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茅台情话     
两年前的金秋十月,去贵州省茅台酒乡,让我忘记了头上如霜的银发,义无反顾地与敬泽和王刚,登上了转道重庆的飞机。何以如此发狂放无忌?答曰:自古至今文人与美酒形同一体。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以及他醉酒后在燕子矶畔捞月而死之传说,虽皆无实据可考;但是自古至今文人与美酒结缘,则是写进文史中的史实。  相似文献   

2.
神秘的酒     
到了不惑之年才知道,酒这东西果然了得!酒把人释放出来,靠的是一种醉意。所以,酒本是一种意境。李白斗酒诗百篇,酒能助兴;曹操煮酒论英雄,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在比权量力;武松,借酒壮胆,三拳打死了官家悬赏多时也无人敢碰的景阳岗上那只吊睛白额大老虎,为民除...  相似文献   

3.
广告诗的特殊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为兰陵美酒而作的一首诗,诗中只字未提酒的质量,只用“香”、“光”、“醉”三字把兰陵美酒的光泽、味道描绘得淋漓尽致,令人不饮自醉。  相似文献   

4.
李白与酒     
李白是我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被世人称为诗仙、酒仙。他的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二者相得益彰,铸就了李白辉煌灿烂的一生。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却因奸人陷害无法实现,他生性浪漫、洒脱不羁,却被现实打击,这些都让他与酒有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5.
首次听说汪国真老师,是我上初中时,我听到一句诗:“你的背影是帆,我的目光是河流”。“太美了”!我脱口赞叹。从此,“汪国真”这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与李白、苏轼一样深深刻在了我的心中。那时我年仅十几岁。汪国真老师的诗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你只要刚刚读到他的一两句诗,便能感受到他超凡脱俗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唐牛 《老年人》2004,(5):49-49
诗,要符合情之理,否则就不是好诗。但诗又不一定要符合事之理,有时越是不符合事理的诗越是好诗。“黄河之水天上来”,是李白的千古名句,但它不符事理。因为黄河之水并不是从天上来,而是从青海来。如果李白写成“黄河之水青海来”,完全符合事理,但却不是诗,而是地理常识了。黄河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赋诗、吟诗的国度,也是一个酿酒、饮酒的国度.很久以前,诗与酒便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中国文人那儿,诗酒联袂,寄意遣怀,是文学史上的千秋佳话.唐代诗人李白把诗的灵感和酒的神韵融合到了极致:赋诗赋出了酒趣,饮酒饮出了诗情.  相似文献   

8.
先来看这样一个场景:半夜男人和女人吵架了,他赌气独自来酒吧喝闷酒。把杯中的酒一饮而尽后,他转头问边上的人:“嗨,伙计,你说女人到底在想什么?”另一个男人头也不抬地说:“如果我知道的话,我就不会在这和你喝闷酒了。有个笑话你听说过没有?恐怖分子和抓狂的女人之间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9.
骆远 《老年世界》2014,(6):43-43
一、茶与诗词 早期的文化常以酒助兴。从屈原的“奠桂酒兮椒浆”到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均为酒诗。酒诗常常是天下地上,玄想联篇,与现实却无干碍。恰恰在这时,茶加入了文人列。茶,也从此走上诗坛。左思写出了我国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娇女诗》。这首诗,写的是民间小事,写两个小女儿吹嘘对鼎,烹茶自吃的妙趣。题材虽不重大,却充满了生活气息,从娇女饮茶中透出对生活的热爱,透出一派活泼的生机。  相似文献   

10.
胡恒 《当代老年》2011,(2):36-37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唐代骆宾王寥寥几句诗,就把世人对帝王宫殿的尊崇与好奇表现出来了。2010年10月10日,是故宫博物院建立85周年的纪念日;同时,也是故宫建成590周年。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几百年来一直无比威严和神秘,  相似文献   

11.
贞观六年的金秋七月,大唐天子李世民在丹霄殿设宴,与近臣饮乐。席间,和自己的大舅子长孙无忌咬起了耳朵:“我说,这伙大臣里啊,有个叫魏征的小老头,如果我不听他的进谏,他就会拿架子不理我,你说这是为啥?”当事人魏老头就像耳朵长了腿似的,立刻凑了过来:“我进谏就是有意见,您意见都不肯听了,我还搭理您,您就真要自行其政了,我这是沉默抗议。”  相似文献   

