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开山学者。他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用了“社会学”一词,并在建立资产阶级社会学体系上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他将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或译“社会动学”)和社会静力学(或译“社会静学”)两部分。前者研究社会的运动、变化规律,即“实证的社会进步论”;后  相似文献   

2.
一、立项课题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两项课题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列为重大课题:陆学艺牵头的“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和景天魁牵头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研究”。1999年社会学研究所首次设立了所重点课题基金,共批准了13项课题立项:吴小英“社会学中的女性主义流派研究”、李国庆“日本社会学与中国农村社会调查”、渠敬东“涂尔干社会理论的翻译和研究”、朱庆芳“社会指标研究”、苏国勋“社会学思想史”、折晓叶“产权变革的社会过程———乡村组织与制度变迁系列研究之一”、罗红光“中国社会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学术反思”、唐钧…  相似文献   

3.
法兰克福学派将它自己的哲学——社会学理论称为“社会批判理论”或“批判理论”。这一名称是霍克海默(M.Horkheimer)在1937年的《传统的和批判的理论》一文中确立的,它较好地概括出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尤其是30年代《社会研究杂志》所发表的文章的特点。马尔库塞(H.Marcuse)曾对社会批判理论作出这样的说明:“批判理论是《社会研究杂志》的阐述性论文中以辩证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而提出的一种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4.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以“重解学术经典 ,再造思想传统”为宗旨 ,推出“世纪文库”丛书。在中学方面 ,该文库着眼于较为全面系统地出版清末民初以来的经典作品 ,尤其是社会科学领域中亟待整理的社会学、人类学重要文献。目前 ,该文库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著作有 :梁漱溟的《中国文化要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 ;瞿同祖的《中国封建社会》、《汉代社会结构》 ;李景汉的《定县社会概况调查》 ;李安宅的《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研究》 ;杨庆的《中国社会的宗教》 ;詹承绪等的《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剧烈变动。自1987以来,我国社会学界一批中青年学者始终关注、追踪着社会结构的演变,并苦心孤谐地探索着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现代化发展间的独特关系,尝试着以此为契机创建中国社会学的社会结构理论。 《社会学研究》编辑部在近几年中,亦将“社会结构研究”视为编辑重点之一,与这批  相似文献   

6.
1995年,邹川雄于台湾大学社会学研究所完成博士论文《拿捏分寸与阳奉阴违:一个传统中国社会行事逻辑的初步探索》。几年后,该论文分为《理论》和《实践》两本书出版。其中,《理论》的篇幅较《实践》一本多出1/3,可见其论文的重心在理论上。这不是一般的社会学理论论文。以往那些论文常常在西方理论脉络中选择一个(或者几个)人物、概念或者命题进行讨论。它们常有比较固定的模式和参考文献,以在既有观点基础上增加一点新意为目的。而邹氏的论文是一个“本土化”的尝试,以开拓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社会学研究为志向。它涉及穿梭于中西之间、各…  相似文献   

7.
国家“七五”期间社会学重点研究课题“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已完成,其主要终期成果为《九死一生——中国现代化的坎坷历程和中长期预测》(张琢著)、《国外发展理论研究》(孙立平、严立贤、张静、张琢合著,张琢主编)、《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冯钢著)和《日本的国铁改革》(张萍著)等著作均已出版。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家茶座》2007,(2):144-144
《当代社会发展研究(第2辑)》以“新乡村建设”为主题,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乡村社会秩序及其运作逻辑、社会流动与人口流动、海外资讯四个部分,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本位、中国城市化道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相似文献   

