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10月15日,北京光明桥附近某小区的门口被近百辆小汽车堵死。车主称,他们是该小区的业主,“十一”假期刚过完,开发商新成立的物业公司发出车位租售通告:每辆小型车收费由原每月150元提高到650元。由此引起业主的强烈不满。针对此次纠纷,物业公司称自己程序合法,业主们如有  相似文献   

2.
王晓强 《社区》2008,(1):20-21
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街道所辖的70多个小区中,约有20多个小区是新开发的小区。通过调查发现:新建小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物业纠纷问题,多数小区的部分业主由于不满物业服务或开发问题拒缴物业费,物业公司收费率较低;个别小区因业委会选举或“维权”行为,引发了业主与物业公司间的矛盾,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业主与业委会、业主与业主间的“派系争斗”。  相似文献   

3.
李玉英 《社区》2009,(7):38-38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亚星社区是2007年底新成立的社区。随着小区业主入住率逐渐增加,私家车辆也在逐渐增长,小区车辆管理成了物业公司的一大难题。社区内虽然设有地下车库,基本能满足业主使用,但大部分业主都嫌停车费过高不把车放到地库;有的业主为了一己之便,有库不入库、有位不入位,  相似文献   

4.
陈凤山 《社区》2012,(30):25-26
说到小区自管,很多人并不太理解。尤其是新闻媒体,很容易在报道中把“小区自管”与“业主自治”混淆。业主自治,就是小区业主们依法成立业主大会并选举出业委会,由业主们讨论决定小区的物业服务定什么价格和标准。至于在业主大会成立后,如何提供物业服务,《物权法》确定了三种方式:选聘物业公司、其他管理人,还有业主自行管理。其中的自行管理,通常简称为“小区自管”。简单地讲,实行自管的小区,就是不再把物业服务外包出去,而是由业主们自己管理,或者由业主们自己成立起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提供物业服务。  相似文献   

5.
张学冬 《社区》2005,(22):19-19
2005年11月14日,对于那些冒死也想成立业主委员会的业主来说,是值得记住的一天。这一天北京市小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赵春凯宣布:今后北京小区在参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和“北京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时(以下称为“国优”和“市优”),是否成立业主委员会将成为一个考核要素,并且在评比中占一定分值。据悉,目前相关文件正在制定和审核中。据北京市建委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北京共有3032个住宅小区,其中2495个物业公司进入管理服务。但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只有440个,仅占到14.5%,还有超过85%的小区并没有成立业主委员会。没有业委会,…  相似文献   

6.
王潇 《百姓生活》2014,(7):22-22
起因 2013年5月9日,上海市某小区出现了一张醒目的“大字报”。“大字报”上有一幅天线的照片,下面打印着:“还我健康,还我安全!35号×××室业主,在末得到小区物业批准和小区居民业主委员会的同意,不顾居民的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7.
杨振威 《社区》2009,(15):4-4
北京通州区中仓社区的王女士拨打12345北京市非紧急求助热线反映,自家小区里的很多公共绿地都被居民“瓜分”,种上了花卉、蔬菜,公共绿地成了“私家菜园”。记者在小区内走访发现,这种社区“菜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北京晚报》3月20日)  相似文献   

8.
庄庆鸿  王俊秀 《社区》2009,(7):62-63
“我决定退出业委会筹备小组,将这项艰难的事业交给其他可能的热心业主,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近日,北京某小区曾致力于筹备业委会的业主代表、被业主们亲切地称为“大哥”的阮先生在小区论坛里无奈地发表了上述声明,该小区业主期盼多年的业委会随即宣告流产。  相似文献   

9.
茅佳敏 《社区》2012,(15):20-21
物业炒小区、业主炒物业,如今在不少小区,这样的“戏码”隔一两年就会上演一次。究其原因,一是物业公司服务差强人意,导致小区业主缴费率不足,再加上业委会的不成熟与不健康,更是让小区管理变得“雪上加霜”。业内人士指出,物业服务企业的频繁更换与退出,不仅仅影响了物业管理行业自身,最受伤害的是整个小区的业主。  相似文献   

10.
张传发 《社区》2012,(9):4-4
个别住户拒缴物业费数月,有业主“路见不平”,竞号召全体缴费业主,将每天的生活垃圾丢到欠费住户门口以作“警示”,维护小区自治来之不易的成果。近日,这一幕出现在广东珠江新香洲霞光苑小区。  相似文献   

11.
苑广阔 《社区》2013,(4):5-5
因连续4年一直亏损,陕西省西安市永丰公寓小区的物业公司贴出“辞职通知”。“若欠费住户再不交钱,也没有业主代表来协商此事,我们就马上撤出小区。”物业临时负责人孔先生说,小区200多户业主,常住户有150户。“欠费的也是个别住户,主要问题还是收费不足。我们就是希望欠费住户能交上,弥补亏损。”小区没有业委会,没人与他们谈这个事。  相似文献   

