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他曾是孙中山的警卫,后又成为蒋介石“剿共”的干将;他既为蒋介石立下赫赫战功,又敢于和他唱对台戏;他在抗战中虽创下辉煌战绩,胜利后却被解除了兵权;在辽沈战役中他暗做“内应”,配合了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事后却成了中共公布的战犯;蒋介石下野后,他逃到香港隐居,1955年初却突然返回大陆……这就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卫立煌曲折而传奇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枫叶 《当代老年》2009,(1):18-19
他曾是西北军战将,又成了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却和周恩来保持着单线联系。 蒋纬国说他是潜伏在蒋介石身边时间最长、最危险的“共谍”;朱德元帅却不止一次称他“有奇功,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
吴迪 《职业》2008,(6):40-41
能进入纽约的跨国公司,成为年入数十万元的白领,是无数年轻人的梦想。然而,他却“不知天高地厚”地炒掉了世界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股神巴菲特称他是“奇才”,就连好莱坞明星甚至美国议员,都争着和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国人交朋友。  相似文献   

4.
江南 《老人天地》2013,(1):36-37
前不久,著名旅游城市三亚,因为一场“宰客风波”而深陷舆论旋涡;而此时,“揭黑导游”邬敬民在三亚主推的“尊严之旅”却也空前遇冷,以致于他的生存都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5.
袁学之同志是去年过世的,他享年93岁,也是高寿了,但我在获悉他逝世消息的那一刻,还是禁不住流了泪,深为惋惜。袁老在湖南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先是省总工会主席,后来又是省政协副主席,在有的人眼里可谓权位显赫。然而,他却始终把自己定在“人民公仆”的位置上,功高不自傲,权重不谋私,一心只想为老百姓多办实事、做好事。为袁老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许许多多的人前往殡仪馆为他送行。灵堂上,挂着他生前自撰的长联:铁骨铮铮一生正气七分功劳三分错误奋斗终身临终犹盼国昌盛;忠心耿耿两袖清风六个子女四个下岗自谋生路不给政府添麻…  相似文献   

6.
前一时期《东方早报》上,刊载了孙渝烽先生写的一篇悼念文章,介绍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张瑞芳生前两件令其感触颇深的往事,我读后深受感动。特别对她晚年甘做“看客”的那种宽阔胸怀和空灵境界,感到由衷敬佩。  相似文献   

7.
鲁礼敏 《老年人》2009,(6):20-21
黄苗子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漫画家和书法家,生性开朗豁达。如今他虽已年过九旬,却面色红润,精神矍铄,眼睛不大却非常有神,说起话来更是幽默风趣。有人问他:“您这么大岁数了,头发怎么还不白?”他的回答却让人莞尔:“我这是不白之冤啊。”他不仅喜欢逗别人笑,而且自己也特别爱笑,说到高兴处常常是一阵爽朗地笑。为此,他的夫人郁风曾对他说:“你这个人呀,将来怕是笑死的.”  相似文献   

8.
当其他老师都在努力与班级学生“打成一片”时,他却主动和学生拉开距离;当其他老师紧跟改革步伐进行一体化教学时,他却“逆势而上”坚持自己的做法;当其他老师因为学生寝室内勤扣分而痛惜奖金时,他却对扣分的学生说“扣得好”。他是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的“怪老师”王一群。他说:“只有跳出条条框框,有活性、有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持久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李黄珍  曹晓荣  赵岳 《职业》2013,(31):11-13
他的专业是控制,却选择进入IT界;他是当时康柏中国最年轻的销售总监,却选择白手起家创立公司;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在IT界“从一而终”时,他已经开始向人力资源行业进军——中华英才网、上海润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肯耐珂萨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他在奋斗的路上永不止步,作为领军人物,他一直追求卓越,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向一个又一个顶峰攀登。他,就是肯耐珂萨总裁——沈健。  相似文献   

10.
彭国梁 《老年人》2007,(4):30-31
“湖湘二史”——兄:史穆,八十五岁;弟:史鹏,八十一岁。史穆是著名的书法家,还是在十多年前,我就曾写过一篇有关他的文章,题为《漫道洛阳今纸贵,云烟挥洒个中情——访名书法家史穆先生》。写史穆先生的文章不知有多少,但他似乎对我的这篇文章有所偏爱。2003年,香港的《名家》杂志在三月号同期登载了两篇访谈“湖湘二史”兄弟的文章,一篇是仙玉写史鹏先生的《白首自甘长伏枥,为霞争羡夕阳新》;一篇便是十多年前我写的这篇。  相似文献   