9.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本无社会学,但按中国当代历史学家的解喻,中国社会学的思想、学术却源远流长。吾师周子同教授就认为中国经学中包容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几个主要部分,《群经概论》指出:“《易》、《春秋》是孔子的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的思想所在”。 钱穆(宾四)教授对于这个道理则有较为详尽而明确的阐发,他把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也是我们高职阶段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帮助高职学生认识和了解当下中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在认识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界定社会问题的理论依据,夯实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基础,掌握社会问题的认识工具和研究方法,最终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解释社会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一)对“经济社会学”内涵的重新认识任何学科的发展都需经历一定的历史过程。熊彼特是“经济社会学”的最早倡导者之一,他在《经济分析史》中提出“经济社会学”概念,并将其定义为研究“经济制度”的科学。但熊彼特的“经济社会学”更多地强调经济,而与现代意义上的经济社会学并不一致。即使就经济学而言,“经济”制度最初指罗马社会的家庭管理(“Oikos”);而熊彼特的纯粹经济学概念则过于狭隘。主流经济学的发展从来就不是线性的,而是经历了无数曲折和往复,并在此过程中形成各个时代的基本假设和定义。对于“经济社会学”自身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专业化中断”是当代中国社会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作者考察了两种观点,认为它们未能揭示中断过程的全貌。从微观与宏观结合上,作者运用系统分析展开了中断过程的最为重要的历史与人的选择,勾挑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结构因素:社会学范式转换、外来模式的影响、展开理论的探索,并由此引发了中国社会学理论转型的讨论。对中断的历史分析,揭示了学术争鸣、中外社会学理论选择、对重大发展问题的正视,是中国社会学理论成长和建树的基础。作者强调,重述历史是一种理论行为,是对中国社会学思想发展的社会学再认识,这一反思使人看到了经验研究所看不到的历史,看到了经验分析的局限。反思展现了当代中国社会学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理论建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社会数学”这一新学科,并论述它的一些基本问题。按照作者的构想,“社会数学”是一门用数学方法考察社会问题(特别是社会关系)的科学,是思维数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它以作者在《思维数学引论》(科学出版社出版)中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及对集合论进行扩充(即对集合补充定义冲、合、中三种运算)所得的结果为基础,既不同于作为数理统计等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的“数理社会学”,又不同于作为协同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学科的“定量社会学”。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当代中国现代化的指导纲领———张秋俭著《邓小平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论》简介张秋俭著《邓小平以现代化为中心的发展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9月出版)是“八五”国家重点课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中的一项主要成果。本书阐述的邓小平...  相似文献   

15.
周晓虹 《社会学研究》2012,(3):1-22,242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孙本文在其从事研究的近30年间对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从文化和心理因素入手,建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学术努力,这使他的学说带有鲜明的文化决定论和心理还原主义的色彩。在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年代,孙本文充当了中国社会学建设者和评论者的双重角色,最早尝试用社会学理论来推动苦难中国的社会建设,并致力于创建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些努力,既反映了知识分子面对危机时的天真与无奈,也反映了社会学家介入现实时的执拗与不甘。而1949年革命胜利之前由他个人写成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庶几也就成了即将黯然退场的旧中国社会学家们的集体谢幕词。  相似文献   

16.
贝卡里亚(Cesare Beccaria,1738-1794)的《论犯罪与刑罚》(贝卡里亚,1993/1764),是法学史上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著作。有刑法学者称之为“西方文明中有关犯罪与刑罚最具深远意义的论著”(Wolfgang,1996),也有法社会学者把它视为“有关法律与社会的奠基之作”(Trevi澖o,1996:13)。不过,在1947年出版的那本早期法社会学著作《法社会学》中,古维茨罗列了从亚里士多德以来的27位法社会学先驱,以及11位欧美法社会学奠基人,却完全忽略了贝卡里亚(Gurvitch,1947:53-148)。半个世纪后,在《法社会学:古典和当代视角》一书中,崔维诺把贝卡里亚与梅因…  相似文献   

17.
近来阅读胡荣先生撰著的《社会学导论:社会单位分析》(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以下简称《导论》),感觉到该书在社会学的理论探讨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是近年来出版的社会学理论著作中比较富有创见的一部好书,读后令人耳目一新。概括说来,这本书的特色和新意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提出新的社会学概念。《导论》提出了“社会单位”等一系列新概念,并对其他许多相关的概念作了重新界定。作者认为,“所谓社会单位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互动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或为一定目的而建立的关系网络”(第2页)。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者对社会的警告”一书,是由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主编、中国妇女出版社编辑出版、《天津新华书店》负责发行的大型社会学丛书。 该“丛书”首批出版了11本书,即①《疲软的舆论监督》,②《人口危机》,③《在亚社会中沉思》,④《农村亮出了黄牌》,⑤《城市在转折点上》,⑥《中国大陆的贫富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就一般意义而言,社会分层(SocialStratification)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社会现象,因而被视为现代化社会变迁的焦点,也因此而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自1978年中国社会学恢复、重建以来,面临的是改革、开放引致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其间,社会利益关系及其社会结构问题始终为社会学者所关注,并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大热点。由于社会利益结构在现实层面反映的是一个特定社会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社会关系及其制度性的演变;在社会学知识层面涉及的是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领域;因而,这一研究“热点”亦成为…  相似文献   

20.
《社会学家茶座》2003,(4):158-158
近20年来,国外相关学术文献中“社会理论”(Social Theory)一词逐渐取代了以往流行的“社会学理论”(Sociological Theory),成为国际学术界主流性话语的形式。这种视角的转换究竟意味着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