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真 《民族论坛》2004,(3):37-39
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一位哲学家问。是金钱、财富;是名誉、地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答案,但没有一个人的回答令哲学家满意。那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人们问。“是眼前你能够把握的幸福!”哲学家说。  相似文献   

2.
公约、控烟与谁的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草原产于美洲,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便陆续流传到了全世界。到目前为止,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包括某些癌症、心血管及肺部疾患在内的20多种疾病皆与烟草有关,“吸烟危害健康”已在全世界成为共识。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13亿烟民中有6.5亿人早逝,每年有50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疾病,烟草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如果不加以控制,这一数字到2020年时可能翻倍,世卫组织为此警告说,“吸烟危害猛于非典和海啸”。而据世界银行的一项研究报告,为解决吸烟引发的健康问题,各国已“埋单”200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烟草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大宗、最活跃的商品。毫无疑问,烟草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的心腹之患。面对如此现状,国际社会加快了全球控烟的行动与步伐。2005年2月底,由167国签署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第一个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正式在57国生效。其余各国(包括美国)或在政府部门受阻挠,或根本未提上政府议程。有关公约也未能在中国生效,政府受阻于各方压力,暂不立法执行《公约》。中国与“世界接轨”,完成全面禁烟,减少与吸烟有关疾病的国际负担的诚意不容质疑,那么,是什么阻挡了它的脚步?  相似文献   

3.
高恒 《回族研究》2003,(1):43-44
2005年7月11日,我们将迎来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作为几百年前的一位古人,人们为什么会如此认真热烈地去纪念他呢?特别是人类刚刚踏上新世纪门槛之时,能从郑和的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什么启发呢?在此,我们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与会的各位学长。一、郑和是人类共同追求社会进步的楷模数百年前,中国明王朝是世界上最繁荣、昌盛的国家。1405年,明成祖作为一位古代战略家,做出了重要的战略决策,他要“锐意通四夷”,拒海禁,行开放,抱负临御之年建树“四海安宁、万邦来朝”的国政。鉴于郑和“自幼有材志”和辅佐朱棣的赫赫功绩,他便成了明成…  相似文献   

4.
金兰英是一个普通的女共产党员,勇敢地挑起泰安市泰山区岱庙办事处市场街党支部书记的重担,一干就是30年,把一个原本是“贫民窟”、“乱窝子”的市场街,变成了一个群众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全国模范居委会。是什么力量给了金兰英如此大的勇气.促使金兰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让我们听听金兰英的心里话:“任职二十多年来我的心总是沉甸甸的,日思夜想的,就是尽快让群众人人有活干,有饭吃,过上幸福生活,让群众说共产党好。这是我神圣的职责,也是我干好工作的动力,它使我忘记了疲劳,甚至忘记了自己的辛酸和不幸。”  相似文献   

5.
正在这个世上,只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穷人会为了一日三餐的着落而奔命在途,也许一天的辛苦下来,都未必能让全家人果腹。那他能开心得起来吗?富人们呢?衣食无忧,玩乐不愁,按说就没有不开心了吧?不承想,有的富人比穷人更加得不开心。这从何说起呢?要知道,在一定前提条件的作用下,物质的极大丰富,会导致精神世界的荒芜。一个人不开心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心学大师  相似文献   

6.
“请问修脚工小姐,如果让你改行,你喜欢干什么?”“如果组织上让我改行,我会说;修脚工也是四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这是回族女修脚工马玉英同志同美联社驻京记者的一次答问。马玉英是何许人?她为什么如此热爱修脚工作呢?这还得从13年前说起。  相似文献   

7.
过去二、三十年内世界政治地图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欧洲地图也是如此。在那些长期没有进行过合作的地区,合作关系开始发展起来了,政治制度也有了变化。积极的和平共处已成为必需。各国人民之间建立起新的联系和接触。人们愈来愈多地谈论“欧洲议会”。彼此隔绝的市场开始开放。在国际舞台上正在讨论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问题并试图对其加以解决。什么是族际联合体,其性质如何?各族人民的主权和各民族的权利问题如何解决,发达民族和不发达民族之间的差别又如何缩小呢?这些不过是我们时代的某些非常重要的特征,其中我们优先注意的是各族人民之间和各  相似文献   

