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提升区域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长三角2000—2019年数据,运用改进的Cobb-Douglas(C-D)生产函数,建立物质资本、劳动力资本及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函数模型,通过回归模型估算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实证分析长三角全域和分域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2019年间,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年均贡献率为47.44%,低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年均贡献率58.34%,且贡献率呈现“W”型波动。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上海市创新型人力资本贡献率高于其他三省,安徽省紧随其后,浙江省和江苏省贡献率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市1985年以来资本存量的估算,并对1985-2006年重庆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计算了重庆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及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发现直辖效应对重庆市经济发展影响很明显.资本和技术是重庆市经济最主要的增长源,重庆市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相对滞后.建议政府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也要优化就业结构和投资结构,提升全要素贡献率,从而促进经济待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推进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是“五位一体”总布局在农村社会的体现。长三角地区农村社会经济较为发达,城镇化程度高,但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AGIL模型分析后发现:长三角三省一市整体存在村民环境治理认知与行为背离、环境治理政策执行不到位等问题,皖、苏地区农村环境治理各类资源存量相对不足,浙、沪地区农村环境治理资源整合及利益链条不完整。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强化环境治理动机,整合环境治理资源;健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提高政策执行力;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耦合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形成农村环境治理常态化。  相似文献   

4.
以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全科医生数据为资料来源,通过集中指数、基尼系数以及集聚度对长三角地区2016—2020年的全科医生资源配置的现况及公平性进行分析,为优化长三角地区的全科医生配置提供依据。结果显示,2016—2020年长三角地区全科医生资源按人口配置的基尼系数在0.1~0.2之间,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2016—2017年集中指数为正值,而2018—2020年集中指数为负值。2018—2020年,上海市卫生资源集聚度与其他省份有较大差距。全科医生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优于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长三角区域内不同省市全科医生配置差异明显。三省一市应加强协同,合理制定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共同打造健康长三角。  相似文献   

5.
基于长三角一市三省的城镇化发展数据测算出2009—2020年新型城镇化指数水平,借助非参数估计方法讨论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变动情况,通过计算考察期内的全局莫兰指数分析新型城镇化与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两系统的空间相关性,最后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两系统的协同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长三角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较高,不同省市间存在一定差异且逐渐收敛。2)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源于数字化技术进步的助推,并存在阶段性波动特征。3)相对而言,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比新型城镇化具有更高的空间相关性,集聚效应明显。4)新型城镇化与数字物流全要素生产率两系统的耦合协同状况较好,一市三省的耦合协同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倒锥形且逐年趋于扁平。因此,应充分发挥数字物流在大循环、大市场中的贯穿优势,带动不同地区间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在竞合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创新型企业培育系统由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和措施要素构成,人才、技术、资金、创新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环境支撑是基于政府视角的创新型企业培育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关键要素。分析发现,人才、技术、资金、创新环境与创新型企业成长均存在正反馈循环,政府应协调不同主体要素之间的关系,有效配置关键资源,优化区域创新环境,促进创新型企业的健康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7.
我国正处于人口结构快速变动转型时期,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性,它们之间协调发展就能较好地提升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创新和转型经济发展时期,以人口资源、人力资本、人才资质为主要要素的人口结构变化会对城市综合竞争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南京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近年来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南京经济社会适应性的变革,它们对未来南京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技术的进步与市场经济的深化,消费流在反映区域间经济活动的往来程度时显现出了优势。文章借助中国银联2018年城际消费流数据,基于调整后的Head-Mayer边界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市场一体化程度进行测算和评估。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统一市场尚未完全形成,城市边界和省际边界均对异地消费具有抑制作用;省际边界效应表现出异质性,其中上海与其他三省之间的边界对消费流的影响相对较弱,而浙江、江苏、安徽三省彼此之间的市场分割更为明显;长三角各城市的边界效应程度不尽相同,上海的城市边界效应强度为1.05,江苏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强度处于3.06~5.51之间,浙江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强度介于3.13~6.24之间,而安徽省各城市的边界效应程度最为强烈,在3.85~6.58之间分布。基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要肯定区域经济协调组织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其次,继续深化取消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人为阻碍的改革,进一步降低经济合作的障碍和成本。最后,需要积极借鉴国际区域合作经验来推动长三角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10.
