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千多年来,冼夫人的爱国事迹和英雄形象为人们深深仰慕和崇拜.遍布粤西地区和海南大部分地区的冼太庙和民间经久流传的诗歌、对联等都是冼夫人从巾帼英雄到神灵偶像转变的力证.冼夫人崇拜对当地的汉越民族融合、宗族社会秩序、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冼夫人崇拜不仅是一种民间信仰,更代表一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2.
主客位视野中的冼夫人文化及其符号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远玲 《学术研究》2005,(8):120-123
冼夫人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文化现象。我们运用人类学主客位互换的方法,展示了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对冼夫人及冼夫人文化的看法:官方侧重于赞颂冼夫人在“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方面作出的贡献和强调冼夫人文化对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而民众大多把她作为英雄人物来敬仰,当作神灵来信仰,希望从中获得心灵的抚慰、群体的凝聚力。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融合的典型,它的深层意蕴在于冼夫人是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体验的“原型”。  相似文献   

3.
粤西地区流传的冼夫人民间传说是当地宝贵的文化遗产,因冼夫人在民众中备受尊敬,冼夫人传说有着深厚的传承基础,体现出历史性和传奇性相结合、浓厚的地缘色彩、富有生活气息、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冼夫人文化资源及其分布、组合和发展存在复杂的地域性和差异性.根据现存的历史文化遗迹和冼夫人一生的活动范围,从地域文化角度所构成的冼夫人文化资源有部落族群文化、军事文化、海洋文化等形态;同时,冼夫人文化在异邦适应异族文化特点形成新的表现形式.通过梳理冼夫人文化资源的类型与分布,对长久以来处于非系统化状态的冼夫人文化研究将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经国家文化部批准,由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和中共茂名市委、茂名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边境城市文化经贸旅游艺术节·冼夫人文化研讨会”,于2001年5月25—28日在冼夫人的故乡广东省茂名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长期在地方从事冼夫人研究的学者、实际工作者,冼氏、冯氏宗亲代表共50多人,  相似文献   

6.
冼夫人文化和冼夫人信仰具有国际化特点,在东亚、东南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播。海外学界对于冼夫人的研究起步很早,成果丰硕。通过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冼夫人的研究,呈现海外学者冼夫人研究的概况和特点,发现海外学者在冼夫人研究领域与中国大陆学者并行不悖,但在着力点上却有所差异,且在理论方法和观点视角方面颇有创新。放眼海外,有助于深化大陆学者对海外冼夫人研究的认知,加强海内外学者冼夫人研究的沟通交流,促进冼夫人研究和冼夫人文化的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7.
冼夫人是茂名地区土生土长的著名历史人物,其爱国爱乡、维护统一、民族团结、护佑百姓、改造社会、发展经济的历史功绩,为世代传颂。本文梳理了国内冼夫人研究成果,概括了冼夫人文化内涵。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冼夫人文化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识别,建立了SWOT战略分析矩阵,在此基础上,提出冼夫人文化旅游的开发体系。  相似文献   

8.
要打造一种品牌,文化必须先行,以海南省冼夫人研究专家陈雄所著的《冼夫人在海南》为例,很好地说明这一观点。该部专著,系统全面介绍冼夫人在海南功勋、轶事传说和有关遗迹。让人更好地了解冼夫人对海南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的纪念及崇拜。当地采取“引导、改造、开发”的政策,对于流行于民间的冼太崇拜的活动进行疏导和引导,并以此打造成文化品牌,这对于冼夫人家乡——茂名市当前正在打造冼夫人特色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功利性教育和"三俗"娱乐节目的影响,中国革命音乐文化传承出现"代际消减"现象。传承中国革命音乐文化应遵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往开来的逻辑体系,增强文化自信与制度自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承中国革命音乐文化,要恰当地运用现代化的教育与传播手段,增强媒体对革命音乐的关注度和传播力。中央与地方政府应积极参与并鼓励社会发起专项基金,支持革命音乐的传播,培养革命音乐文化传承人才。  相似文献   

10.
茂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称得上地方文化名片的主要有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和石油文化。茂名人加倍珍惜茂名文化名片,积极打造新的文化名片,茂名地方文化名片就会带给茂名人更多的自信、荣誉和财富。  相似文献   

