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文艺的描写对象是什么,美学家文艺家们都不能不作出自己的回答。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思想当然也涉及到了这个重要问题。但是我们在探讨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时,也应如胡乔木所说,“决不能限于研究一篇《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而“要包括研究毛泽东同志所创作的优美诗词和大量的优美散文,研究这些作品的美学观点和美学价值,以及他对历史上和现代一些作家和作品的评论、评价、鉴赏”(《当前思想战线的若干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描写对象观的全貌。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年六月五日的《广西日报》上,刊载刘亮盈同志一篇题为《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的文章。该文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一口号是错误的。其主要观点是: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这样讲过;二、文学史上流传下来的优秀作品都不是直接为政治服务的;三、文艺工作中“左”的错误,根源出于“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今对刘亮盈同志的这几个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 文艺为政治服务,这是文艺发展史上存在的客观现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这样科学地总结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了“文艺运动中的一些根本方向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的本质。 提起毛泽东同志对文艺本质的认识,人们总是马上想到《讲话》中的这样一段话:“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认为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文艺本质观。从一定意义上讲,这种看法是不错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志不是把这段话放在毛泽东同志的整个文艺思想体系中,而是抓着其中的  相似文献   

4.
<正> 论说文是一种析事明理的文章。明理有赖于析事,析事方能明理。因此,任何一篇结构谨严的论说文,都必须如毛泽东同志所说:“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反对党八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以说已成为一般论说文结构的规范模式。如果用写作的专门述语来表述,则为: 提出论题(论点)——论证论题(论据)——归结论题(结论) 写作实践告诉我们,政策性论文,学术性论文,以及旨在一般性地申明某一问题的议论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一生中对自然科学问题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值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学习和研究他的自然科学观,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借鉴作用。一早在硝烟弥漫的1941年,毛泽东同志就勉励青年人要“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认为“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在毛泽东同志的关心下,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成立了,不久,又创建了自然科学院,晋西北地区也成立了自然科学研究会,实行科学种田的光华农场也开办起来了。自然科学论其本质是揭示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的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服务。而“科学  相似文献   

6.
浅谈毛泽东的文章本原观贾占清文章的本原是个古老的命题,历代文章学家几乎都把它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认真地探索研究。就笔者目力所及,我国传统文章本原观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南朝梁代刘勰的“原道”说。他在《文心雕龙》的“原道”篇中,提出了文章源于“道”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对宪法理论和宪政实践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是否已形成了较完整的宪法观念和宪法思想?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在理论界有不同看法。有些同志以毛泽东同志晚年曾经犯过错误为依据,认定毛泽东同志没有民主思想、民主作风,进而否定毛泽东同志具有“民主宪政”的思想。笔者认为,这一看法不够客观。事实上,无论是建国前或是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毛泽东同志对于宪法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的宪政实践均有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观念和看法,虽然这些观念和看法尚不能形成完整的一套宪法理论体系,但已足以说明是与众不同的独特观念,是我国宪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由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杰出人才,其成才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部内容极丰富的人才史.毛泽东同志十分注重知识、重视人才,他的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他自身成才实践经验的结晶.毛泽东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他的实践成才观.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同志的实践成才观,既有助于每位成才者,也有助于人才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开头就说:“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59页)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又作用于实践,所以毛泽东同志把它的论述认识论的著作,干脆叫《实践论》。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两大特点,一是阶级性,二是实践性。毛泽东同志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时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毛泽东《实践论》)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及人性问题的时候指出;“有没有人性这种东西?当然有的。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在阶级社会里就是只有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而没有什么超阶级的人性。”长期以来,不少同志认为毛泽东同志对“具体的人性”、对“带着阶级性的人性”的强调,就是对一般人性的否定,又认为毛泽东同志所说的“具体的人性”,就是指人的阶级性,也就是指“带着阶级性的人性”。这种看法,可以表示为:“具体的人性”=阶级性=“带着阶级性的人性”。 其实,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具体的人性”,是在否定“抽象的人性”这个意义上对人性这个概念所作的科学解释。所谓“抽象的人性”就是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社会联系和历史环境,抽象地、孤立地把人看作“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类”。正是针对这种  相似文献   

