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伊甸园神话本质的破译,指出伊甸园神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主题,并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深入剖析,揭示出其在象征意象、叙事结构上与伊甸园神话的密切联系,探索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潜存的伊甸园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2.
生存的困惑与抉择──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评析田佳美国作家塞林格只出版过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却在文坛上享有盛名,被称为“当代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我认为,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切入了现代西方人陷身于生存困境的重要主题,具...  相似文献   

3.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最杰出的作品,这部小说是当时美国青年孤独痛苦的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对守望者的内涵做了深层次挖掘,揭露了当时成人精神世界的空虚和幼小孩子们遭到堕落力量侵蚀的悲惨状况,更加凸显了霍尔顿渴望成为一名守望者的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公认的美国文学“现代经典”之一,小说的主人公霍尔顿也是一个倍受评论家关注的形象。他厌恶现实社会的“假模假式”,希望能返回理想世界寻求庇护。文章通过考察麦田和红色鸭舌帽的象征意义来揭示霍尔顿精神世界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美国当代作家杰拉姆·大卫·塞林格的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指出塞林格是一位具有生态哲学思想的作家,他在小说中通过探索一个十几岁少年向往回归童年、回归自然的内心世界,充分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及战后社会与精神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麦田里的守望者》作为一部“现代经典”著作,赢得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通过对“湖里的鸭子”这一意象的分析,探讨主人公霍尔顿在异化了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到精神病院里的遁世者的“他者”的可悲命运,揭示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7.
"颠覆"是解构主义的灵魂.将解构主义批评策略用于解读J·D·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这一典型成长小说,此类成长小说内在所约定俗成的母题范式--童贞与世故的对立冲突以及前者遭遇后者的玷污腐化,便遭到来自文本自身的颠覆与消解.  相似文献   

8.
《麦田里的守望者》被称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现代经典",小说中的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更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学形象之一。红色这一文体特征在小说中的反复出现展示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考菲尔德这一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人物叛逆、激进、热情同时又软弱的性格特征并进而揭示出小说的主题及"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9.
《麦田里的守望者》小说主人公以反成长的姿态抵制成人社会的游戏规则对人性的压迫,揭开了成人社会的虚伪伦理道德,展现了真实的美国社会现实,以及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社会中,年青一代所遭遇的各种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的依恋之情.文章主要从主人公的不成熟状态、生活中的失败与反成长性追求三个方面来论述小说的反成长小说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二战后美国文学中,遁世作家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公认为是"现代经典之一",他本人也在文坛上享有"当代风格独特的文学天才"的美名。这部小说深刻、艺术地再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矛盾的精神状态: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精神生活的空虚匮乏。  相似文献   

11.
彭家煌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乡土小说作家。同沈从文一样 ,他也同时操持了两条路子的创作。但是 ,不论是农村题材的创作 ,还是知识分子和小市民题材的创作 ,他都是以“民主、自由和科学”等现代意识和理性批判的眼光 ,去观照其笔下的社会和人生 ,很少有明朗和欢快的对理想社会和人生的抒写 ,相反却充溢着各种阴郁、惨淡的社会庸常悲剧 (诸如乡村悲剧、家庭悲剧、女性悲剧等 )的展示  相似文献   

12.
从法律思想史的角度对小说《卡斯特桥市长》进行分析,对其中隐含的罗马自然法、中世纪神法和近代法治思想进行阐释。古代罗马自然法思想曾是卡斯特桥社会秩序的基础,但早已被遗忘;亨查德的命运沉浮体现了中世纪神法观点对人们的影响;而伐弗雷的成功则代表了法制思想在现代的发展。小说中哈代将进化论和西方法律思想的演变结合在一起,揭示了西方法律思想如何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发展及其对哈代所在时代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和经济领域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现代化理论中一些流行的理论误区。本文认为 ,现代化的本意是指西方一些国家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过程 ,它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 ,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是指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和工业革命。在现代化指标体系里 ,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指标是最重要的指标 ,经济领域现代化指标最重要的是人均GDP和人口城乡结构。各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重点是经济领域的现代化 ,继续培育市场经济和推进工业化 ,是推进现代化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14.
徐坤在小说<厨房>中以一个残缺的爱情故事阐释了现代商业语境中女性的生存境遇--她们面临着男权社会的歧视与重压,无力挣脱长久以来形成的女性心理定式,在进入社会与回归家庭中徘徊彷徨.女性解放面临严重的危机.作品显示了徐坤强烈的女性关怀.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历着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在快速地进入老龄化社会.作为现代化的结果,老龄社会也是一个处于转型期、高风险的社会.因此,在现代社会的基础上思考如何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对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政府职能的转变是关键因素之一。而现代营销理念是被证明可以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试图通过现代营销学视角,进一步深化对构建和谐社会中我国政府职能的分析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花月痕》是晚清早期狭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对感情的抒写、对主人公命运的阐释、对眼泪与死亡的沉溺都值得我们关注。《花月痕》作为晚清向现代过渡时期的小说,一方面承续了古典传统才子佳人的因素,另一方面它作为一个飘零的末世时代的文本,本身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而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文本,它又已经与以“五四”为界线的现代意义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8.
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导致女性认识上的误区。这一误区,以"镜像"的形式出现,与现代女性逐步提高的社会地位并不相称。要想走出误区,需要女性主体抛弃虚荣心,真诚地面对自我;进行换位思考,正确地悦纳自我。从而达到女性在适应中的超越及人格的健康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文章力求从“现代性”文化的批判的视角,揭示现代信仰危机的认识根源和经济文化根源,进而辨释知识信念与价值信仰、现实与理想、宗教与信仰本身的内在关联,分析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缺失和精神衰弱现象,以期给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内在精神紧张和信仰困境提供一种可能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20.
现代文学史上的日记体小说具有"对话性"的文体特征.它执着于心理真实的开掘,使文本中的人物与自我的对话异常激烈;它以日记的形式和"不完全叙述"的故事唤起读者的参与,形成了作者与读者共同的"声音";而文本所代表的"作家话语"又同文本之外的各种"社会声音"进行了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