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要]古丝绸之路文明孕育了丰富灿烂的西南民族文化,酝酿了底蕴深厚的智力资源,为西南民族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创造力。“一带一路”建设为西南民族地区发展带来新的历史机遇。智力资源联结着文化之根,以教育途径传递丝路文明的薪火,需要在更加开放的格局中构建起“内外互通、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以开放创新为驱动,加强跨文化、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以文明互鉴为方向,开发具有世界意义的民族文化课程体系,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边疆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古代两河流域的人们很早就从“自我”和“中心主义”概念中发展出边疆意识,并清晰地表现在其语言中。此外具象的边疆也经常出现在各个时期的文献中,更说明两河流域文明对边疆有清晰的认识。两河流域文明始终与边疆密切联系,但在不同时期,其边疆政策有较大差别,这不仅与两河流域王朝的政治体制有关联,也与边疆地区的发展水平相关。两河流域的边疆具有开放性的特点,重点表现在经贸活动和人口流动方面,使边疆成为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3.
张启成教授在其论文《两河流域的神话与文明》中认为两河流域文明的神话传说、阿拉伯语、楔形文字等是世代相传的、大母神伊南娜是地位最高的神、月亮神为女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文中还出现了诸如“巴比伦之四”、杜尔马克神等常识性的错误,一些历史事件的年代也及不准确。笔者对两河流域的神话与文明进行了重新阐述,以便使读者正确的了解与认识两河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4.
丝绸之路中国西部廊道路网指西北与西南相互联通自然形成的网状道路,包括“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国段,“西南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以及丝绸之路“青海道”和与之相关的“唐蕃古道”“茶马古道”等,同时关联“草原丝绸之路”,几乎辐射整个陆上丝绸之路东段,并与丝绸之路西段连通。经由西部廊道路网的交流交汇,构成跨地域、跨民族、多种艺术元素相融相通、相互影响、和而不同的艺术格局,推动了异域文化艺术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其共生交融性和共通性为中国艺术嬗变及东方艺术体系的生成发挥了特殊作用。丝绸之路上多元文化艺术元素和样式的交流交融,壮健了中国艺术的肌体而形成中国特色、气派和风格,其得力于中国在丝绸之路开通前已经具有的艺术积累和接受基础,得力于上古文化厚实的底蕴和独特内涵,也得力于兼收并蓄包容阔达的气度。中国西北和西南作为最早也最重要的对外开放通道,为容纳和消化异质文化艺术提供了广阔空间,有了西北和西南的“容纳之量”,也才有后来中国艺术整体的“消化之功”。  相似文献   

5.
论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 0 0 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启动以来 ,对西南丝绸之路依然关注者少。但是 ,笔者相信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和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 ,西南丝绸之路的研究热潮将会再次兴起。有鉴于此 ,本文通过回顾西南丝绸之路的线路及其与西南文化的关系 ,就其研究现状探讨继续开展研究的意义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东川铜矿作为重要的铸币材料,长期被清廷视为国家资源。虽然东川铜业在咸丰、同治年间衰落,但在此后的恢复发展过程中却试图走近代化发展道路。同治十三年(1874)实行官督商办,光绪年间先后组建招商矿务局、招商矿务公司、东川矿务公司等近代化经营机构,同时引进先进的机器设备。东川铜业近代化发展虽然只是一种尝试,但开启了东川铜业发展的新模式。在西方国家觊觎我西南资源的背景下,这种尝试有益于国家权益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献记载苏美尔和阿卡德人通过波斯湾与狄勒蒙(古代巴林岛)、马干和麦鲁哈(古代印度)进行海上国际贸易.狄勒蒙处在古代两河流域的海上贸易线上,扮演了两河流域文明和埃及文明以及印度文明三大文明贸易和文化交往中的中介角色,此间发展起来的古代狄勒蒙文化深受古代两河流域与古代印度河流域两大文明的影响,一度进入了两河流域文明范围.大量的珍贵物资由狄勒蒙进入两河流域,由此认为狄勒蒙是富俗、和平,令人向往的神圣地方.  相似文献   

8.
根据云南红河流域旅游业发展背景及资源开发现状,提出其具有多样性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开发原则,并重点提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具体保障措施建议,为该区域的旅游二次创业、统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秦汉之际,蜀郡严道铜山是全国闻名的铜矿采冶地。汉文帝将铸币权放归民间,而后赐其宠臣邓通以严道铜山铸钱,使得邓通铸钱与吴王刘濞铸钱一样流布全国。这个看似任性的帝王行为,实际上是文帝与吴王刘濞斗争的重要棋子。在政治上,它缩小了吴汉矛盾被挑拨的空间,降低了吴王的反叛势力聚集力度;在经济上,它为汉廷中央赢得了与刘濞至少同等的战争物资汲取力,同时为未来的武力削藩积累下巨额财富。其手法巧妙含蓄、迂回曲折,符合文帝的削藩风格,是文帝巧妙削藩的又一力证,从中也可一窥当时西南铜矿资源对帝国影响之一斑。   相似文献   

10.
关于环州李氏土司的先祖,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来自四川安宁河流域的安氏土司。但查阅史料,环州李氏土司先祖来自安 宁河流域安氏土司查无实据,可能为后世所附会。其实,彝族李氏土司先祖安讷是在明嘉靖年间被从寻甸调征武定凤氏土司 有功而“功授总管”,得以镇守大、小环州,在环州世袭了前后十六代土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