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古代的自传文学,有一个由书籍自序式自传至诗文自传、由附属于正史子书到诗赋自传独立状态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在魏晋时期得以完成。子书类自序式自传和自传诗充分体现这一点。前者自东汉起便以突出自我为中心,而至葛洪《自叙》标志着纯粹自传的成立。后者由场景诗演变而来,自魏至东晋逐步发展,从蔡琰、嵇康至陶渊明,终于发展为成熟的自传诗。自传性是陶渊明诗、文的本质特征,他的创作标志着中国古代自传文学的成熟。  相似文献   

2.
《朱东润自传》是朱东润80高龄时创作的一部自传。该自传所包含的时间跨度长达80年,结构较完整。在叙事上具有异常丰富的历史事实,分量很重的传记事实,个性鲜明的自传事实。历史事实、传记事实、自传事实三要素既各自丰满,又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史传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至两汉时基本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空间化”叙事结构观念。先秦两汉魏晋六朝杂史的叙事结构思想基本承史传而来,发展轨迹与史传基本上也一致,但作为从史传到小说的过渡性文体形式,在叙事结构上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迁,这种变迁进一步强化了古代“空间化”叙事结构模式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作家自传是在继承传统传记文学观念和借鉴外来传记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以鲜明的主体性、多重的叙述话语、彰显个性的成长叙事和心理化叙事,以及与文学文本的互文等特征体现了中国自传这一文体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5.
当代“类自传”作品迥异于传统的自传,不仅有作家自己成长、发展经历的自述,而且间有议论和想象的成分,文体显得更加自由,兼有小说、随笔和杂文的特色。当代三位女作家虹影、毕淑敏和徐坤于2006年推出的《我的人生笔记》三部同题作品,具有典型的“类自传”特征,在叙事上共同呈现出零散叙事、情绪化叙述、图文结合结构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古代小说史的研究历来存在着文体混杂的问题.该文则试图从小说作为叙事文体出发,对叙事的内在特征--深层叙述结构进行分析,从这一角度梳理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内在趋势和文化意义.文章探讨了中国传统叙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3种深层结构:历史与道德统一的正史结构、从情感逻辑出发的历史批判性叙述结构、作为欲望宣泄的民间文化叙述结构.这3种深层结构在中国叙事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先后展开,形成了中国古代叙事文学和文化发展中从正统到精英、而后又到民间的内在趋势。  相似文献   

7.
现代自传不仅关注传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时也关注传主是怎样成为这样一个人的, 因此特别重视由少及长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童年叙事是现代自传区别于传统史传静态叙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现代作家自传的叙事结构中, 成长引路人成为重要的情节要素, 母亲、兄长和精神导师往往承担着无可替代的叙事功能。在现代自传中, “出走”作为现代作家生活中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成为能够代表作者阶段性成长的象征性的仪式。    相似文献   

8.
库切的《夏日》是一本虚构式自传,这篇小说整体上就是被采访女性们的回忆式叙述,以主人公约翰为叙述背景,而他的情人和朋友们则成为叙事话语的主体。这种反传统性与小说叙述结构模式的创新性相一致,更与库切作为一个反叛性的怀疑论知识分子的身份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写于1934年的《钦文自传》,其在叙事方式上带有先锋性质的艺术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逆时序回溯的反编年体结构使对象陌生化,冲击传统传记接受的阅读惰性;二是把创造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当成自我赋形的特殊手法,通过主文本与互文本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拓展自传的表现空间;三是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自传文本的注脚,通过叙述空白召唤积极接受,实现还原特定历史情景的功能。这些充满叙事张力的传记写作新尝试,在诞生初期的中国现代自传文学格局中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传叙事中包含着虚构成份,自传叙事的主体身份常与自传文本内容不相符合。结合保罗·约翰·埃金的《我们的生活如何变成了故事》中的相关论述,从三个方面对自传中自我叙事的主体身份进行了考察:1.自传就是他传,自传与他传在内容上相互交叉;2.主体是虚构的,在自传的生产场中七零八散地倒着主体、自我和作者三种概念;3.自我呈动态多面性,自我对经验和经历的认知是动态的、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都影响自我对事物的认识,导致自我记忆的不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左传》作为我国最早成熟的叙事作品,在叙事方面取得卓著成就。《左传》成熟的叙事艺术为后世小说所借鉴,《聊斋志异》就继承了《左传》以因果逻辑来谋篇布局的叙述结构,重视叙述故事的始末由来。《聊斋》还继承了《左传》想象、虚构的叙事手法。  相似文献   