11.
冼夫人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冼夫人文化是一座丰富的宝库,然而这座宝库的资源至今未能引起真正的关注和重视:在民间,人民大众只是出于崇拜信仰,拜祭纪念冼夫人;在学界,专家学者多是出于学理,爬梳论证学术研究;在文坛,文人墨客多是歌咏赞叹,想象挥毫而已;在政府,政客官员虽欲宏伟规划,却苦于资金一筹莫展。笔者以为先从摸清冼夫人文化资源的现状,然后加大保护力度,同时加以合理的开发利用,一来使之福泽百姓,二来使保护资金有保障,三来使冼夫人文化传播弘扬,这才不啻是一种多赢之局。  相似文献   

12.
对《冼夫人家族与隋唐阳江》一书作了深入的研读和评述。认为该书拓展了研究视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把冼夫人文化引向了深入。其中,最突出的是把冼夫人家族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且,将冼夫人家族与隋唐阳江结合起来,这样,历史人物和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互相碰撞,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高凉文化。书中详尽的史料和中肯的分析,对高凉、高州的历史沿革有清楚的交待,可以释却众多疑惑。对高凉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如冼夫人的精神内核、物质基础、文化韵味等,都作了较为肯定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陈宙 《南方论刊》2012,(7):95-96
通过冼夫人一生的历史事实,结合中华传统的儒家、法家思想,分析冼夫人文化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冼夫人文化是具有中华民族民族性的文化,是一种民族精神,其精神核心——爱国爱民。  相似文献   

14.
何火权 《南方论刊》2012,(1):25-27,30
推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冼夫人文化,正当其时。把握冼夫人文化研究的实质,采取包容的态度,充分调动茂名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共创多赢的局面。把冼夫人文化研究推向深入,要在宣传普及方面多想办法、不断拓展研究视野、筹集经费拍摄电影电视等方面下工夫,让冼夫人文化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5.
何火权 《南方论刊》2009,(12):95-95,92
多年来,作为我市特色文化的重要品牌——冼夫人文化,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家都希望能有一本收录古今、兼容各家的资料性书籍。现在,随着《冼夫人文化全书》(以下简称《全书》)的出版发行,这一愿望已成为现实。这样一本涵括冼夫人研究丰富资料的《全书》,必然为我市更好地打造冼夫人文化品牌,立下不朽的功绩。  相似文献   

16.
茂名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具有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可称得上地方文化名片的主要有冼夫人文化、荔枝文化、民俗文化和石油文化。茂名人加倍珍惜茂名文化名片,积极打造新的文化名片,茂名地方文化名片就会带给茂名人更多的自信、荣誉和财富。  相似文献   

17.
茂名市具有重视地方特色经典文化建设的传统,因此孕育了地方文化创新的动力。从茂名市重视文化场馆建设、重视文化资源建设,再通过文化积累间接获得各种社会声誉的案例说明地方的文化创新离不开地方特色经典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也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文化创新规律在教育机构也应得到应用,例如,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地方特色经典文化的教育、传承会有利于输出具有乡土文化情结的好学生,提升教育质量,激发每一位本地青年学生都来参与文化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冼夫人曾被周恩来誉为"中国历史上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称之为"我辈和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冼夫人文化发源于茂名地区,是这个地区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最有感染力的一种人文事象.张德江提出要把打响冼夫人文化品牌作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的内容之一.冼夫人精神是冼夫人文化的牢固基石,主要凸现在爱国主义精神、爱护人民精神、民族团结精神、改造社会精神等四方面.打响冼夫人文化品牌是利国利民的行动,是提高茂名文化竞争力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9.
卢诚 《南方论刊》2013,(12):94-96
首先阐明冼夫人文化是一个由本土农耕文化、中原儒家文化和海洋包容文化相结合的复合生成体;其次是阐明了冼夫人文化的内涵,从思维、伦理上看,“冼夫人文化”文化内核表现在“忠”缘文化和“仁”缘文化;从现实表现形式来看,“冼夫人文化”是物缘文化和神缘文化的有机组合;最后是揭示冼夫人文化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冼夫人文化是茂名市的一大品牌,在茂名地区保存着许多与冼夫人有关的丰富历史文化遗迹。作为茂名人,我们曾于2004年7月带队回家乡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和调研了茂名冼夫人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时隔两年,我们借今年暑假回家乡的机会再次参观了冼夫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