11.
<正>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的伟大胜利,从实践上证明了毛泽东同志关于实践的理论和整个毛泽东思想,都是科学真理。然而,时至今日,世界上总是还有那么一些人,不顾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把毛泽东同志的实践理论和整个毛泽东思想,攻击为“狭隘经验论”。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又从《实践论》中,找到了“狭隘经验论”的新“论据”,说什么《实践论》用个人的个别的经验来代替社会实践,从而贬低了社会实践的作用;据称这就是它成为“狭隘经验论”的“理论根源”。这种攻击当然是无理的和浅薄的。但是,它却提醒我们,在阐释和宣传毛泽东思想的时候,也应当注意对社会实践与个人实践辩证关系的科学说明。针  相似文献   

12.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毛泽东在他的一生中,曾经亲自颂扬过一些英雄人物,大部分的颂词都有具体的内容.如对白求恩的颂词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对张思德的颂词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对刘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同志提出的“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两个飞跃”的过程中,精神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本文想就这一问题粗略地谈点看法。 我们认为,在“两个飞跃”过程中,精神既可以向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向外发挥作用。所谓向内的作用是指精神在头脑内部的作用,这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摄取感性认识并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使理性认识转化为“理想意图”。向外的作用是指精神对外界发挥反作用,这也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反作用于精神和反作用于物质。 那么,精神对摄取感性认识并使其上升到理性认识有些什么作用呢?我们这样提出问题,是以人们已从外界获得一定精神为前  相似文献   

14.
一 《湘江评论》是毛泽东新闻实践活动开始的历史标志 毛泽东从事新闻实践活动究竟始于何时,或者说以什么为标志?学术界对此说法各异。有人认为毛泽东同志的新闻实践活动,开始于他参加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也有人认为开始于本世纪20年代左右。笔者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尽确切。就前者所言,毛泽东参加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一个以“灌输新闻知识,培养新闻人才”为宗旨的研究会。该会主要的内容是由被誉为“新闻教育第一位大师”的北大教授徐宝璜讲授新闻学基本知识,由著名记者邵飘萍讲授新闻采编业务。正在北大图书馆作临时助理员的毛泽东,为了能系统、全面  相似文献   

15.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毛泽东同志对哲学史的一系列基本的看法,这些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看法,构成了毛泽东哲学史观.毛泽东哲学史观,是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观的继承、运用和发展,如同毛泽东哲学思想一样,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哲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最直接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史观.这对于哲学史学科的科学化建设和长远的发展,具有迫切而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毛泽东哲学史观的内容,作一个初步的探索,这对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哲学史观,进一步搞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或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毛泽东思想中闪烁着丰富的人民本位思想内涵--人民本位观.毛泽东的人民本位观充分体现出我们时代对企业价值的要求.因此,我们应当构筑基于毛泽东人民本位观的企业文化,来引导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毛泽东同志的言行为依据,按照时间顺序论述了毛泽东同志建立在“为人民服务”宗旨之上的反腐败思想,对今天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艺术方面,毛泽东同志多次提倡大众化。他一再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应该为人民大众服务,成为人民大众的文艺,让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爱读爱看。他不仅提出了带系统性的大众化的理论,并且坚持了大众化的写作实践。他的诗词虽是用古典诗词体式写成的,但是具有大众化的特色,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其普及之广,超过了“五四”以来任何一部用白话写成的新诗,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大众化不能不是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建树了流芳百世的丰功伟绩,创立了光芒四射的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面形成的民族观,就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民族观,就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是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古今中外,由于人们的阶级地位、社会经历和政治观点不同,对民族亦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形成了不同的观点,这是不足为奇的。毛泽东同志的民族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由多民族结合而成的国家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20.
全国妇联在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举办的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主要内容的主任读书班.历时20天,今天即将结束了.妇女管理干部学院的领导和同志们尽一切可能为我们创造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庆淑同志(原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为我们讲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一课.学院的邓仲华等老师围绕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学习,为我们讲了课.学习期间还听了白克明同志关于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辅导报告、黄美来同志关于防止“和平演变”的报告.参加学习的全体同志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决心坐下来认真读书,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妇女解放》、《蔡畅、邓颖超、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