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词"由"的语法化,主要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这样一个历程。句法位置的变化是"由"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重要动因,隐喻、重新分析是"由"由动词语法化为介词的重要机制。介词"由"可以表示空间、时间的起始点,事件发生的原因、依据、凭借等。"由"的连词用法是从表示原因的介词用法进一步虚化而来的,这与"由"后面所接的句法成分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介词是古汉语虚词的一个重要类别,目前关于介词与其他词类的划分尚有一定的分歧。本文主要分析了介词与动词、连词、副词的区别,提出了“介词不能单独使用、不能单独作谓语;主要表示语法意义,主要功能是介引;都有宾语(宾语有时候可以有条件的省略);介绍宾语给中心词,表示时间、处所、对象、方式、原因或目的等”的介词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介词“论”来源于先秦动词“论”.动词“论”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两汉时期“论”所在的连动结构主次动词分化明显,唐代“论”由动词引申出介词用法,宋代以后“论”的介词用法进一步扩展.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论”语法化的句法环境,连动结构的句法环境加之连动结构中连词使用频率的递减趋势为动词“论”的语法化提供了条件.“论”由表示“议论、评论”的实词义到表示“以某种单位为准”的语法义的语法化过程中间经历了“衡量、评定”义的语义演变阶段.频率中“临界频率”的增加也是推动“论”语法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论”的句法功能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而“论”发生语义演变致使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4.
谈“与”     
“与”是先秦汉语里一个比较活跃的虚词,它的用法也比较丰富。本文认为“与”用为介字或连字是有区别的,为介词时表示对待和协同,引进的是介入某一事物的对象;“与”为连词时,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等。  相似文献   

5.
差比标记“比”字经历了从实词到虚词的语法化演变,学界一般将其视作介词,其句法功能为引出比较基准。然而,与“比”字具有同样句法位置和功能的“不比”、“不如”、“没有”等词都被认定为动词,这有违句法特征的判定原则;介宾短语作状语影响小句语义的表达;作为介词的“比”不符合以谓语为中心的否定句法操作和跨语言共性;“比”字为小句谓语遵循汉语句法的“时间顺序原则”。研究发现,现代汉语“比”字句中的“比”应为动词。  相似文献   

6.
“使”的词性是深入研究现代汉语“使字句”的关键,长期以来语法学界对此看法不一,主要有动词说、连词说、虚词说和介词说。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对“使”的语法特征见仁见智,其次是对“使”的词义虚化认识有别。质言之,从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分析上来看,“使”应为介词  相似文献   

7.
“te?^5”在舟山话中是一个词义丰富的高频词,它除了用作实词(动词)外,还可作为连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使用,还可与代词等一同构成一套合音合义词。文章对“te?^5”在舟山话的用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词性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8.
“(t■)~5”在舟山话中是一个词义丰富的高频词,它除了用作实词(动词)外,还可作为连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使用,还可与代词等一同构成一套合音合义词。文章对“(t■)~5”在舟山话的用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词性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9.
从“给”字句的习得看母语习得与语法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给”的语法化过程是:动词“给”一介词“给”一助词“给”。儿童“给”字句的习得顺序为:动词“给”字句〉介词“给”字句〉助词“给”字句。儿童习得“给”的过程与“给”语法化的过程具有相当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同"的词义演变路径主要有三条:一是由本义"会合、聚集"义引申出表"相同"义的动词,再演化为表"相同的"形容词;二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出表"齐一、统一"的动词,然后再演化为表"一齐,统一地"范围副词;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为表"偕同"的伴随义动词,由伴随义动词语法化为伴随介词,再演化为并列连词。同时,在其语法化过程中,转喻、重新分析以及扩展机制在不同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到”在现代汉语共时平面有几种不同的格式和用法,这些格式和用法是“到”在历时平面上演化的反映;“到”虽然在唐代就具备了向介词转化的句法、语义条件,但由于在语法化过程中受到“到”本身语义的限制和相关词语的影响,其向介词的语法化并不是彻底、充分的,它只在某些有限的句法语义格式中转化为介词。  相似文献   

