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武夷山被当今的人们列在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名录,是靠它"玉骨冰肌处女容"(宋白玉蟾诗)的天生丽质和山水中蕴含有的丰富文化内涵.能全面概括武夷山山水风光和山水心情的诗歌,首推朱熹的<武夷棹歌>十首,它们是武夷山的代言诗.  相似文献   

2.
金丹派南宗与南方的符箓派道教特别是龙虎山天师道有着密切关系,不仅表现在南宗"内修金丹,外用符箓"的修行方面,而且集中体现于南宗宗教制度、科仪教规、人员交往和道脉传承上:南宗传教制度沿袭早期天师道"二十四治"制度,白玉蟾师徒各自都设有主治的"靖";白玉蟾曾到访过江西省贵溪县龙虎山上清宫,作有《上清集》,与江西龙虎山天师多有往来;白玉蟾与閤皂宗道士有密切交往,曾造访閤皂宗,并作《閤皂山崇真宫昊天殿记》和《心远堂记》;白玉蟾金丹派南宗多袭正一之风。  相似文献   

3.
论白玉蟾对南宋道教科仪的创新--兼论南宗教团的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玉蟾是南宋著名道士,被尊为金丹派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南宗教团倡行内丹道,并将内丹修炼与斋醮仪式相结合.白玉蟾在斋醮科仪申融入雷法的仪格,以增强斋醮济世度人的法力,这既是宋代雷法盛行的时代背景所决定,也是白玉蟾对道教斋醮科仪格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作为南宗第五祖的白玉蟾,在长期的云游修道生涯中,他将自身修炼与审视秀丽的山川结合起来,体验自己内心神秘的道教审美感受。这种感受蕴涵着丰富的道教美学思想,涉及道教审美人格理想、审美心理、自然审美论、道教伦理美学和道教文艺美学等方面。他将道家的这种主观性与其宗教目标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以“求道”为乐的美感判断准则。以求道成仙为乐,在乐中获得审美体验,白玉蟾正是这种强调主观美感论的倡导者。白玉蟾的美学思想成就使其成为宋代道教美学的大家,代表了宋代道教美学思想的高峰。  相似文献   

5.
875年前,海南琼山诞生了一位学不由官校而才高八斗,业不由科举而“踏遍江湖,名满天下”的国学大师葛长庚(公元1134-1229年),他以白玉蟾知名,自号琼山道人。白玉蟾是海南文化历史上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国学大师,又是道教南宗第五世祖,被宁宗皇帝赵扩封为“紫清明道真人”。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美术史、书法史、道教史上均有影响。今年是他诞辰870周年,撰写此文,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6.
道教文化旅游强调从身游到心游,提供给游客全新的精神愉悦和人生感悟,是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武夷山是道教名山,道教旅游资源丰富,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可以突破武夷山宗教文化旅游的瓶颈,为该地区的旅游业注入新的内涵,促进其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讲师张宏华在《朱熹与道教修炼术》的来稿中指出:朱熹在研究《参同契》时,首先把其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找到了修炼术与理学思想的结合点:即以阴阳二气为基点,把丹道修炼与理学世界观统一起来。朱熹不仅总结了纳甲六卦、十二辟卦、六十卦运用于炼  相似文献   

