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权制度缺陷导致对“内部人”监督不力“内部人控制”理论是在研究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时建立起来的一种理论。该理论是由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所创立的。青木昌彦教授认为,内部人控制作为从前的国有企业的经理或厂长在企业公司化的过程中获得相当一部分控制权的现象,这种现象是转轨过程中固有的一种潜在的内生现象。  相似文献   

2.
<正> “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经理人员获取了企业控制权的相当大部分。内部人控制有“法律”上和“事实”上之分。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内部人因持有企业的股份而掌握了企业控制权;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人并不持有企业的股权,但在企业资产的使用、处置、收益分配上拥有决定性的权利。由于各国的转轨的环境和条件不同,内部人控制的程度和规模在各转  相似文献   

3.
公司治理结构作为股东控制专用性投资风险、保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青木昌彦(1995)曾指出,“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了企业经理在自己的企业内部构筑了不可逆的管辖权威的现象”,即“内部人控制”。中国目前在上市公司中出现的“内部人控制”已经超出了这个范围,有了新的含义,即国有股的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经营者之间合谋的系统舞弊,我们称之公司治理的“系统道德风险”。“系统道德风险”损害了上市公司的中小股东、债权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是中国目前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  相似文献   

4.
“内部人控制”失控,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容易出现的缺陷。当公司的所有者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或其它原因,失去了对公司的剩余控制权,公司被“内部人”所控制,内部人往往会为牟取私利作出损害所有者利益的决策。在我国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制过程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内部人控制”的失控。如何解决国有企业内部人(经理人)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和掌握的控制权损害国家利益,已成为深化国企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内部人控制与国有资产的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国有资产流失巨大,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严重,特别是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由于财务。审计制度的不甚健全,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很规范,立法的滞后等原因加剧了内部人控制,导致了大量国有资产的流失,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国有资产流失的本质是公有资产向私有资产的转移,它的最大危害性是破坏了经济运行的最根本的制度基础,一些经济主体从国有资产中无偿索取资源,国家又不断强制性地从经济体系中抽取资源进行补充,这就导致厂一种恶性的循环,使整个经济过程无序化。因此,国有资产流失的后果十分严重,发展下去会…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内部人控制的含义学术界现有两种标准:格罗斯曼——哈特标准与米尔洛罗姆——罗伯特标准。本文把企业经理人员在事实上掌握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现象称为内部人控制。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思路是“放权让利”,将剩余索取权和经营决策权从政府转移给企业,结果使企业的监督成本迅速上升,政府难以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企业经理人员实际占有的剩余份额远远超过政策上规定和统计上显示的份额。  相似文献   

7.
杨雷 《决策》2001,(10):47-47
"内部人控制"是一个具有共性的问题,不可避免.在一定范围内,它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当"内部人控制"超过了正当的限度而对企业所有者的权益造成损害时,才有必要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但是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不应是政府干预企业正常经营的借口,对"内部人控制"进行控制也就是将其活动控制在不损害所有者权益的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 ,大家都注意到内部人控制问题。但是 ,内部人控制问题在世界各国现代企业都可能出现 ,在不同产权制度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企业都时有发生 ,而在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发生与外部人控制问题紧密相关。对于大家没有集中注意到或没有明确提出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外部人控制问题 ,本文试从理论基础、概念要点和案例说明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已经走过六十多年历程,其改革已取得阶段件成果,但在法人治理结构方面还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就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及其治理进行探析,在分析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由青木昌彦主观博弈模型引申出主观双层博弈模型,并得出主观博弈模型的一般形式。以主观博弈模型解释制度的并存、互补和变迁。  相似文献   