12.
“是”在上古语,言环境中是一个组合能力很强的词。它不仅和实词(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数词)组合;而且也常和虚词(介词、副词、连词、语气语)组合,作句中成分,达到构句目的,或者表达一定的关系。是研究古汉语语法、阅读古代作品应加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大量的文献和方言资料表明,“着”字被动句来源于动词“着”的遭受义。“着”的语法化是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认知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着”字被动句的语法化途径是:“S+着动词+NP宾语”→“S+着动词+NP宾语+V动词”→“S+着介词+NP施事+V谓语动词”。研究表明,在语法化研究中,把历史资料与方言资料、句法研究与虚词研究结合起来,重视源词的语义、句法特点对其衍生词的句法功能的影响,对于准确考察虚词的来源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重要词汇,在先秦文献中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意义多样,用法萦复,历来是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考察介词“以”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使用情况,从而深入探讨先秦汉语中“以”字做虚词时的语义、语法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以”在先秦汉语中是一个发展迅速、不断趋于成熟的介词。  相似文献   

15.
"沿顺"义处所介词主要有"缘、循、随、沿、顺、寻"等,该类介词呈现出内部层次性:其一,各成员的虚化程度不同:顺>沿>随>缘>寻>循;其二,同一介词虚化程度不同:动词>半介词>准介词>介词。在"(N)·V1(缘、循、随、沿、顺、寻)·N·V2·(N)"结构中,V2的[±运行]义与N的[±空间]义的组配关系,制约着V1的介词化程度。形成语法化内部层次性的原因主要是源义的制约,同类介词中,源义单纯、宽泛的介词语法化程度高于源义复杂、精确的介词。  相似文献   

16.
《孟子》“以”字用法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子》是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其语言比较接近当时的大众口语,所以,从汉语语法研究的角度来说,它对于研究先秦时期的语法现象具有很重要的史料价值.本文以《孟子》中全部“以”字用例为基本材料,对《孟子》中“以”字的用法作一定性定量的分析,试图描绘出《孟子》中“以”字用法的概貌.通过对《孟子》中“以”字用例的分析,作者对“以”字词类的发展脉络、连词“以”与介词“以”的划分标准以及介词“以”带宾语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和补语时用法的异同等易产生模糊看法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同义时间介词双音化的动因,不是源自单音介词的“强化”,而是源自时间词的构成性质。汉语介词结构的时间词可以分为自指时间词和转指时间词。转指时间词由介词支配的非时间词或非时间词带时间标示词构成。双音时间介词产生后,基本是介引转指时间词,与单音介词介引自指时间词基本形成二分格局。这种分工形成一种强烈的倾向。双音时间介词的语法化动因是一种“创新”,这种“创新”与一般语法化“创新”不同,富有汉语语法化特点。  相似文献   

18.
" t( )5"在舟山话中是一个词义丰富的高频词,它除了用作实词(动词)外,还可作为连词、介词、副词等虚词使用,还可与代词等一同构成一套合音合义词.文章对" t( )5"在舟山话的用法进行详细梳理,分析其词性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9.
通过穷尽描写和归纳,《孟子》中的“若”主要有三种用法:1.动词,像、如、似;2.代词,如此;3.连词,假若、如果。这些用法形成了一条由实到虚的语法化链条。“若”所具备的句法组合关系和语义特征,为“若”的语法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介词“按”来源于先秦动词“按”.“按”在先秦时期用在连动结构中,东汉时期,一些连动结构中的“按”可以重新分析为介词,介词“按”萌芽显现,魏晋南北朝至隋,“按”的介词用法逐渐成熟,宋代以后介词“按”进入沉寂期,直到清代,介词“按”的使用频率才大幅提高.连动结构是引发动词“按”语法化的句法环境,“按”由本义“用手向下压”经由“查验、考核”义演变为“依据”义.“按”的句法功能变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按”发生语义演变导致语法意义产生的机制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