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晋人于杀夺无常的乱世形成独特的死亡意识,并将他们的死亡意识练化为生命悲歌。魏晋诗人的死亡意识,在人生哲学层面表现为养生避死之浪漫主义与忧生叹死之感伤主义的相伴相峙,以及杀身靖乱之英雄主义与且趣当生的享乐主义的相生相悖;而在审美创造的层面则分别化为游仙诗与丧乱、挽歌之诗的交响,以及咏史诗与公宴、饮酒之诗的碰撞。魏晋诗人死亡意识的种种冲突,最终消释于南山陶潜的自然主义;而此一“消释”的诗性显现,则是魏晋文学的生命悲歌归尽于陶渊明的南山歌咏  相似文献   

2.
魏晋士人园林将可居的现实需求与可游的审美需要结合起来,以山水为核心突出了士人园林独特的文化意味。陶渊明的田园应置于此文化氛围中来考察,他在田园中的居处活动,与其仕隐抉择和人生思考是起伏相印的。与高门士族的山水庄园相比,陶渊明田园具有规模结构之"小"、景观布局之"简"、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之"和"等特征。依托田园的生命实践,陶渊明表达了以道抗势的道统意识,树立耕隐结合的自由人格,以及称心适性的自然人生观,赋予田园深厚的思想审美意义。田园作为可居可游的文化意象,在陶诗中才开始成熟丰富起来,田园归去也成为后世士人永恒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3.
魏晋时期,频繁的战争、残酷的政治角逐、饥荒灾难的冲击和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造成了极度混乱、黑暗的社会现实,乱世杀伐,生命遭受的戕害分外突出,这一切都激发了魏晋士人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如何实现人生的目标,在短暂的生命瞬间,追求个体生命价值的永恒,成为魏晋士人生命意识的主题。到了正始时期,玄学思想影响了士人的精神面貌,而且也促使士人生命价值观发生改变,士人追求的是一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想人格模式,向往的是挣脱荣名的束缚,超越礼教,高扬自我,寻求一种超现实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陶渊明的生命悲剧意识,即:隐遁的悲剧性体验、深沉的孤独意识、生之思索与死之悲哀.回归田园后的陶渊明并未真正体味到臆想中的自由,生活的艰辛,无边的孤独,对世俗的无望的关注,对宇宙自然永恒无限性的感悟以及对生死的思索,使他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无助与悲哀.陶渊明的选择无疑是带有悲剧性的.但其生命的坚韧性与人格的崇高性恰好构成了后世文人遵从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汉末魏晋诗歌重思辨,善于从时空的高度探讨人生的意义,追寻生命的本源。从《古诗十九首》到建安、正始诗歌,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苦短、时流倏忽的慨叹,诗歌风格苍凉而幽愤。及至东晋,王羲之、陶渊明用对自然人生的彻悟和特有的审美观稀释了人生短暂带来的痛苦,时空意识逐渐趋向和谐、宁静,逐渐消解了生命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6.
陶渊明自谓"好读书,不求甚解".他把读书当作一种悟道的方式.读书不仅仅是以对知识的索取为目的,而是以自己的人生去"会意"古人、他人人生的一种契合中的生命体验,从中进入一种宇宙真际的境界,获得人生"真意","欲辨已忘言".这种读书方式摆脱了两汉经学的笺注繁琐,而把作为两汉"异端"旗帜的道家"自然之说"接过来,铸造成一套新的思维方式.陶渊明的读书方式是魏晋玄学思潮发展、深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被称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在于其身陷人生诸多困苦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越的、乐观自适的人生态度.他是采用将生命诗化的方式消解了生活的苦痛,在心灵的超越中安顿了个体生命;儒家的"安贫乐道"思想是其能够超越的根本原因,是其在人生极度困顿中继续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诗学中"观"的进化过程,是认识和了解境界范畴和规律的钥匙。以原始的认知模式"观物取象"为起点,到"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审美体验的产生和发展以及情、境关系的形成,实现了从自然审美思维启蒙到社会情感文化成熟的跨越。王国维以近代西方个人主义认知论即天才的"观"去改造具有社会情感色彩的古文学物情之"观",彻底改造艺术呈现情感的旧本质。在王国维看来,艺术应呈现"客观纯粹的知识"或宇宙生命的本质状态,由此形成具有现代生命意识的"境界"之"观"。四阶段的"观"是由神道到物情再到个人天才般境界的最大发现。在启蒙现代性的意义上,人生"境界"论具有举足轻重的文化意义,是针对传统文化"沉疴"的一剂猛药。  相似文献   

9.
面对魏晋六朝时期残酷的社会现实,敏感的文人学士深刻地体验到人生的变幻和生死的无常。因此,这一时期的小说是魏晋六朝时代文士生命意识觉醒的呐喊,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三类世界也无疑是这一时期文士忧患情怀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历来对此赋的评价归纳为三说:纵情说、正情说、寄托说.理解此赋主旨的关键是回到文本,将之视为诗人陶渊明在模拟前人作品中以"生命印证生命"的方式所完成的生命和情感的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