安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存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要素效应,并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安徽省各市人力资本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在C-D函数中的要素效应高于物质资本存量的要素效应,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互补弹性大大高于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互补弹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生产领域中的能源效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能耗地区,提高长三角地区的能源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取了长三角内部三省市14年的面板数据,利用能源强度评价长三角地区能源利用现状,通过实证分析长三角内部各省市的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产业结构和市场化程度对能源效率具有正面影响,外向化程度对能源结构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三角的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要又好又快地、卓有成效地发展好长三角,就必须处理好长三角发展与世界发展、全国发展的关系,处理好长三角内部一市二省之间的关系,处理好长三角发展中产业合理分布、产业优化升级、城市化水平提升、各经济所有制协调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各种重要关系。对这些重要关系进行统计分析,能进一步明晰问题所在,为促进长三角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从要素分类的角度看,新要素、创新要素、制度要素等是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中最重要的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须降低对一般生产性要素的依赖,提高新要素、制度、改革和创新等管理要素的贡献率,既要通过存量调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更要在科技创新、制度变革、管理水平提高等方面做文章,依靠存量调整、增量支撑、要素升级、制度变革和科技创新等路径推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区位基尼系数、产业专门化指数、产业合作潜力模型、经济联系强度模型,测度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2012、2015、2018年的区域工业分工强度、工业行业专门化强度、省际产业合作潜力,探讨区域工业分工下的经济联系强度。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工业行业空间集聚程度在提高,分工合作不断深化,但整体分布较为均衡,安徽、浙江优势行业数量较多,上海、江苏优势行业数量较少,已经形成分工格局。江苏-浙江、江苏-安徽的产业合作潜力和经济联系强度较高,而上海-安徽的产业合作潜力和经济联系较弱。三省一市合作潜力较大的行业集中在家具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汽车制造业等行业。未来有必要充分发挥三省一市的产业优势,通过优势资源的强强联合深化工业分工合作,构造便捷高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增强空间联系,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长三角地区迈入全方位、高水平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6月23—24日,来自世界各国近80位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云集南通,参加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和江苏、上海、浙江三省(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1海外华侨华人高层次人才相聚长三角——创新创业在南通活动推介会。23日下午举办的推介会上,南通市委常委陈照煌及江苏省侨办副主任孙彬分别致辞。南通市外侨办主任钮启贤及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殷雄向参会嘉宾详细推介了南通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6.
生态资本运营与相关资本运营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经济社会可持发展的基石。从生态资本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关系看,通过生态资本的有效运营以及相关资本运营之间相互替代和转化关系能增加生态资本的存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区域一体化引致的人才集聚与地区经济差异的关系一直是区域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领域,该文在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基础上,利用长三角地区的统计数据,构建了人才集聚效应的评价体系,并实证分析了我国三大区域之间的人才集聚效应差异。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效应在2005-2009年逐渐增强;长三角、珠三角和胶东半岛三大制造业基地23个市的人才集聚效应因产业基础、人才环境等不同存在显著差异;城市级别、区位因素、产业因素、制度因素、历史因素等因素的不同,使得城市间的人才集聚效应差异显著,进而推动了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8.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人才集聚环境建设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条件下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且这种竞争越来越集中到国与国之间人才方面的竞争。以人才集聚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关注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顺应且极大地促进了一国经济地持续发展。战后经济发展较快的一些国家和地区 ,如亚洲“四小龙”、马来西亚等都是走以改善环境集聚人才为依托的经济发展道路 ,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为我国人才集聚的环境建设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西部高等师范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西部高等师范教育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发展不平衡、存量资源不足、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学科结构和课程结构不合理.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西部高等师范教育转变观念,树立素质教育观,重新定位,综合发展,积极探索,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标志,而创新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涌现.通过对江苏省625份科技人才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流动路径较为单一,市场化程度低,因此需在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上下足功夫才能突破空间障碍,实现人才引进机制的创新.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科研环境直接决定了人才集聚规模效应的形成.人才发展要素、人才成长要素、科技发展要素、人才制度要素构成了创新型核心科技人才的“环境场”,“环境场”的分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工作政策和营造重点科技人才脱颡而出的制度环境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