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地方政府工作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的执行工作不仅关系着各级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而且对于群众自身利益的实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在结合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为提升地方政府政策的执行效力提出了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宇通客车的管理层收购事件,发现现行国有产权分级管理制度、国有资产处置收益权利划分制度导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目标利益的不一致,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管制方面,地方政府与国资委、财政部、证监会等中央级政府部门间有着不同的管制策略,充当了不同的行为角色,甚至出现了地方政府与地方国有企业合谋采用“司法高于行政”策略巧妙规避中央级政府部门相关管制政策的引人深思现象。案例研究同时发现,宇通客车管理层在与地方政府合谋的同时,还存在多种途径攫取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公司全部股东利益的迹象,以实现管理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当前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各级政府责、权、利及其政绩考核以实现各级政府管制目标的统一,以及如何合理协调行政与司法在国家经济管理方面的关系问题是完善国有企业管理、规范公司运作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阐述了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角色定位,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预防群体性事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地方政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行为偏好直接反映了地方政府的利益诉求,对环境规制效应存在着显著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的产生以信息不对称和目标函数差异为重要条件,同时受到晋升激励机制的导向影响。由于地方政府行为偏好与环境规制效应显著正相关,因而应从中央政府激励与监督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激励与监督环境规制部门双重路径增强环境规制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整合民众与企业诉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制利益激励与监督引导机制,促进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行政分权改革运动下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过去的那种命令与附属关系已经改变,地方政府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能力与中央政府进行公共政策博弈的利益主体。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广泛存在的两种公共政策博弈模型——强制性公共政策博弈与诱致性公共政策博弈的归纳与分析,发现公共政策中的讨价还价、虚假执行和变相执行等博弈行为已经严重影响政策收益最大化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公共政策博弈的环境要素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实现我国的公共政策博弈的治理。  相似文献   

6.
转型期地方政府决策行为存在的问题及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聂方红 《领导科学》2006,(14):32-33
政府行为得当与否主要取决于制度、法律、政策、外部环境以及政府领导人的个性特点。在体制转轨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体制、机制、法律、政策规定以及辖区人民的要求,其决策行为在不同领域呈现不同特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执行决策行为的应付性。这种行为表现最直接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我国现行制度下,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能是执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方针、政策、指示、决定。但是,由于工作与决策的目标和出发点不同,中央和上级政府的政策及工作决策不一定对所有地方都实用,至少…  相似文献   

7.
高凤民 《决策与信息》2013,(10):102-102
由于地方政府和官员从切身利益出发,对国家政策采取选择性执行、虚假性执行、机械性执行以及被动性执行等,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暴力拆屡禁不止都一定程度上与地方政府执行力不强有着重要关联。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问题目益严重,由此导致了诸多公共政策的总体效应的减损,削弱了中央权威,损害了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8.
中央—地方政府关系和政策执行力:以外资产业政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执行力一直是政界和学界所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的视角,同时考虑政策特性(冲突性、明晰性),提出了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框架,我们认为,在不同的政府间关系和政策特性条件下,地方政府将会采取完全不同的政策执行策略行为。而且,我们还认为,由于中央—地方政府关系本质上是一个多阶段讨价还价过程,因此,政策制订本身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策略都将是一个动态性均衡。本文以中国外资产业政策在江苏省的执行案例对政策执行框架进行了说明,案例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动态性均衡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阶层分化不断加剧、不同利益主体博弈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地方政府必须具有超越各阶层、各利益主体的能力,否则,其政策行为就有可能被某些强势利益集团绑架,或者受到地方行政长官追求短期政绩最大化冲动的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郭强 《管理科学》2005,18(5):91-96
现有分析地方政府干预经济行为的研究较多关注于地方政府的意识形态偏好.通过构建以中央政府行为为外生的地方政府行为模型,对中央政策给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种种政策选择做出分析,对地方政府以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给垄断部门实施保护以及民营企业对地方官员的公关、民企参与国企改组迟缓等现象做出了解释,借助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中央政策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执行力低下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执行者的角度,分析影响地方政府执行力的执行者因素,如个人素质、执行态度等,最后提出提高地方政府执行者政策执行水平的建议,确保政策得到有效的贯彻。  相似文献   

12.
目前,政府既是旧制度的供给者,又是新制度的创新者。作为具有双重身份的改革主体,这种角色定位的冲突使政府可能产生失范行为。政府失范行为在各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其产生原因可归结为权力寻租、道德迷失、缺乏权力制衡与监督机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地方政府行为问题实际上是市场与政府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一个具体体现。由于历史、制度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比较混乱。改革之初,地方政府确实为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兴起做出了具有创造性的贡献,然而现在,地方政府代替市场配置资源、代替中央调节经济的种种行为已经成为了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道路上的绊脚石。可以这样说,改革进行到今天,要改的正是政府自身。因此,构建一个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框架是本文的主旨,这也是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张喆 《经营与管理》2014,(12):16-17
正面对日益增多的城镇化问题,政府是放任其沿着自身轨迹向前发展,还是极力干预以消除所有负面影响?正确的政府角色定位至关重要。2014年3月,国家颁布了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制定了到2020年的总体发展构想。对这个构想如何落实,成为关键性问题。从以往的历史看,地方政府的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城镇化出现难题第一,城镇化发展平均规模偏小、集中度偏低,发展极不均衡。城镇化的发展现状是少数大城市规模过大,负载过重,同时小城市、小城  相似文献   

15.
《房价高不能全怪地方政府和开发商》一文的作者、江西赣州市房管局局长刘宏长。后来又在《南方周末》抛出了“妖魔化地方政府”的宏论:“现在社会舆论有妖魔化地方政府的趋势。把地方政府妖魔化有什么好处呢?政府的利益也是人民的利益。即使土地收益多点。也是用在人民头上。不是放在某个人的腰包里。”  相似文献   

16.
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规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要性、特殊性、现实性要求必须规范其经济行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必须是有限的、公开的、服务性的、效益性的、法制化的、科学化的、程序化的行为。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重点在于微观经济规制。  相似文献   

17.
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基础,地方政府是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有机会主义倾向。随着改革的推进地方政府完成了经营企业、经营城市和园区的行为转变,下一阶段地方政府有可能经营管制。为此要建立综合性的地方政府行为绩效评价体系和评价主体,并发挥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制约政府权力。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行为、投资冲动与宏观经济稳定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本文在澄清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冲击的一般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一个3阶段序贯博弈模型,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在财政利益和政治晋升的双重激励下,总是有利用违规优惠政策进行引资的强烈动机,从而引发企业投资冲动,导致投资过热,进而对宏观经济稳定产生巨大冲击。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行政查处力度来有效遏制投资过热,但面临着力度不够则调控效果不佳,力度太大则经济“硬着陆”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方治理变迁的历程,实际上是中国政治现代性展开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和政治转型的重要内容.因此,考察当代中国地方政府和治理的转型,必须将其纳入现代化和国家构建的视野中来加以讨论.围绕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当代中国地方政府治理转型围绕着地方政府角色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调整、地方政府体制变迁和地方政府运行机制整合等四个方面展开.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角色定位是地方政府与治理转型的前提,政府职能调整是基础,政府体制变迁是保障,运行机制整合是核心,四者共同构成了我国现代国家构建的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20.
胡燕 《管理科学文摘》2011,(35):135-135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文化的交流,地方政府间的利益关系越来越明确。在利益的驱动下,地方政府间的矛盾与摩擦也逐渐的增加,而此时,地方政府间横线关系的协调,就显得愈加地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