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传奇无疑是来自于前代的文体,该文体获得娱乐精神从而性质发生转变显然有深厚的原因:一是唐代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前代"小说"之精神。先秦以来民间就存在着"小说"(说故事以求娱乐)传统,这类故事形成文字后就被收录在"小说"名录之下。唐传奇的产生过程,证明其确实继承了"小说"传统。正是"小说"娱乐精神融入叙事性的杂史、杂传以及宗教宣传,才改变了后者的文体性质,使得它们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小说——"传奇"。  相似文献   

2.
流行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红色传奇"小说是一种带有浓厚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小说叙事模式,对中国传统小说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沿用,使得"红色传奇"小说在叙事特征上表现出诸多的与当时主流政治意识形态需求的相悖之处。这些因素的存在,较为明显地妨碍了政治意识形态因素在"红色传奇"叙事中的充分发挥,从而不可避免地构成了"红色传奇"小说在当时情形下的政治意识形态"软肋",并进而决定了此类小说在当代十七年文学演变进程中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3.
“传奇小说的产生,既有其自身特有的渊源流变,也有其它各种各样的外在原因。作为传统强势文体的诗歌,与其它文学体裁相比,对唐传奇的发展乃至兴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该文从传统诗歌对传奇小说的影响,用诗歌的表达方式歌咏传奇小说的情事,以诗歌入小说或以歌行与传奇相配合,传奇的创作主体、男主人公等方面来说明诗歌为唐传奇提供了丰厚的滋养,系统地阐释了诗歌对于唐传奇繁盛传承的独特价值和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传奇"小说和"流言"散文成为上海沦陷区作家中最耀眼的一位,成为中国现代文坛最具影响力,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第三个十年通俗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说到传奇,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她的小说虽然继承了古代传奇志怪小说的写作方式,然而她的作品又不是一般的传奇,特别是从主人公、调子及恋情三方面来感受"传奇中的反传奇"。  相似文献   

5.
李昌祺年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昌祺为明初著名的传奇小说作家 ,也是政绩卓著的“方面大员”,然而却因创作小说《剪灯余话》为君子所轻 ,以至他的生平事迹亦鲜为人知 ,本文则参考史料文献 ,对他的事迹予以编年 ,以求正于同好。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的江户时期,出现了大量以中国明清文言、白话小说为底本改写的作品。特别是改编自中国志怪传奇的作品在日本近世怪异小说中所占比例极大,形成了日本近世(前近代)文学的一大重要特征。中国的志怪传奇对日本近世文学的影响既深且广,然而由于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中国的志怪传奇在翻改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形变。这些翻改小说既保持了志怪传奇的怪异性,又融入了日本本土的民俗风情,可谓中国古典与日本文化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下半叶至今,武侠题材小说的创作极度繁荣,蔚为大观。如果考察它在小说史上的源流,则必定追溯到唐传奇。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文采与意想"皆有可观,被誉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座高峰,而"侠客"正是唐传奇三大表现题材之一。中晚唐时期士人对侠客题材产生浓厚兴趣,塑造了一大批各具风姿的侠客形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并对后世的武侠文学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运用类型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唐以前和晚唐时期传奇小说中的侠客形象。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道教辉煌的时期,唐代传奇小说家将其文化底蕴融入文学创作,成就了唐传奇独特的文学内容与表达形式。尤其是道教文化底蕴中的神仙信仰、伦理道德观念和重视女性思想,深深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促进了唐代传奇小说走向高峰。没有道教,就没有唐传奇丰富婉转的内容;没有唐传奇,唐代的小说发展无疑会滞后。  相似文献   

9.
拜厄特的获奖小说<占有>既是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一部维多利亚小说,它集诗歌、浪漫史、传奇故事、维多利亚时期小说及现代学院小说于一体,其中既有对女权主义的讽拟也有对弗洛伊德的批评.看似零散的篇章,尤其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通过作者巧妙运用的循环时间,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联系密切的整体,讲述了一个动人的难以湮没的传奇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0.
洛夫与李白     
"诗仙"李白与"诗魔"洛夫虽然时空远隔,但诗成为两人联结的精神纽带。洛夫不少诗引用、化用了李白的诗歌名句,更有《李白传奇》等诗在精神上与李白进行对话。在创作手法上,李白追求的浪漫主义与洛夫修正的超现实主义也有相通之处。在诗歌风格上,李白以"瑰奇"著称,洛夫则以"惊奇"出众。  相似文献   

