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盖斯凯尔夫人笔下的女性有别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作品中的传统女性形象,她们通常都是被当时社会所故意忽视的大众女性。一方面,她们表现出自食其力的可贵品质,有别于家庭天使的童话;另一方面又局限于父权制社会的种种框架,无法真正地保护自我,实现自我。盖氏借助这些形象个体为我们展现出19世纪工业社会女性的生存境遇。  相似文献   

2.
明清弹词中的女性易装现象非常普遍,在女性作者笔下尤其如此。不管这些易装女性才干如何,她们无一不具有奇特的婚恋经历。文章对《弹词叙录》所收弹词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认为女作家对弹词叙述特点的把握、婚恋题材契合女性的欣赏趣味及女性生存困境下的人生思考是造成女作家弹词中易装女性另类婚恋图景的三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弹词是主要兴盛于明清 ,流布于南方的一种说唱文学 ,其中以女性创作的弹词最具影响力。女性之所以钟情弹词创作 ,一方面是弹词这种艺术形式适合女性 ;另一方面 ,知识女性藉此可以传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因而在她们创作的弹词中 ,或塑造叛逆女性形象 ,或表现不幸女子的遭遇 ,凸显着鲜明的女性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4.
晚清前期(1840-1902)的女性弹词小说虽已呈衰落之势,但晚清女作家们在继承弹词小说叙事传统的同时,也于实际创作中自主地带上了求新求变的意识,这是对弹词小说文体本身所做的一种创新性的尝试和努力。本文从晚清前期的代表性作品入手,探析女性弹词小说在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真正的女性解放是基于女性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有利于女性自我实现的作为人和作为女人的一切权利。冰心通过塑造贤妻良母提升家庭角色的价值,扩展其社会功能,符合女性的现实需求;冰心从未将家庭角色作为女性的一切,而是为女性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可能。相较于新女性对家庭角色的弃绝和否定,看似保守改良的贤妻良母更具现代性和积极意义。她所涵盖的母爱,不仅实现了女性的解放和幸福,而且重铸了人与世界的建设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由长篇弹词《天雨花》的序言可以推断,作者陶贞怀是明末东林党人之女。作者在弹词创作中继承父志、代父立言,披露了明末宫廷“三大案”的真相,与此同时,她又以女性的视角,对专制家庭表示了反抗。这种特殊的创作情况使《天雨花》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女性文学的复杂面貌。  相似文献   

7.
从古代女作家小说写作的角度 ,梳理了从 17世纪到 2 0世纪初女作家创作弹词小说的巨大成就 ,采用性别研究的方法 ,揭示女性叙事独特的视角、主题和写作特点 ,得出女作家弹词建立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叙事传统 ,并对现代小说叙事产生一定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文学文体作为作品语言的存在体,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体裁归类问题,它更多的涵义是包括以“体”来表述作家的个性风格、流派或作品的时代风格特征等。弹词的“文体分化”是指代言体弹词在书场和书斋两个不同的生存领域里,从叙事体弹词中逐渐分化出来,成长为书场弹词主要的讲唱、创作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考察弹词体裁的变化,还包涵了对弹词作者的创作风格、作品叙事体制、演出市场、时代风尚等诸因素的综合考量。总之,清代弹词的文体分化趋势,是文体随着整体文化的成熟而不断向精致化的方向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身体被赋予更多的政治内涵。鲁迅作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先觉者,女性自然成为其启蒙对象。鲁迅小说通过对女性规训的身体、无欲的身体、失语的身体叙事和描写,呈现出一种“无人”、“无名”、“无我”的身体存在处境,控诉了专制传统社会对女性的身体禁制与精神戕害。鲁迅试图摸索出一条女性身体出走之路,使其摆脱家庭伦理和男权社会的“铁屋子”,重新获得女性的生存权利与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明清弹词在吴地广泛传唱,吸引了广大妇女听众,激发了吴地妇女参与弹词创作和演唱的热情。吴地妇女在对弹词文化艺术的追求中,显现出女性的文学天赋和艺术表演才华,萌发出女性的自强意识,产生了对封建礼教的离异倾向。弹词文化的繁荣对吴地妇女思想观念的裂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