12.
陈凤山 《社区》2013,(24):34-35
2012年11月,辽宁省沈阳市共20个小区邀请业主参与了“小区物业服务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业主最关心的三项服务是安保、卫生及如何解决业主投诉,而业主认为服务到位、人员素质高比物业费便宜更重要。事实上,业主们在调查中最关心的,恰恰是物业服务的基本内容。就如一位业主所讲的,“如果垃圾都不及时清理,那物业最基本的工作都没做好。”  相似文献   

13.
许琛  刘蓉  子言 《社区》2005,(3):32-33
据统计,目前广州市成立业主委员会的小区只占全市小区总数的13%左右,这就意味着,在87%的小区,业主们还没有一个能够代表其自治性的维权组织。可近一个月来,广州不少小区的业主们却都在为了相同的事情奔忙着,那就是组建代表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2004年11月1日,《广州市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实施,细则的实施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关于物业管理收费政策的最大变化是:业主与物业公司可根据物管服务质量的高低来协商约定物管费用的高低,但协商的前提是小区必须拥有业委会,拥有和物业公司对话的主体。于是,小区成立业委会成…  相似文献   

14.
张鲁豫  柳春秋  盂谦 《社区》2005,(24):6-9
小区没有业主委员会时,业主盼它成立,因为它是业主维权的“英雄”和依靠。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新的问题又产生了。《物业管理条例》第15条规定,业委会有权代表业主和业主大会选聘物业公司,但条例并没有规定相应的监管措施。曾经,为成立业主委员会跑断腿、磨破嘴的牵头人。随着业委会权力逐渐进入监管“真空”之后,原本是维护全体业主利益的业主委员会,却开始面对它曾经的拥戴者们的质疑。有业内人士预测,2006年,业主维权重心将从对物业管理的不满,转至对业委会的监督问题  相似文献   

15.
来到比利时布鲁塞尔市,我住进了“鸟唱歌小区”的一套公寓。这个环境幽雅的小区,大部分是别墅。小区紧挨着巨大的天然森林公园,大量的鸟类在这里栖息,“鸟唱歌小区”名符其实。近几年,国内的新建小区物业纠纷沸沸扬扬,令媒体大为关注,所以我来到这里后,也关注起这个问题。在比利时,平常进入小区管理的负责人叫作“物业代理”。鸟唱歌小区的物业公司经理弗雷德里克向笔者介绍,根据比利时法律规定,一栋超过两位数以上业主的居民楼,必须有一位“物业代理”,这位代理可以是业主之一,也可以是公司或专业人士。比利时大部分居民楼雇用的是专社区业…  相似文献   

16.
陈凤山 《社区》2013,(15):34-35
“做联南社区的业主,真的很幸福。”这是浙江省宁波市联南社区业主委员会给业主“发红包”时,业主们给出的评价。2013年1月26日,82岁的业委会主任杨国彦老人率领业委会9名成员在小区广场设点,向小区业主发放红包,红包为价值100元的超市购物卡。当天,联南社区共有900多位业主领取了“红包”。  相似文献   

17.
《社区》2007,(4)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对记者说:“单个的业主跟物业公司维权,等于拿鸡蛋碰石头,根本就无法对抗,业主唯一的维权办法就是成立业委会。”有资料显示,截至2006年,北京市目前共有3099个小区,其中仅有511个小区成立了业委会。“成立业委会太艰难了”的感慨,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18.
孟谦  李强 《社区》2006,(16)
图中的背牌者是北京某小区的物业经理,他在物业费收缴困难的情况下裁掉了一半员工,然而还是挽救不了亏损的局面。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背起了“依约交费,提高服务”的牌子,坐在小区的路上,向业主“乞求”缴费。他的这一行动引起了京城众多媒体的关注,有人甚至把这看成是业主维权的“胜利”——原来似乎只有业主有静坐示威的份,现在轮到物业公司求业主缴费了。然而,仔细思忖,问题并不如此简单。天下没有免赞的午餐,业主不缴费不会得到合格的物业服务;物业公司收不到费也难以为继,有可能导致亏损后撤出,到那时小区管理会陷入瘫痪,出现一种双…  相似文献   

19.
陈晶龙 《社区》2013,(28):24-24
凡逢每月第一个星期二的上午,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铁一居民区鲁班大楼小区,总会看到有居民朝着2号楼活动室走去。熟悉小区情况的人都知道,这是小区定期举行的“业主接待日”活动。参加接待的人有社区工作者、物业公司人员和业主委员会成员,活动的内容是听取业主对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有些急需解决的事,当场由负责者拍板,限时解决。  相似文献   

20.
杨金奇 《社区》2005,(14):37-38
2004年,全国性的能源短缺引发了煤电油气价格的连连攀升,不少新能源开始倍受青睐,这其中就包括环保、节能、经济、安全的太阳能。然而,在城市的许多小区,开发商往往把“不装太阳能热水器”写进了卖房合同,小区物业更是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与业主闹得不可开交。在福建省福州市,这种矛盾开始日益激化。太阳能热水器为什么难以爬上新社区的楼顶?禁装太阳能热水器,开发商说了算吗?业主质疑:社区禁装“太阳能”郭先生是福州市金山小区二期的业主,2005年5月1日交房时,他发现物业门口贴有一则公告,说是为了小区的整体美观和验收方便,禁止业主二次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