8.
艳情诗是白居易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且与道教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崇道的时代氛围使白居易较多接触道教典籍并援引入诗,道教房中术在中晚唐的盛行对其艳情诗发生有催化作用,白居易与女冠的交往相恋也是道教对其艳情诗影响之一。《长恨歌》的“喻仙”手法也是道教对白居易爱情诗影响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双遗产地.自然遗产的完美保护与文化遗产的精神浸润具有内在的契合.选取"逝者如斯"、"鸢飞鱼跃"和"智动仁静"这三方具有代表性的摩崖石刻来揭示朱熹的生态思想,并认为朱熹的生态思想是一个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美学观三者内在统一,亦即真、善、美完美结合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10.
朱熹与李滉的诗歌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大多流露在各自的以武夷山和陶山为背景的山水诗和以梅竹为对象的咏 物诗中,两人的很多诗以说理为主,但理趣和谐,达到了相互交融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朱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成长历程中的内在追求是其痴情山水旅游的两个重要原因。朱熹山水心形成的社会环境主要有3个方面:①宋朝的社会大环境。宋朝佛道盛行、社会腐败及党争激烈等因素导致士大夫热衷于归隐山水。②武夷山地方文化环境。朱熹欣赏山水情趣,并通过山水之旅来达到修身明德的目的。③家学渊源。朱松对朱熹“山水心”形成的影响。朱熹山水心形成的内在因素主要源于其一生不懈探究的“格物致知”理学追求和将山水游历作为其对宇宙本体乃至社会文明内在规律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朱熹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其成长历程中的内在追求是其痴情山水旅游的两个重要原因。朱熹山水心形成的社会环境主要有3个方面:①宋朝的社会大环境。宋朝佛道盛行、社会腐败及党争激烈等因素导致士大夫热衷于归隐山水。②武夷山地方文化环境。朱熹欣赏山水情趣,并通过山水之旅来达到修身明德的目的。③家学渊源。朱松对朱熹"山水心"形成的影响。朱熹山水心形成的内在因素主要源于其一生不懈探究的"格物致知"理学追求和将山水游历作为其对宇宙本体乃至社会文明内在规律探索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市西部10公里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一个远古时期碧波荡漾的湖泊打翻在地,逐步雕琢成现今武夷山的丹山碧水地貌。这空前绝后的大盆景的营造,令人叹为观止。 武夷山还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名山,向有“奇秀甲于东南”之称。据志书记载:秦汉以来,它就为我国各地名士所盘桓,为无数游人所尝鉴,汉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设祀坛,用乾鱼祀武夷君,南朝的顾野王,宋朝的范仲淹、李纲、辛弃疾、朱熹、陆游,明朝的刘伯温、王阳明、戚继光等都曾在武夷山讲学  相似文献   

14.
陶弘景是南朝著名道士、学者和文学家,他的学识、品行、风度等对文学的影响丰富而深刻:陶弘景作为道教宗师,通过与当时文人的交往进而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及文学创作;他所流传的著作特别是搜集整理的道教经典《真诰》在后代文人中广泛流传,成为他们创作取材的重要源泉;由他所开创的道教上清派茅山宗对后世文人生活与创作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宋以后 ,儒道领域出现了大量注解周敦颐《太极图说》的作品 ,儒家以朱熹注解影响最大 ,道教以李道纯注解最为全面。通过对朱子注解和李道纯注解的比较 ,可以较具体地了解到儒道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太极图说》 ,以至整个周敦颐学术思想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道教美学思想内涵丰富,价值甚高,历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2007年道教美学研究,在探究道教美学基本思想的同时,涉足道教美学与文学艺术、道教美学与生命生态、道教美学与各宗教比较研究等领域,交流融合,颇有见地。  相似文献   

17.
韩愈是朱熹所推崇的"五君子"之一,朱熹在思想、文学等方面对韩愈多有接受。在思想方面,朱熹对韩愈的"道统观"、"心性论"、"师道"都做出不同程度的接受;在文学方面,朱熹对韩愈的接受则更多,特别对韩愈古文创作做出了充分肯定;对于韩愈的人品,朱熹是较多地予以否定和指责的。我们可以从朱熹对韩愈各方面的不同接受中认识到朱熹的双重身份与双重成就,即朱熹是一位具有理学家身份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18.
古代朝鲜的道教"八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唯一民族宗教,它于东汉时期形成以后,逐步地完善和成熟,并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频繁,渐渐扩展到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在朝鲜的高丽文宗(1450-1452年在位)时代,就曾建造"八圣堂"祭祀"八仙",其"八仙...  相似文献   

19.
朱熹和黑格尔的哲学在东方与西方很具有代表性。他们对哲学的思考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从哲学的本体探索来看,朱熹的理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都是世界的本源,但朱熹的理是先天完备无缺的精神,而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是一种不断自我完善着的精神;从哲学的逻辑构架来看,朱熹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逻辑构架都是圆圈式的,前者是从理到理,后者是从绝对理念到绝对理念;从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来看,朱熹和黑格尔哲学体系都存在着两种内在的矛盾,这是他们本人无法解决的。  相似文献   

20.
南宋时期朱熹在浙江的为官和交游活动,留下了为数众多的门人,推动了朱子学在浙江的传播。北宋以来浙江学术的发展以及浙江学者与朱熹的学术交往,为朱子学在浙江的传播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朱子学在浙江也面临着其他学派的挑战,并且受到来自政治领域的冲击。在交流和竞争中,浙江朱子学显示出了包容和开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