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美国的民主》是法国学者托克维尔的主要代表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主要体现在政治社会学和社会学方法论上。典型的社会学问题如乡镇生活与民主制度、民主国家与市民社会、民主制度与市民个体的关系在本书中皆有精彩论述。托克维尔对社会学方法论的贡献也相当巨大,他所强调的访谈法和比较研究法在今天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仍然被广泛使用,因此,应当正视托克维尔在社会学领域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作为当代政治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前沿性概念和问题,它本身既有其独立于市民社会概念的理论规定性,又有其独特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发展逻辑,可以说它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学术独立性的政治哲学理论范式.这种理论范式试图建立一种超越自由主义民主和共和主义宪政民主的新的政治理论,这为解决当代西方社会政治实践中暴露出的矛盾与困境提出了一个新的规范性方向,从而为西方宪政民主理论和政治哲学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3.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差异政治理论对普遍主义的政治模式提出了质疑,强调差异性、多元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应受到平等尊重和承认权利.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其前提在于承认并解决多元文化社会的现实,通过公共协商解决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缺陷.然而,协商民主与差异政治两者表面的亲密关系却无法掩饰其实质性的分歧.二者背后隐含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内在悖论--是以无差别的个人主义抑或以有差别的社群主义为原则?该问题是协商民主理论领域内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兴起的新政治史研究,在视野和方法上对传统政治史形成了重要突破.其政治事件研究克服了传统政治史的事件主义倾向,注重从政治事件透视社会结构及其变迁;政治行为研究将关注点从精英人物转向社会民众,并吸收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政治制度研究可以从西方政治学的政治过程理论、新制度主义学派和政治社会学路径吸取养料:政治文化研究广泛借鉴了文化史的研究取向和社会科学的概念和理论.新政治史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政治史的种种弊端,在跨学科的基础上焕发了新的生机,但与此同时,也须对政治史的本色和边界保持一种理性自觉.  相似文献   

5.
政治社会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产物 ,是对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深化与发展。它拓展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丰富了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和社会学既有深厚的渊源关系 ,又在研究对象、学科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有着实质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解读政治现代化——一种文化社会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作为社会理论的一种广泛社会思潮,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其理论目标之一。就是探求不同文化背景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共同特征。本文以“政治文化”和“政治现代化”的概念为理论框架,运用文化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从政治文化和政治现代化的互动关系,阐述建构中国公民文化的理路。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一个复合、多层次的概念,其发展必然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在研究领域必须对全球化这一客观进程给我国政治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冲击加以正确评估和审视.对"政治全球化"语境下政治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该语境下民族认同、国家主权和民主政治的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行辩证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是“关心政治与社会结构、政治过程与社会过程中有关相互作用的问题”和“研究政治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学科。政治社会学的基本方法论认为抓住了政治与社会的关系,就意味着从政治的角度上把握住了社会的主要脉络,它的研究角度和目标与政治学是有区别的,是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综合体。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来的那样,政治的世界好似一  相似文献   

9.
寻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莹 《浙江社会科学》2005,10(6):103-107
20世纪后期,西方政治理论的重要发展就是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协商民主是公共协商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相关理由而赋予立法和决策合法性的一种治理形式.而与协商民主理论相比较而言,社会资本理论在政治学领域的扩展则强调信任、规范与网络等价值观.社会资本与协商民主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从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公民社会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以及公共利益、美德等价值观对于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而引入协商民主理论,倡导政策过程中的对话与协商,积极的公民参与意识与公共行政精神,则可以促进社会资本的形成和转化.以协商民主和社会资本理论考量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可以促进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由此也将促进我国社会资本的充分发育和协商民主的普遍形成.  相似文献   

10.
政治社会学:主题、取向与学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研究主题、研究取向和学科性质三个维度理解政治社会学的特征。政治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是政治与社会关系,对此人们具有高度的共识。另一方面,缘于“社会”与“政治”概念的复杂性,实际的研究议题又丰富多彩。“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和“相互作用论”是人们考察政治与社会关系的三种基本研究取向。在政治社会学学科性质的问题上,存在颇多的分歧,这反映了传统学科设置所面临的挑战以及争论背后所潜在的学术政治。  相似文献   