12.
涉海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重要类型, 从六朝至明清时期均有诸多相关作品。根据小说中海洋叙事元素的发展变化,可以将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期、发轫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其中先秦至两汉时期为孕育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发轫期,唐宋元时期为发展期,明清时期为成熟期。通过梳理中国古代小说海洋书写发展脉络,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涉海小说经历了从想象之辞到可信知识,从神话到传说到纪实到自觉文学虚构的叙事流变。  相似文献   

13.
用叙述的方式来展现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是最为普遍和有效的方法。选择何种叙述线索不仅是如何处理具体叙述的问题,而且体现了文学史家的史观、史识和史才。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编写和出版的英国文学史为研究对象,按照叙述线索和叙述侧重点的不同,将其叙述模式概括总结为四种,即以理论观念预设为主线,以文学体裁为主线,以重要作家为主线和综合多种因素为主线的叙述模式。同时举例分析了上述叙述模式各自的特点,并从中挖掘中国学者在构建文学史框架时所体现的史观、撰写标准和本土意识。总之,多角度、多元化的叙述模式体现了中国学者在英国文学史写作方面日臻完善的叙述技巧和不断突破与创新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4.
胡适是我国现代自传理论的开拓者,在他的倡导下,自传风气逐渐形成,并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一个高峰期。他认为中国古代自传不发达事出有因,认为自传可以"为史家做材料"、"为文学开生路",同时具有巨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古文字资料中有很多通假字。古文字考释中常常要遇到通假问题。本文具体讨论了古文字考释中确定通假关系的“律例兼备”的原则,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略作辨正。  相似文献   

16.
自传体小说由于兼容小说和自传的语调,成为20世纪中国女性写作一种较普遍方式,女性小说家们通过自己的自传体文本,不仅用自己的个体经验表现了时代生活,而且也展示了对独立人格精神的追求。通过对中国女性自传体小说主要创作的考察,发掘出女性独立人格精神从确立、构建到迷失重建的复杂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蔡元培并不是一位以写作传记而闻名的文学家,但在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传记作品.在接受启蒙教育和“自由”读书的过程中,他积累了良好的传记写作素养,逐渐形成了对中国传记文化的认同感.随着政治革命、教育革新等活动的展开,他更是积极写作各种人物传记,其中的革命家传和亲友传最具特色.晚年在胡适的影响下用年谱体写作自传.尽管蔡元培的志向并不在传记写作及研究上,此外亦无十分深刻的传记理论见解和非常自觉的现代传记文体意识,但对中国传记文学观念的现代转型具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叙事聚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策略,成为实现作家身份意图的必要途径,文章通过聚焦者、聚焦对象、聚焦点的选择以及聚焦时间控制,旨在揭示聚焦对中国古典小说文本身份意图构建的作用,同时反映出古代作品中浓厚的宗法身份观念。  相似文献   

19.
金代女真族的民族性格浸染到北方地区作家散文创作之中,使得散文的风格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要而言之,其间关联主要有勇悍猛鸷的个性与气骨格调的劲健、纯朴质实的旧俗与剀切直言的追求、纵酒聚谈的嗜好与叙事传奇的倾向这三个方面。这种从民风到文风的浸染,展现了充满新鲜活力的女真文化对传统散文中雄健质朴气质和叙事谈辩传统的激活,并为文学由中古向近古转变注入了先导因子。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叙事技巧上既继承了通俗小说的特点,又吸收了古代史书笔法,使得这部小说不同于一般通俗小说,在文化品格、叙事策略和结构技巧等方面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