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方雪梅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99-101,122
运用PCR技术对特定的DNA片段进行扩增,是近年来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 对PCR技术中的诸要素作了细致的总结归纳,并介绍了与PCR相关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PCR技术现在已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工作的基础技术和有效工具,在医学、农业、检验检疫等领域中使用十分广泛。其核心设备——PCR仪经过不断改进,已经越来越完善和智能化,分类也更加细化,但厂家一般自行命名型号,技术指标的参数也不统一,给用户的选择带来了困惑和麻烦。下面将列出选购时的一些常用指标,希望有助于大家了解PCR仪的选购技巧。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是体外通过酶反应合成、扩增目标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也是最常用、最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胡钧、樊春海等与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的张治洲通过学科间的紧密合作与深度交叉,发挥各自在纳米、生物和化学等方面的学科优势,发展出一种新型PCR方法——“纳米粒子PCR”(NanoparticlePCR)。该方法通过引入纳米领域的重要材料——纳米金粒子,有效地抑止了PCR中易出现的非特异性反应,从而显著提高了PCR这一经典生化反应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解…  相似文献   

4.
真核生物mRNA差异显示技术白1992年建立以来,经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重要技术平台之一,为基因的差异表达及表达基因的克隆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本文主要对mRNA差异显示技术原理及其中的引物设计,优化PCR参数,差异cDNA的显示、回收纯化、鉴定、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较为全面地论述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与基因扩增分析仪器(PCR仪)。较为详细地阐述了PCR基本原理、PCR结果的检测与分析、实时定量PCR技术、影响PCR效果的因素、PCR技术的应用、PCR仪器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分子生物学的崛起改变了神经科学研究的进程。本文回顾了神经分子生物学40年的发展里程,分析了脑的1O年工程研究和焦点。展望了未来30年该领域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疾病诊断技术特别是病毒病的诊断,已经进入到基因组诊断的分子生物学水平。有人称核酸探针为“神奇”的探针;有人称之为“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三代诊断技术”;J.A.Miller认为,疾病诊断到了最根本的地步,往往是一个遗传学问题,从病人或传染源微生物的基因着手进行医学诊断,也许是最直接的诊断方法(引自《美国科学新闻》)。近年来,核酸探针的研究应用也十分活跃,许多疾病特别是遗传病和病毒病的诊断都迅速地应用了这一根本而又准确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探讨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的构建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虚拟实验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南京医科大学生化教研组构建了一套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具备界面友好、操作性强,素材、动画写实性,实用性,内容微观性以及测试性等要素,在试点教学中广受师生好评.  相似文献   

9.
数字PCR是一种新兴的基因检测方法,是继常规PCR、实时荧光定量PCR之后的第三代PCR基因检测技术.在传统的水产病原菌的分子检测方法中,普通PCR检测结果需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耗时长,并且不能对检测病原进行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则需要依赖内参基因进行相对定量分析,难以满足水产病害快速精准检测的需要.数字PCR技术实现了对检测样本的绝对定量分析,具有前所未有的准确度和重现性,为快速准确地进行水产病原菌的检测提供了崭新的技术平台,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PCR的产生、原理和分类,并深入探讨了数字PCR技术在水生生物致病菌和水产品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ric anemia)是一类危害人类生命健康较为严重的血液性疾病,但对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十分清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细胞生物学技术,免疫学多学科的渗入,各类数据库的建立和广泛使用,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拓开了前景。本文从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研究离不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指导,其研究趋势体现了辩证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6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北京检验检疫局和深圳市匹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荧光PCR多通道实时定量检测仪进行了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仪器的研制成功,为荧光PCR检测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经济适用的检测工具,将在食品安全、兽医诊断、临床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据了解,研制组根据荧光PCR技术应用发展的迫切需求及市场广阔前景,研制出的荧光PCR多通道实时定量检测仪设计新颖,采用了自主设计的热循环扩增和光学检测系统。该仪器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已…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已渗透于医学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更好地培养新一代从事医疗和科研的高素质人才,福建医科大学分子医学研究中心自1998年将《医学分子生物学》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经过数年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就该课程的教学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3.
PCR-ELISA技术是PCR技术、探针技术和ELISA技术三者结合的一项技术,是PCR技术的衍生和发展。近几年,PCR-ELISA技术已被应用在检测领域,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对该技术工作原理、分类、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4.
PCR-ELISA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CR-ELISA技术是PCR技术、探针技术和ELISA技术三者结合的一项技术,是PCR技术的衍生和发展.近几年,PCR-ELISA技术已被应用在检测领域,并取得一定的进展.本文综合相关文献,对该技术工作原理、分类、应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5.
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目前,该技术在国内外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用于DNA测序、基因表达及基因组图的研究、基因诊断、新基因的发现、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等,所以为二十一世纪生物医药铺平道路,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广泛的变革,促进人类早日进入生物信息时代.  相似文献   

16.
《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子生物学是知识体系庞杂、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且对实验技能和实验条件要求较高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这门学科的特点和发展对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练浓缩或扩展细化;通过增加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实验课时,实验连续性设计,平行性操作,面对面结果分析;通过网络资源和分子生物学软件介绍和运用掌握等途径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发现与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金融发展能促进经济增长,但是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从技术进步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具体机制,并把技术进步分解成前沿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改进,分别研究了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关系。结果发现,金融发展显著地促进了技术进步,但是其效果在各地区之间存在差异;金融发展对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虚拟企业集团概念、成因及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虚拟企业集团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发展,本文进一步明确了虚拟企业集团的概念,然后对其成因、发展理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并对其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中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将研究型教学的模式应用在分子生物学中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在分子生物学的实验课教学中怎样利用研究型教学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思维,结合我们的经验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蚕业产业化、科技创新及发展模式三个方面展望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蚕业。指出建立合理可持续发展的蚕区布局、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养蚕户、稳定一体化的企业经营机制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实现蚕业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蚕业科技创新的重点应放在蚕业基础研究、蚕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省力高效的种桑养蚕技术体系及蚕桑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上 ;同时指出中国蚕业发展应走工业化和生态化模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