11.
随着银行监督审查极度的加大与透明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银行内部人犯罪案件被揭发出来,也使得加强对银行内部人犯罪控制成为大家关注的问题,本文分析了银行内部人犯罪的概念与特点,进而分析了其犯罪的原因,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加强内部人金融犯罪控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艾西南 《经理人》2006,(6):92-94
董事会成员与经理班子的高度重合,“内部人”完全掌控企业的运营, 通过各种途径“化公为私”中国农机市场50%以上的产品来自山东,潍坊是山东省最重要的农机生产基地。山东巨力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潍坊市长松路69号,曾是潍坊最大的农机公司。  相似文献   

13.
符德 《办公室业务》2014,(19):13-15
在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内部人控制"问题已日趋严峻,尤其就国有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本文试图从"内部人控制"涵义、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以期建立合理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有效控制资产流失,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观察此类有限责任公司的现状,由改制过程和现状着手,就股东意识、职工保护、股权分布、“新三会”作用发挥、内部人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从完善内外部治理角度,在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职工参与管理、健全“新三会”制度、规范企业制度、经营层的制约与激励等方面提出所可能采取的思路或措施。  相似文献   

15.
赖宏 《领导科学》2012,(14):4-7
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就是指职能部门及其领导者实际控制了干部任用权。由于监督缺失等原因,出现选人用人不公、不准、不透明等损害人民根本利益的结果,导致了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在形态上既是应然,也是实然,而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则是一种或然。在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政治的核心地位,而党的各级委员会(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又是干部任用职能部门的前提下,用党内民主来调控干部任用的"内部人控制",就是必然而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李丹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2):110-111
本文以2003年深市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了7个评价内部人控制程度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4个主因子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信息。最后通过计算因子加权总分,来对各上市公司的内部人控制度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会计信息失真与内部人控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信息是一种商业通用语言,它通过真实、公允地反映一个企业经济状况及经营成果,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人进行理性预期提供数据,为国家宏观调控、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依据,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微观及宏观经济分析和决策的有效保证,其诚信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完善.然而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困扰社会经济的严重问题,笔者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缺少有效监督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局面所致.  相似文献   

18.
内部人控制问题是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而产生的一种消极现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现代公司的根本。究其原因,是由于所有权及经营权分离,必然涉及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功率分配问题,适度控制管理,适当权利分配,提高效率和效益公司;反之,功率分配不平衡,所有者与经营者权力失控原因,极大的破坏将导致公司的利益及业主利益。因此,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系统,可减少或防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成为一个最重要的调研公司理论和公司法。本文通过对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根据具体问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曹正汉 《管理世界》2005,(7):163-165
肖特的《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Schotter,1981;肖特,中译本,2003)一书,首次用博弈模型研究社会制度的自发形成,其研究方法对制度经济学的影响甚大,有“博弈论制度分析史上的里程碑”之称。经济学家之所以高度评价肖特此书,原因是肖特用演化博弈模型论证了社会制度何以能够自发形成,使我们可以依据严谨的经济学逻辑,理解由哈耶克阐述的“人类自生自发的社会秩序”。继肖特之后,萨金(Sugden,1986)、培顿·扬(H.Peton Young,1998)、青木昌彦(2001)等经济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制度的演化博弈理论,开辟了制度经济学中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经济学家多…  相似文献   

20.
从“互惠式”的利益框架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会否以及如何利用信息优势与证券分析师形成关联,并损害外部投资者利益的命题.使用2007年~2013年内部人减持与分析师评级数据,研究发现:1)分析师在内部人减持前会集中发布乐观评级报告,内部人减持的金额与分析师乐观评级的数量正相关; 2)这一关系在非高管股东与高管股东减持时均存在,并随高管影响力的提升而增强; 3)这一关系更可能在内部人管理公司信息环境动机强烈时出现; 4)内部人和分析师的以上行为增加了彼此收益,内部人通过减持获得了超额收益,而分析师获取了更多私有信息.这些证据总体上支持了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共谋”的猜想.这些发现全面地展现了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进行互惠利益交换的动机、手段与后果,增进了对新兴资本市场中公司内部人与分析师互动行为的理解,也为监管部门加强披露监管、打击内幕交易、维护市场秩序提供了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