8.
4月14日,我国度过了一个令人忧虑又有些尴尬的日子——11亿人口日! “中国人太多了!”除去美国参议院少数议员外,全世界都这么说。记得中央电视台“广而告之”节目里播过一首歌曾这样唱道:“别挤了!别挤了!别挤了!”那急切、嘶哑的呼嘁,深深震颤着国人的心。占国土面积60%的少数民族地区是不是也太挤了呢? 记者从权威人士那里获悉:我国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9.
湘西,苎麻沤烂江河;云南,三七毁之于地;阿坝,马弃草原……这是“贫困的富裕”?不,是市场出现了梗阻. “谷贱伤农”,古来如此.“贱”的背后意味着市场“谷”多.物稀为贵,物丰而贱,似成规律.不管什么产品,只要拿来做了商品,就要受市场这供求规律的支配.因而,农副产品生产往往忽冷忽热.物缺,市场刺激生  相似文献   

10.
人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人类出现了多少万年?这个世界是否有过被水火毁灭的历史?是否存在过肢体再生的现实?谁曾见证这一切?文化的传承在前行中出现让人类遗憾的断层,犹如脱离母体的我们对自己在母体的那十个月一样茫然无知。为此,人类在“很久很久以前”便有了艰辛的跋涉与丰富的释解——一、沉溺化生《山海经》中有“有女子名羲和,方浴日于甘渊”和“有女子方浴月”之说。何谓“浴”呢?有人说浴就是洗澡,日月运行十分疲惫,晚上洗个澡,明天才精神抖擞;或者说浴是女子在阳光或者月光照耀下的水里沐浴。然乎?老子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  相似文献   

11.
布依族、苗族兄弟聚居的黔西南山区,是“夜郎古国”故地,曾以妄自尊大而载入史册。时移世易,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有些什么变化呢?这里能否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呢?在今年初夏我踏上了这块古老而神秘的土地……穷则思变,夜郎不可自小“想起贵州,就想起六山。”记得这是一首诗里的第一句,我真为这位诗人的联想叫绝。是的,素有“地无三里平”之说的贵州,哪儿不是山呢?在这十七万六千平方公里的面积上,山地丘陵竟占了97%。正是因为这山,千百年来遮障了各族山民的视野。他们世世代代守着宝山受穷。直到现在,贵州仍是全国最穷的省份,而黔西南州则是贵州最贫困的地区,被视为“干人”中的“干人”。到1985年,黔西南州人均工农业总产值仅254元,只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70年代初,在欧亚大陆发生了一件被当时的外国学者惊叹为世界上最“轰动”和“最激动人心的”、“最光荣的”历史事件,那就是我国近十七万厄鲁特土尔扈特蒙古人在其年轻汗王渥巴锡率领下,冲破沙俄重重阻挠,跋涉万里,从他们游牧了近一个半世纪的伏尔加河下游,浩浩荡荡一举迁回了自己的故土——中国新疆的伟大历史事件。这件事发生之后,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注意,二百多年来,围绕着这个主题写  相似文献   

13.
所谓“80后”,笼统地说是指80年代里出生的人,他们构成了当代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在成长或已经成长。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基本上是在上学升学“指挥棒”下长大的。辛辛苦苦小学六年,勤勤恳恳初中三年,废寝忘食高中三年,眼看要走进考场却赶上高校扩招学费疯长;稀里糊涂大学混了四年,使尽浑身解数先拿到英语四级证、计算机二级证,再拿到毕业证、学位证后却怎么也找不到如意的工作,甚至连工作都找不到;他们什么都得学,却什么都只摸到个皮毛甚至连皮毛都不知道,一旦参加工作后才发现原来在学校里什么都没有学到,如今还得花大把大把的钱去上这个班去考那个证;他们听说美国有许多富豪都没有上过大学或者上大学时中途退学,不曾想自己身边竟也有这种人——当财富英雄对阵就业困难户,当某些渠道迅速致富的引力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一群“80后”蜂拥而上,拿“韩寒”当标杆,视“盖茨”为榜样……“80后”的人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老辈们总说,他们是幸福的,生于一个和平的年代,不愁吃穿的年代。也有人说,他们是堕落的一代,垮掉的一代,身在福中不知福。其实,他们虽然没有遭受70年代的苦难与80年代的改革,但是他们承受了90年代高额的学费和前所未有的考学压力,他们承受着来自家庭的殷切期望,以及教育的沉重花费之后就业的艰难。所以,真正幸福的不是他们,超常承压之下已令他们渐渐失去了对幸福的真切感受。真正幸福的是应该是他们的下一代吧,因为那时的他们,或许不用再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尴尬。  相似文献   

14.
一个研究希腊的学者,当然对希腊神话了如指掌.不过不是让他以研究者的身份去分析研究希腊神话,而是让他作为一个说故事者来讲述希腊神话,那情况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5.
我在为父亲整理出版《画传》时,发现了他遗留下来的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被迫而写的“关于我在解放前的交代材料”(写于1 96 8年1 0月2 2日晨,劳改队)。在“交代材料”中,父亲明确地写着:“白孟愚是我在解放前所有往还的人中最接近的一位朋友。”在那字里行间,深深地印着他们的挚友情谊,以及父亲对他无法掩盖的思念。在那惨无人道的十年浩劫中,竟然如此毫无顾忌的流露,这是因为父亲从不讲假话,内心也就坦荡荡。父亲所写的“交代材料”,至于是否会给他带来什么意想不到的“麻烦”,他也无从去想!父亲的挚友白孟愚先生就是白亮诚先生,大…  相似文献   