11.
提起梁晓声这位曾以锦绣文章予我们心灵震撼和升华的当代著名作家,人们常常想到的是他十几年前奉送给我们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著名小说;津津乐道的是他近几年真诚且“放胆”奉献给读者的《自白》、《梁晓声话题》、《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文集。大多数人只熟识文章华美的梁晓声,而极少有人真正认识“交际场合”中的梁晓声,更少有人对他的口才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在满园金色的深秋季节,一位对于中国人非常熟悉的故人将长眠在杭州安贤陵园内。这位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美国人”的故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司徒雷登。他之所以在中国享有比在他祖国美国更大的名气,那是因为毛泽东的名篇《别了司徒雷登》成就的。这篇几乎为他盖棺定论的文章把他称之为“美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使他无法实现生前的愿望,在他死后他的骨灰才被运回杭州故里,并安葬在他的亲人身旁。  相似文献   

13.
余玮 《老年世界》2014,(15):11-13
物理学家、哲学家、“两栖院士”、“反伪斗士”……不同的称呼,所言的对象是同一位老人。物理学家?有人说他是氢弹理论的开创者之一,曾在“最小”和“极大”间找寻联系和统一;也有人说他是个“伪院士”,是“不务正业、滥竽充数的物理学家”。哲学家?他的文章曾早于“真理标准”讨论18年,他的文章曾成为民政部通告取缔“法轮功”非法组织的先声;他曾向许多部门、许多领域“叫板”过,有人说他爱“惹是生非”、爱“多管闲事”。  相似文献   

14.
看到某论坛上有一篇自署为“非震区灾民”的帖子,是一个工厂的工人为自己没有捐款而感到愧疚,而自责地说:“我是不是值得鄙视?”他没有捐款的原因似乎有这样几个:一是厂门口的捐款箱无人问津,他也不愿意“出风头”,然而,“心里却一直有点疙瘩,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锗事,一直在受良心的谴责”;二是为了平复自己的良心,同时又不想在同事中显得“另类”,  相似文献   

15.
柏杨的时代     
就是他,就是这个人——他曾经是蒋中正的崇拜者,宣誓“愿为领袖活,愿为领袖死”,后来却阴差阳错因“侮辱元首”而坐牢;他多次企图自杀,也曾几乎被枪决,但最终活到了88岁高龄;他曾经胆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义无反顾地坚持“不但要崇洋,而且要彻底崇洋”;他也曾经因在牢狱中经受酷刑后屈打成招,而被一些人斥为没有骨气和气节,但出狱以后依然愤世嫉俗、嫉恶如仇、锋芒毕露,以批判者的姿态揭露文化的污垢和世俗的恶习,攻战不休;他时常痛骂传统文化,临终却没有忘记嘱托马英九找个忠心耿耿的“魏征”,仿佛一种回归;他嬉笑怒骂,其实内心沉重;1985年,他的《中国人史纲》当选为台湾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  相似文献   

16.
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王恬波周恩来生前有句名言:“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这既是他自己毕生的修养原则,也是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殷切期望。在现实生活中,却有极少数人到了离退休年纪,由于放松学习和自我改造,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偏偏造成...  相似文献   

17.
请看这样一例:有一人家为庆贺老母九十大寿而盛宴宾客。宴会进行中,众宾客说了许多诸如“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如东海长流水”之类的话来恭贺。客人中有一位是相声演员,杯来盏往之时,他突然站了起来,指着主人大声说道:“你的妈妈不是人。”举座之人不由大惊;这不是辱骂人吗?主人刷地站起于,面呈怒色,场面十分紧张。这位相声演员却笑道:“她是王母娘娘下凡尘.”主入听之嘘出一口长气而转怒为喜,众入一片喝采.但还未等喝采声停下.他又严肃地道:“生下的儿子都是贼.”满座又为之瞠目,而他却在一片惊讶不解的议论声中只高声道:…  相似文献   

18.
成北 《老年人》2009,(12):22-23
2009年10月13日,开国上将、百岁老人吕正操不幸逝世。“我这辈子,就是打日本、管铁路和打网球三件事。”尽管老将军生前只是轻描淡写地总结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但他为革命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却深受人民的称道和爱戴。  相似文献   

19.
芮成钢给人的印象,与电视上的画面和声音一样:一身得体的西服、饰以醒目的领带,加上因为年轻而俊朗的外形,使他显得格外有朝气和活力;他的语气.却又明显透出一种平和、历炼,给人以成熟稳重的感觉。另外.他那随身携带的公文包,满满的,还开着口子,又表明了他的专业人士身份和特点。对他的采访刚刚结束,他就要以主持人身份去采访另一位著名经济学家了。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临颍县南街村,被称为中国的“共产主义经济试验田”。这是一个很神秘很奇怪的地方,既有极高的经济收入,又保持着许多陈旧的现象;名气极大,却又蒙上了一层特别的面纱。才3000多人口的弹丸之地,却是中国最大的方便面厂家之一;是中国极个别的十几亿元之村,号称“中原第一村”,却还在吃食堂.什么都搞分配,沿袭着过去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那一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