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大学生生命智慧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生命智慧问卷》和《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对97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生命智慧与自杀意念之间呈非常显著的负相关;(2)生命认知智慧与生命非认知智慧对自杀意念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杀态度问卷与自编生命认知问卷对桂西北1 11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报告测试。结果表明:桂西北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认识多数持矛盾或中立态度;大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生命认知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主要表现在有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是一点也不重要的,33.0%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的想法,2.2%的大学生经常有自杀的想法。高校应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命责任意识及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在中国高校普遍发生,案发率还呈现高学历、高年级的发展趋势.心理障碍、生理疾患、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人际冲突、情感挫折、高校教育缺陷和应对机制不健全、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构成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应采取多种防治途径和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减少自杀个案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曾洁  朱超银  李婧 《民族学刊》2019,10(5):56-63, 115-117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9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田野观察及实物资料收集,采用解释现象学及扎根理论方法,对内地新疆籍维吾尔族大学生在汉语社区社会化过程中之意义建构与文化融入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面对生活喜好差异及社区环境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生成了高比重正向意义构建,分别采取部分融入及完全融入的文化适应策略;(2)维吾尔族大学生在生活喜好及社区环境差异生成的意义构建,与情感态度差异生成的意义构建交互,影响甚至决定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速度及走向。文章最后以跟踪采访数据展现维吾尔族学生在饮食观及语言观影响下文化适应的心理动态。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寻求母狐在不同日期配种和不同的交配时间对受胎率、受配率以及平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月上旬受胎率最高,为100%;3月中旬至3月下旬受胎率次之,为7679%,二者差异极显著(P<0.01);而3月上旬和4月中、下旬再次之,分别为66.66%和50%,与3月中、下旬相比差异又极显著(p<001)。受配率则以3月中旬为最高,然后是3月下旬,而3月上旬和4月上、中旬较低。配种日期与平均产仔数无关。对于交配时间,受胎率则以30-60分钟为最高,为82.55%,与不足30分钟和60分钟以上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对仔猪饲喂“保命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的成活率提高11.3%(P≤0.05),增重效果也较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腹泻指数较对照组偏低,虽然差异不显著,但在病程持续时间上较对照组平均短1-2天。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新疆6所高校的维、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试,并对维、汉族大学生身心健康情况进行比较。新疆维、汉族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总体无显著差异,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能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维、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具特点,在自我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上存在差异;维、汉族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对江苏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及汉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因子上存在民族差异;在满意度和校园生活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在情绪因子上年级差异较大;在人际关系因子上专业差异较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内地高校的情绪、学习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具有时间的阶段性特点.通过研究分析,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尽快适应内地高校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何志敏  韩锐  姚楠 《民族学刊》2022,13(5):22-29, 133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关系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来自西北地区的5所高校近6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当前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整体水平较高。情感归属行为自觉等维度方面从考察人口统计特征因素对其影响的显著性程度上看,政治面貌对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个维度的影响差异最为显著,性别、生源地、父母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维度上存在差异。可通过课程思政、党员引领、实践养成、以网致胜等途径增强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大四学生择业效能感及其状态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为基础,采用龙燕梅修订的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已有的状态焦虑问卷对湖北师范学院四年级学生进行的测量为基础,一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和状态焦虑感的一般特点,并探讨了其在性别、专业和专业性质上的差异表现;另一方面,研究了大四学生的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大四学生的择业效能感存在显著的专业和专业性质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2)大四学生的状态焦虑高于正常水平,存在显著的专业和专业性质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但男生的状态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常模;(3)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与状态焦虑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负相关;(4)以择业效能感为预测变量预测状态焦虑,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文献法及访谈法对青海省藏、回、汉族大学生的文化习性及文化适应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藏、回、汉族大学生在多民族语境下生活学习,文化适应态势良好,但是存在显著的民族差异和文化习性差异.针对差异及特点,从教育学、心理学视角提出解决对策建议,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族院校平安校园、和谐校园的构建提供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2.
运用自编问卷对新疆自治区六所高校的大学生择业心理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评价维度上,民汉学生有显著差异,民族学生的自我评价高于汉族学生;专业因素是民汉学生择业时共同面临的首要障碍因素;民汉学生都有去基层工作的心理准备,但理想工作地区,民汉学生有显著差异;在首选单位上,民族学生更为保守,倾向于选择政府和事业单位;在收入期望上民汉学生都表现为过高期望.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两种不同的饲用菌(A菌和B菌)进行单菌和混合菌发酵,并对菌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单菌培养优于混合菌培养,而且B菌在玉米芯上的生长优于A菌,用B菌发酵的产品粗蛋白达11.44%,与底物比差异极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北京5所高校来自新疆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新疆大学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数据表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地区、性别、民族上的适应状况不存在差异;在校园生活、满意度因子上存在年级和专业差异.个别访谈发现,大部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京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具有阶段性和累积性特点.研究为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适应性提出了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状况是大学生现实生活质量的反映,对其成长与发展及身心健康都有积极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选取大连市一所高校的5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苗元江编制的《综合幸福感问卷》对其进行集体测量,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性别、专业方面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幸福感发展存在年级差异,且大一、大三显著高于大二;大学生幸福感发展不存在性别、专业差异。  相似文献   

16.
从意念思维活动、意念控制气息,意念指挥声音等方面来探讨其对声乐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在声乐学习中声音问题就其发声而言,其实就是大脑意念问题.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受大脑意识来支配的,有什么样的思维活动就必然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19.96年12月4日,宁夏酸妞野生饮品有限公司“奔向21世纪爱心助学活动捐款暨文体界人士结对资助宁大特困生仪式”在宁夏大学举行。酸妞野生饮品有限公司向宁夏大学288名特困生捐款3万元,以资助他们度过难关,完成学业。在仪式上,文艺界知名人士蔡明(回)、郁钧剑、王刚(回)、何阳(回)等11人结对资助了15名特困生,并与他(她)们亲切交谈、合影留念,以示鼓励。在资助意向上,蔡明、郁钧剑、王刚、王静等人还特别提出资助回族贫困大学生,使7名回族学生受益(其中蔡明资助2名,郁钧剑、王刚、王静等各资助1名)。回族艺术…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许多高校都发生过大学生自杀事件。自杀者以这种极端的方式毁灭着自己的生命,不管我们是如何不情愿看到这种现象发生,但这种可悲的行为仍然象幽灵一般游荡着,甚至成为大学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提出一些较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粲  刘大伟 《民族学刊》2015,6(5):89-92,127-128
心理障碍已经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心理量表作为量化工具,可以辅助高校教育工作者发现此类疾病,规避心理卫生危机事件。本文通过检索相关数据库,输入主题词(民族高校大学生和心理健康调查),共筛选到1994至今59篇文献,文章对目前国内常用心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焦虑自评量表、心理健康测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评定量表、大学生人格健康调查表等)在民族高校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日铃木博之 《民族学刊》2018,9(2):35-44, 106-109
本文以1996年版《理塘县志》中的语言描述为出发点,根据笔者田野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语言资料,更详细地介绍分布在理塘县内以及其周围的藏族语言。理塘县内有三种语言:却域语、康巴藏语、安多藏语。其中,康巴藏语属于至少两个方言群(南路方言群、木里稻城方言群),一共有六个小组(县北、呷柯、勒通、热柯、县南、拉波)。安多藏语不设方言群差别,但在毛垭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中,达拥玛部落(曲登乡)和永支部落(毛垭草原中部)之间语音上有较为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