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软权力论"之所以获得成功,第一在于将以自由、民主为基石的"美国例外论"置于全球相互依存的时代背景之下,赋予其崭新的面目和使命,从而更新了美国外交中根深蒂固的理想主义传统。第二在于它恰当地处理好了与硬权力的关系,因之使美国外交中道德因素和战略因素达到了比较均衡的状态,也使其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获得了某种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2.
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网络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公共外交形式,它改变了人们对主权、权力的传统认识,给国际关系带来了复合性的影响。网络外交已发展成为美国施展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美国政府极力谋求通过网络外交去影响和引导外国公众,欲在提升其外交软实力的同时实现其外交硬目标,旨在展现其"巧实力"进而增进美国的国家利益。然而,如果美国政府不认真反思并彻底摈弃其霸权主义思维与单边主义行径,网络外交也势将难以发挥其能动的公共外交效用。  相似文献   

3.
权力论是国际关系学研究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权力政治论是现实主义学派的核心学说,"以权力界定国家利益"是现实主义学派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20世纪90年代由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概念正是这一变化的反映。"软权力"的提出是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进一步补充,是对传统现实主义"硬权力"至上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论文化外交     
国际关系话语中的文化外交具有一种较为独特的理论分析框架,有着与传统外交方式不同的特征和功能,即文化外交作为一种官方行为,突出地体现了软权力本质,是谋求和平的工具、国际理解的媒介、充当传统外交的支撑以及经济合作的润滑剂。  相似文献   

5.
现实主义理论是国际关系中一种具有久远渊源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D世纪特定的历史环境,并主导国际关系研究近三十年.传统现实主义理论注重揭示国际政治的本质和实际情况,主张从权力和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待国际关系.该理论使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更加系统化、理论化,并对西方国家的外交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该理论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我们应该吸收该理论中合理的成分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6.
"权力"(power)与"国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s)是国际关系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追求权力与国家利益目标是维系国家生存与未来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利益由权力来界定,国家权力的大小,决定国家所能追求的国家利益的多少.权力的增强意味着国家能力的上升,国家的能力上升则代表着国家利益的增加.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中的权力要素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奈(Joseph S. Nye Jr.)提出美国在构建世界秩序时应重视硬权力(strong power)、软权力(soft power)的相互作用.[1] 软权力指:文化影响力、榜样影响力、制度和价值观念影响力等,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显著上升.国际关系中如何运用软权力.正成为权力转变中如何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议题.今天有学者甚至关注起"粘性权力"(sticky power)的功能,[2]强调其具有硬权力和软权力的共有特性.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经济相互依存时代,发挥"粘性权力"的作用,是全球化时代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考量.  相似文献   

7.
软权力理论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软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约瑟夫·奈提出.软权力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让他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实现预期目标的能力,包括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或政治价值观念的吸引力、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知识和信息、国民的整体素质与民族凝聚力、政治领导力.其基本特点是非强制性、非垄断性、扩散性、无形性等.尽管存在缺陷和不足,"软权力"理论对于深刻认识和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以及推进和实现国家利益都有极大帮助.尤其是在中国和平崛起的大战略下,其地位得到了空前凸显.  相似文献   

8.
浅议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软权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约瑟夫·奈提出的“软权力”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软权力具有非垄断性和扩散性等特征。软权力的诞生有现实背景 ;涉及软权力与否是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软权力的运用需要硬权力的支持 ;知识和信息是软权力的重要来源 ;每个国家都有软权力资源。一国的兴衰应当包含软、硬权力的兴衰 ,美国短期内能维持软权力的突出地位 ,随着其他国家软权力的增长、美国软权力的衰落 ,未来美国并不注定领导世界。尽管软权力越来越重要 ,硬权力也不能忽视 ,增进国家利益的最好方式是同时增进二者。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学界关于和谐世界思想的理论创新研究成果颇丰。有关研究从传统文化、外交思想和国际关系理论等多角度展开,强调和谐世界思想是中华"和合文化"传统的发扬、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思想的升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范式的超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不难想象,在这样一种学术  相似文献   

10.
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约瑟夫.奈将软权力与硬权力截然分开并大肆渲染的做法有违常理,其用心是要强调非西方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日益本土化,进而对西方世界构成威胁。与此同时,约瑟夫.奈认为冷战后的世界政治中存在超国家的、国家的和次国家的三种认同危机,而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冲突论"中所强调的文明认同只是其中之一。辩论从本质上揭示了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对美国外交应对方略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理论在中国的流行和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瑟夫·奈的软权力学说提出了与硬权力相对的软权力的概念,阐述了它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奈的软权力学说有其自身的理论缺陷,而中国也出现了对其生吞活剥地解读的倾向,因此,有必要对奈的软权力学说的认识进行审视和整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理论并不统一。本体论有物质主义与观念主义之争,认识论有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分,方法论有实证主义与反思主义之别。美国主流学派所推崇的科学主义,将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带人由实证主义方法论决定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陷阱"之中。国际关系学者应明确其不同于自然科学学者的使命,从具体条件下的具体问题入手。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既是由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学者的使命。  相似文献   

13.
理想主义是美国外交的一大传统。这一外交传统有着深刻的文化根源,即“美国例外论”和“天定命运论”。美国的理想主义外交政策可分为非进攻型和进攻型两类。按照这两种类型理想主义的相互关系,可以把美国外交史分为三个阶段,以此考察理想主义外交传统的发展演变:两类理想主义并行的阶段;两类理想主义冲突阶段;进攻型理想主义为主导的阶段。美国外交中的理想主义传统,至今仍在延续。  相似文献   

14.
Concern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pirits :For the 90th Birth Annivers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onsideration on Commentary of Chinese Soft Power Theory and Its Future,On the Contribution and Limitation of Love Fictions in the Early of the Re  相似文献   

15.
依附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附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未得到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家们对依附理论的观点多持不同程度的否定态度。作为国际政治经济学三大理论流派之一,依附理论对国际关系研究的影响是它的非西方中心的研究视角以及对第三世界不发达问题的高度关注,依附理论还对包括拉美在内的第三世界的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俗化理论植根于具有国教传统的欧洲宗教实践,宗教市场论脱胎于政教分离传统下的美国社会,它们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从以世俗化理论为主导到宗教市场论的繁荣,宗教社会学研究发生了范式转换。各国学者从不同的宗教经验与实践出发,在对话中延展了两大理论范式,其中也包含了中国学者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美国批判的女性主义的基本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论题:多元民主、权力理论和社会性别。多元民主是批判的女性主义的理论基础;权力理论是批判的女性主义中的后现代主义合理因素;社会性别范畴构成了批判的女性主义的崭新理论视角和主要演进线索。批判的女性主义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直面理性与权力的内在矛盾。  相似文献   

18.
美国超验主义是在欧洲浪漫主义的影响下,美国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兴起的一次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以爱默生为首的超验主义思想家汲取了唯一神教、唯心主义和清教主义的相关思想,重新阐释了人、自然和上帝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把美国浪漫主义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19.
西方政治文化具有西方文化的特征 ,但也具有自身的特性如 :理性主义传统、公民文化传统、自由至上传统、法律至上传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