11.
形成于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关系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研究方向之一.其实质是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国际关系研究.然而,国际关系社会学却没能成为独立的社会学门类,很多国家仍将其归属于国际关系理论范畴.随着国际进程快速发展与科学知识不断激增,出现了世界政治社会学这一新的社会学方向,并有成为独立的社会学门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 政治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与政治之间、社会结构与政治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它以社会为基点,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着重于研究政治秩序的社会基础,政治行为的社会依据,政治权力和政治过程的社会机理,以及政治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等等.它是一门介于社会学和政治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政治社会学作为一种思想和方法,早在古希腊时期即已出现.然而政治社会学的学科化  相似文献   

13.
共和主义的复兴是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当代西方共和主义的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归古典共和主义政治传统,而是对共和主义进行更加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拓展与阐释.在规范政治理论中,当代西方共和主义政治哲学在公民身份、自由、民主与美德等维度上做出了既不同于自由主义又区别于社群主义的阐释,深化了在相关问题上的理论分析.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兴起既体现了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当代西方政治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在批判与挑战西方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思想范式的同时其本身也在反思与辩驳中不断发展与成熟.  相似文献   

14.
政治转型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比较政治学中兴起的一个新兴研究领域。自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逐渐从全能主义政治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行转型,这是一个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国政治转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值得人们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5.
韦伯的政治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人多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他的政治理念.在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中,他着重论述了统治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其中韦伯尤为重视法律与政治或统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正当性"问题的探讨,韦伯揭示了现代"自由社会"中惟一的正当统治形式"法治"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16.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析形式,其目标是寻求建立适合当代社会的民主的和社会主义的政治.在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化与政治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大众文化具有政治性,政治也具有文化性,这与马克思政治观和文化观是一致的.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不论从其研究主题来说,还是从其发展史来说,都体现了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辩证法,大众文化与政治的辩证法是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主线.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为研究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新的维度,如何在当代语境中发展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17.
韩强 《文史哲》2001,2(2):75-80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政治社会学还非常年轻 ;作为一种研究视角和思维特色 ,政治社会学的历史又非常久远。从思想特色到学科独立化 ,政治社会学走过了一段漫长的过程。今天人们对政治社会学的日益重视无疑是对其生命力的最好诠释 ,也是对这一学科的学术价值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8.
论葛兰西与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葛兰西到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它展开、验证并增强了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当代解释力。葛兰西和新葛兰西主义的国家理论旨在将国家纳入到社会型构的过程中加以考察,以此辨析国家的复杂社会基础,理解社会形态的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领域之间偶然的结构联结,以及“民族大众”和“大众民主”的特殊性。但它们经常低估甚至完全忽视资本本质中所包含的对国家的限制,而高估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选择罗尔斯的公共理性观念来解读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建构,公共理性是公民的理性,是那些共享平等公民身份的人的理性.公共理性是民主社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秩序良好社会中的公民的普遍理性,<政治自由主义>对<正义论>的一个伟大超越就是其对公共理性的表述.在<政治自由主义>中,政治概念既是自由的概念又是自我限定的概念,而不是一种完备性论说的概念,<政治自由主义>的目的是试图将"公平正义论"阐发为一种"政治正义论"并力图为多元化的当代西方社会寻找一种政治正义的"重叠共识".在寻找政治正义的共识中,罗尔斯的公共理性理论建构的努力正是试图为人类找到一条通向秩序良好生活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20.
张翠 《学术论坛》2008,31(1):45-48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早期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尤其是政治哲学研究确立了重要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公共领域所具有的民主意蕴.公共领域的基本特征决定其具有促使统治合法化的政治功能,从而决定了公共领域是民主的生成场所.哈贝马斯正是立足于此,提出其民主理论的新范式--话语民主,对以往的自由主义民主与共和主义民主构成超越,并成为其日后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最重要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