所需的日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并找出目前日语专业人才在工作岗位中经常出现的能力问题,为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目前高校一个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设计,讨论了本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的基本思路,叙述了人才培养计划设计的基本内容及特点,并对专业人才培养其他方面的问题作了概括性说明.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及人才培养的现状,描述了当前国内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异。为了解决这些矛盾,文中以重庆大学为试点对教学进行改革,并提出了完善培养方案、壮大师资队伍、转变教学方式等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社会市场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动态失衡现象,在对社会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动态平衡的因果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社会市场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动态平衡模型,该模型对基于社会市场需求的体育专业人才供需宏观调控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取代传统的《专业教学计划》已成为高等学校的通行做法。而我国现有的教学管理指导性文件,尚未见到关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明显地滞后于教育实践,有必要形成一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式,以指导有关高等院校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工作。本文从范式的基本概念入手,以内蒙古工业大学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从修订原则、行为模式等方面作了分析讨论,形成了一种新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式,对地方多科性大学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及传统的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缺陷 ,介绍了目前我国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形式 ,提出了焦作工学院矿物加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设置的构想与实施  相似文献   

11.
论信用概念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用的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最先出现的是信用的伦理含义,其次出现的是信用的经济含义,最后出现的是信用的法学含义。现代社会的信用概念是历史上诸种含义的统一。"信用"一语与"信誉"、"信任"的含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无罪推定原则之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罪推定原则被普遍赋予的含义是将判决之前的被指控人设定为无罪之人,此为保护性的暂时的实体设定,不存在反驳问题。贝卡利亚首倡的并非无罪推定原则,只是对有罪推定的否定。作为证明责任规范的无罪推定不是无罪推定原则的普遍含义。不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部分地源于无罪推定原则的要求。中国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之义既非无罪推定,亦非禁止有罪推定,只是禁止在判决之前对被指控人的犯罪作肯定判断。在法治原则下无罪推定不是必须的法律技术设计。  相似文献   

13.
形式是客观性的,美因形式而产生,形式或其元素可用数理手段进行原质性描述,将该描述与美感属性和美感度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关联,便形成"数理编码"。其中美感属性和美感度在编码中以感性语为基本符码,使所编的码能够在审美活动中与受众的表述词相匹配、关联等实现链接,再经过相应的程序分析后进行表征。其目的是使表征的结果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特征。该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支持美感性设计领域的人工智能开发。  相似文献   

14.
伦理就是社会角色配置之道,人们把对社会角色配置之道的认识与体悟现实化就成为"道德"。道德的本质就是伦理的现实化,现实化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化为社会道德规范,二是现实化为个人道德品质,三是现实化为具体道德实践。伦理总是对一定时空范围的社会共同体而言的伦理,我们把特定伦理适用的时空范围称为伦理时空。伦理关系的本质就是自我主体(self-sujects)与他者主体(other-subjects)之间的价值关系。哲学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当是"伦理理想与道德现实的关系"。正义是具体条件下最能够实现共同体价值最大化的价值。道德正义有四种涵义,一是指道德规范的正义性;二是指作为美德的正义感;三是指道德实践领域的正义,即道德行为主体的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之间的均衡;四是可以作为一切道德规范的总原则的规范。我们将对金规则的解释合起来就是:"以人为人、助人成人;人道人宜、非人非宜。所宜所欲,不宜不欲。"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语境的产出中,双元音位于音节尾时较其位于音节首和音节中时产出要好;8个双元音产出正确率总体上不高,只有48%,在单项双元音产出上,正确率最高的是/■Ι/(60%),正确率最低的是/e/(42%);受试双元音产出的声学特征是时长不够,两个音素没有轻重,两者之间的滑动不明显;男女受试在双元音产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价值选择的实质是对人的本质之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人与动物不同,人有自己的价值及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问题。价值本质上是一个目的性问题和超越性问题。价值追求的最高目标是人自己,是人自身本质的实现,也就是要使人成为“人”。因而价值追求本质上是人对人的本质的追求,“价值之谜”实际上是“人之谜”。价值选择的奥秘,还在于人对人的本质的追求和选择。对人的本质的追求、选择、创造和实现,是人的价值的追求和选择的终极关怀和最高目标。社会转型中的价值选择实质是社会价值的选择。社会价值选择要从社会主体、人类主体的目的需求出发。从人的“类生活”、“类特性”和“类本质”出发来考虑问题,应当通过社会价值的选择和追求,去升华和提升个人的价值追求境界和价值选择层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韦伯和哈贝马斯的合理化理论的考察,得出社会学合理性分析框架的四个方面:经验普遍准则之确立的主题、主客体关系假设的预设、伦理和认知以及内在与外在的研究方向。这四个方面是二人研究合理性共同遵守的框架,但在具体的内容上二者又表现不同。韦伯的合理性是借助于“天职观”和预定论确立经验普遍准则,哈贝马斯的合理性是在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解构的条件下重建经验世界的普遍准则。韦伯的合理性之预设是人神对立、主客对立,哈贝马斯的合理性之预设是交互主体。在伦理和认知两个方向上,韦伯的合理性的区分是模糊的;而哈贝马斯则明确地对二者进行了区分。在内在与外在两个向度上,韦伯合理性是单线的联系和相互转化的观点;哈贝马斯则是整体性联系和全面的贯彻。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题名中的“儒林”和“史”字都透露出它与史传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儒林外史》的艺术构思在人物出场的线索设置、人物退场方式以及主旨确立等方面受到《汉书·儒林传》的诸多启发。《儒林外史》虽日“外史”,却是依托“正史”进行艺术构思,从而探索出了一条汲取历史营养进行小说创作的新路。  相似文献   

19.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它的本质在于利用合同进行诈骗,诈骗是在非法占有目的支配下的欺诈,非法占有不等于不法所有。合同的效力、欺诈行为和非法占有目的在合同诈骗罪的认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关键在于非法占有目的。在合同有效的情况下,行为人收受对方财物之后才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实施了欺诈行为的,可能产生违约责任或者构成侵占罪,但在对方给付财物之前,即产生非法占有目的并实施了欺诈行为的,则可能构成诈骗犯罪。同理,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构成侵占罪或者诈骗犯罪。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的区别在于有无非法占有目的,合同诈骗罪与一般诈骗行为的区别在于骗取财物是否数额较大,合同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存在一定的法条竞合关系,合同诈骗罪与侵占罪的区别在于非法占有目的产生于占有他人财物之前还是之后。  相似文献   

20.
权利滥用概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止权利滥用在现代民法乃至整个法律制度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权利滥用是指权利的行使超出了社会所能允许的范围。权利滥用应予禁止。在权利界限范围内的权利行使也可能构成权利滥用。权利滥用与权利冲突的表现不同,它是权利与利益的冲突。侵权行为和权利滥用是个交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