11.
明穆宗隆庆二年,山西太原府静乐县发生了一起男子化女事件。出于某些原因,此事件在当时轰动朝野,并在官史、私史、诗歌、笔记、通俗小说当中都留下了面貌各异的叙述。王世贞、刘凤、徐应雷等人的诗歌秉承灾异话语的正统观念,从现实关怀出发,将性别变乱当作政治腐败和道德沦丧的隐喻,构成了李良雨事件之书写历史的主流。《型世言》等小说作品则从民众趣味出发,对此事加以生活化和娱乐化的想象和改编,从而构成对主流叙事的消解和颠覆。此外,还有些士人热衷于对此事件的理性思考,表现了传统思想中蕴含的格物精神。  相似文献   

12.
《金瓶梅》的出现,标志着明清通俗小说创作开始对世俗生活进行全面细致的再现,并力求突出生活真实的全新阶段。它对当时社会常演的传奇剧目、曲词关注较多,并较早描绘明代嘉庆、隆庆年间传奇各大声腔消长的历史景象,其成书时间与明中期传奇声腔发展状况相互参照,具有重大意义。《金瓶梅》写及明传奇的方式多样,作用不一,虽然有些方面并未完全达到作者创作的预期目标,却对后世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为明代社会生活之镜像。寄生词曲中最为常见而又特色突出的社会生活描写主要在服饰生活、饮食生活、居住生活、娱乐生活等方面,以此可以窥明代社会生活之全貌。探讨明代小说中寄生词曲与社会生活之关系,有助于深化明代词曲和明代社会生活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钱谦益于明末著述的《读杜小笺》对杜甫的《秋兴八首》作了笺注,入清之后,《钱注杜诗》又更为详尽地为这八首诗作了注解。两次笺注侧重不同,方法各异,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钱氏在“天崩地解”之后,于笺注《秋兴八首》中,以史证诗,寄寓其对前明的忠诚,满怀遗民之痛。  相似文献   

15.
曹溶是清初著名浙江词人.他的词表现了深沉的故国之思.由于他贰臣的特殊身份,这种故国之思多比较隐晦.词人往往采用一些隐含故国之思的意象,如南国、汉宫、落花等意象.由于宋和明的相似历史命运,曹溶还大量使用了与宋朝有关的意象.  相似文献   

16.
明人汤显祖传奇名著《牡丹亭》中,共出现"集唐"69首,历来未有将其出处(所集诗句之作者和所出之诗篇)全部注齐者。经大量查考证实:此69首(共280句)"集唐",分别集自129位诗家的270余首诗,并勘正了以往诸家引证注考中的相关错讹。  相似文献   

17.
清初南京周氏醉阱堂与李渔芥子园合作并先后刊刻通俗小说“四大奇书”评点本,首次以出版物形式将明末散在性提出的“四大奇书”以系列丛书付诸刊刻,真正推动“四大奇书”小说文本的定型和各自所代表的小说流派形成,最终促进中国古典通俗小说评点“金圣叹一派”的形成。在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四大奇书”系列评点和刊刻是明清易代之际文人“发愤立言”的工具,其评点已超出以往文学评点与阅读的范畴,而具有政治与社会批判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三丰出生地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元明之际的道教大师张三丰是一位著名的传奇人物,关于他的出生地、历来就有多种说法。作者赞同《明史》所说“辽东懿州人。”大量文献和考古文物证明,这是正确的。辽、金、元懿州在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乡,而不是在彰武西南。道教羽士那种孤云野鹤、栖无定所到处为家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张三丰出生地有多种的说法。  相似文献   

19.
《霞笺记》始以传奇剧体制敷演文言小说《心坚金石传》,易悲剧为喜剧,其得失尚需探讨。惜乎作者姓字不详。《西楼记》作者则为明末清初曲坛大家袁于令。两剧皆取材于青楼妓女与士人之离合悲欢,都在不同程度上曲折地反映出晚明特定时代士人的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20.
搜集整理饶璟、鲍忠勅、洪琮、江铭勋、黄生、吴度、姚景明、王炜8位明末清初徽籍人士的49首诗作,对作者、诗的出处,诗中涉及的人物和史迹作了考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