12.
心气     
在喜欢的人面前,大概是没有心气可言的。唐明皇第一次见到李白,对高力士说:"此人固穷相。"高力士便把他当作田舍郎看待。但天子也得钦服于才华,力士却不懂,穷相和襟怀是可以并存的,不然,日后他也能免受提靴之辱。李白也有喜欢的人,尽管那些人的身后之名与他相比差得太多,他也会真诚地放下心气。在黄鹤楼,他掷笔长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老人世界》2010,(4):62-62
以酒壮胆 有人牙痛,等到拔牙时,又害怕了。牙医让助手给了他一杯威士忌,然后问:“现在有胆量了吗?”  相似文献   

14.
里强 《老人世界》2014,(6):43-43
唐人雍陶到了一个地方,别人告诉他叫“青云驿”。他便借题发挥,作了一首诗:“行愁驿路问来人,西去经过愿一闻。落日回鞭相指点,前程从此是青云。”白云,在古人眼中是高洁之物,常作为志气(如“凌云志”)、高尚的道德和纯洁的友谊的象征。李白、陶渊明、陶弘景等诗人都喜欢白云。  相似文献   

15.
城镇街上清真餐厅,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清真餐厅的经营特点,大家也清楚。但“清真”二字何意,又何以和“餐厅”连到一起了呢?就词义讲,“清真”的意思是“纯净质朴”。最早使用这个词的大概是大诗人李白,他在一首诗中说:“韩生信英彦,  相似文献   

16.
诗酒杂谈     
浪波 《老人世界》2014,(1):40-41
诗酒结缘,形成中国特有的诗酒文化,说起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见诸文字记载,《诗经》中就有许多篇章咏酒赞酒,如“君子有酒,嘉宾式宴以乐”(《小雅·南有嘉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小雅·楚茨》),  相似文献   

17.
张小失 《金色年华》2007,(12):29-29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李白的孩子趁私塾先生不在,独自溜出去玩耍。很不幸,他遇见一位老奶奶。众所周知,那老人家正满头大汗地磨铁棒。前期对话在此省略,最后,老奶奶告诫李白:“孩子,读书学习犹如磨铁棒,功到自然成,铁棒磨成针。”可那李白不听则已,一听大惊,撒腿就跑。回到私塾,被先生抓个正着,问其故,李白哆嗦道:“有个老奶奶为了得到一根针,  相似文献   

18.
我儿他儿     
我儿他儿从前,有个泥瓦匠,妻子早年亡故,他含辛茹苦把儿子养大,自己也老了。哪知儿媳进了门,却一日三餐连残菜剩饭也不让他吃饱。有了孙子,儿媳更把他当仆人使。他不计较,伊然百般呵护孙一子。邻居问:“儿子都靠不住,还想靠孙子呀?”他笑着写了几句诗:“辛辛苦...  相似文献   

19.
笑汀 《老年人》2010,(9):50-50
长沙李篁仙,名寿蓉,咸丰进士,授户部主事,曾参曾国藩幕,所作诗联多为曾国藩所激赏。论者认为,篁仙虽不及文正之博大,但清才卓越,别具风神,亦足以传世矣。所撰《天影庵联话》,在湖湘联坛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对他的诗才,郭嵩焘誉之云:“其华妙处,不减宣城”(指南朝时宣城太守谢眺,李白有句云:“一生低首谢宣城”)。  相似文献   

20.
屈指算来,此时距毕业已一年有余,我也有一百零八天没见老苗了。大学时代的老苗是那种把酒当歌、笑傲江湖的“魏晋”人物。他赋有才情又不免为才情所伤,有些懒散和软弱。诗社里,我和老苗结成死党,倒不是因为我多么的才华横溢,令他倾倒,只是我具有洗衣女工的天分,使他的衣袖总是洁白如雪,散发着淡淡皂香。他终于不再与“一三五不洗,二四六看情绪,星期天干搓”的“中文系狂人帮”同流合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