16.
走进俄罗斯     
罗光治 《民族论坛》2006,(11):42-45
上世纪50年代,以俄罗斯为核心的苏联,是社会主义阵营中最强大的国家。反复的宣传教育,让我们认识到它非常伟大,它的人民非常幸福,并坚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后来形势发生巨变,苏联不再是“老大哥”而是“苏修”了,中苏分歧日益严重甚至爆发了珍宝岛战斗。1991年,这个曾经强大得无人可以撼动的国家却突然在一夜间分崩离析,轰然解体,更是牵动了世人的眼光。2006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俄罗斯到底怎么样?益发诱惑着我们,到这个国家去走一走,去看看那雄伟的红场、神圣的宫殿和动人魂魄的艺术,去感受感受它伟大而忧郁的气质吧。  相似文献   

17.
“黄四姐儿哎!你喊啥子诶?我给你送一根丝帕子诶……”一群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石牌湖上游玩的游客正在和石牌村的村民们对歌,欢快的笑声、优美的歌声不时回荡在石牌湖的上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游客如此眷恋这个神奇的地方,让美丽的石牌村成为游客流连忘返的热土?  相似文献   

18.
月会 《民族论坛》2005,(9):10-11
主题回放日前,中国首部互动电影《谁说青春不能错》剧组在北京招聘演员。在电影演员海选现场上,随着“哒、哒、哒”一阵高跟鞋的连串脆响,一个身型比李玟更S的女子,丰胸肥臀,头戴遮阳草帽,面罩薄纱,娉婷而来。她走路的时候,每个部位都在扭动,幅摆极大,眼神飘忽,旁若无人,自信无比。她,就是传说中那个每天有5000以上的网民同时在线等待她文字和图片的芙蓉姐姐,那个网上最旺最拽最拉风最火爆的芙蓉教主!芙蓉姐姐的眼睛有点发红,红得就像兔眼。她告诉导演这是因为最近很忙,“白天工作晚上接受采访”,这话让人想起广东影视新贵宋祖德的那句“白天写支票晚上写诗”的名言。忙得都这样了,芙蓉姐姐还忙里偷闲地来参加《谁说青春不能错》的海选,到底为什么呢?“我想展示自己,网络上是展示,影视剧中也是展示”芙蓉姐姐毫不讳言对电影的喜爱,“我自己也挺喜欢看喜剧的,我觉得我有喜剧天分,平时就挺搞笑,如果有机会演演就好了。”对于网络让她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功绩,芙蓉姐姐表示很感激,也很感谢那么多网友支持自己,“我认为我成功的原因是真实、真诚,网络上的我并不虚幻。”芙蓉姐姐同时坦言,网络并没有改变她自己,“我不想做谁,只想做我自己。”  相似文献   

19.
在锡林郭勒草原深处的所有苏木中,最好的,最阔气的房子全是学校。我们来到东乌珠穆沁旗额合宝力格苏木,环顾街道两侧,机关、住户鳞次栉比,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苏木学校的那一片红砖红瓦的建筑群中,高高地矗立着的一座两米多高的大理石碑。这是什么碑呢?我们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情来到苏木学校。苏木领导和学校的校长热情地欢迎了我们,并领我们参观了校舍,校长边走边介绍说:“这所学校是已故的旗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额尔和巴图捐款新建的。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也是自治区政协委员。盟委和旗委在校园内为额尔和巴图同志树了碑,老人捐款兴学的功绩将永垂千古。”  相似文献   

20.
刘波 《民族论坛》2005,(11):47-48
A6月10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银都大酒店,中央电视台《乡约》栏目记者近距离接触了这位刚年满40可却已家喻户晓的新疆奇人。“你吃大头针有多长时间了?”“七八岁就开始吃大头针,30多年了。”“每次能吃多少大头针?”“七八盒。”“当时怎么想到拿着大头针塞到嘴里去呢?”“当时我妈妈不是补衣服吗,她天天让我弄那个针线,然后我气得不行,就把针给吃掉了……”1965年6月10日,在新疆库尔勒市乔依巴克乡河北村牧民依民提家里又出生了一个孩子,父亲给他取名艾买尔·依民提。儿时的艾买尔与别的孩子并无两样,和其他兄弟们一样过着普通的生活,然而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