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意义在于促进人才资源合理配置、破解乡村人才掣肘、调动乡村发展要素.较一般乡村实践主体,乡村人才在社会属性、空间属性、身份属性、价值属性4个层面具有特殊性和优越性;从战略向度、历史向度、目标向度来看,乡村人才振兴分别蕴意现实系统工程、长期建设实践、目标期望状态.当前,乡村人才振兴在人才结构、人才流动、人才生态、人才机制等方面仍然存在困境,影响乡村振兴的成效.明晰目标定位,强化基本理念,完善机制保障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可能路径.这有利于破除阻碍因素,突破现实困境,有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力资本开发,一支文化素质高、多元化、强大的乡村实用人才队伍是乡村发展的有力支撑。要坚持把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放在首位,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是农业发展的助推器,对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辽宁省乡村人才队伍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人才体系不完善,发展载体不足等问题。因此,充分发挥政府科学统筹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注重人才分类培养;不断完善乡村人才评价机制,为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提供解决方案,确保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
农业高校助力解决乡村人力资本“短板”的新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人才振兴是关键,破解乡村人力资本瓶颈问题,农业高校能发挥独特优势。乡村人力资源向城市转移,随之出现乡村人力资本存量减少、素质整体偏低、结构不合理、引进与回流困难等“短板”。其深层次原因是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不够,教育培训开展不到位,优质人力资本外流严重,乡村人力资本环境不佳等。基于此,提出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力资本规模形成;加强教育培训支持,促进乡村人力资本素质提升;推动人才培养创新,弥补乡村人力资本结构性紧缺;助力乡村环境改善,促进乡村人力资本合理流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需要数字化技术支撑,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治理工具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引擎和持续动力。通过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构建“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为乡村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等应用场景赋能,从而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当前,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任重而道远,主要面临着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滞后,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尚未实现,乡村数字治理水平有待提高,乡村信息化人才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今后需要通过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强乡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覆盖,提高乡村数字治理水平,加强乡村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生态振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生态振兴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存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内在耦合逻辑。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经济、法治和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表现为绿色生产方式较为滞后、环境保护法治亟需健全以及农村生态文化发展比较薄弱等。因此,新时代推进乡村生态振兴,要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建设,完善农村生态法治建设,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农村现代化转型,提升农村治理的智能化,破解乡村振兴难题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重要成效,主要表现在产业数字化、民生数字化及治理数字化等方面。数字乡村建设面临着以下主要困境:技术性与乡村性不适配、乡村数字人才缺乏以及乡村建设资金短缺。要加强和完善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我国应当进一步加强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数字化基金,以促进乡村振兴活力。  相似文献   

7.
东北山区乡村振兴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环。以辽宁省本溪市H县S镇为切入点,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取得村集体经济发展显著、技术农户带头致富和特色产业发展兴旺等成效,但还存在年轻劳动力及高素质人才流失过多、部分村民主动参与意愿有待提高和有的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对此,提出保持和发挥村集体经济优势,利用特色产业优势、强化品牌建设,促进年轻劳动力及高素质人才回流,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部分城市人口逐渐进入乡村生活创业,其中大都市边缘区乡村尤甚,使乡村人才振兴呈现出新局面和新问题。基于此,以重庆虎峰山村为案例地,采用扎根理论探究大都市边缘区山地乡村人才振兴路径维度,提出相应发展方案。研究发现,环境设施、经济产业、政策组织、情感行为四个维度影响着乡村人才振兴实施。以上结论深化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研究内容,为政府部门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予以决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乡村振兴涵盖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明振兴、生态环境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振兴"都需要人力资本作为保障,人才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乡村人力资本变化的视角,对比三个区域的经济指标及中部地区各省差异,结果显示中部地区乡村人口净流出、老龄化加剧且区域差异明显以及乡村人力资本质量较低。据此,应该从统筹融合发展以吸纳引进人力资本、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以培育发展人力资本、强化乡村系统功能以保留优质人力资本等三个方面解决中部地区乡村人力资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但当前实践和理论界尚未就乡村人才的内涵和分类体系形成共识。在乡村振兴语境下,"乡村人才"是一个建立在空间、社会、素质和价值四个属性基础上,包含有三个层次类型的复杂体系。在厘清其内涵和类型的前提下,政府应当尽快建设省级或国家级乡村人才数据库,设计乡村人才精细化管理机制,从而在乡村人才区域性差异的基础上制定乡村人才政策,最大程度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对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以及人才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湖南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着乡村产业建设滞后、乡村文化发展乏力、乡村生态破坏形势严峻、乡村人才短缺流失等现实问题,而湖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健身娱乐价值、经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对湖南省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具体表现为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翼、以生态为本、以人才护航,共同推动湖南省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乡村振兴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而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关键因素,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乡村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要突破人才发展困境,必须要从引才借力、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改善人才发展环境,提高乡村人才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3.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国围绕“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具有不容忽视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优势在于国家政策支撑有力、高校服务资源丰富、学生实践形式多样,同时高校在乡村振兴实践中也存在人才支撑乏力、服务深度不足、服务形式单一、文明建设任务艰巨等现实问题。基于此,高校还需通过推进乡村人才供应、参与乡村产业振兴、丰富帮扶实践项目、助力乡村文明建设等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切实有效的优化决策和支撑服务。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对带动农民了解本地资讯、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扩散,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时代发展极具影响。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培养与引进的积极意义,并较全面地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新媒体人才建设和培养存在的问题,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媒体人才建设与培养提出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5.
提高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取向;并且由于乡村产业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因此强化农业科技对乡村产业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技术供给主体、生产过程、产业链、载体四个维度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并进一步从强化顶层制度设计、创新管理体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财税金融支持、加强人才培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农村职业教育作为直面“三农”问题的教育类型,能够为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与志向支撑,助推农业强国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面向全面乡村振兴的农村职业教育需遵从要素融合挖掘乡村产业新资源,结构联动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功能驱动延长乡村产业新链条的产业逻辑;主动革新突破乡村人才培养的来源性障碍,多元协同构建主体联动育人的合作化模式,应用引领增强乡村人才发展的适应性机能的人才逻辑;空间承载助推乡村物质文化适应,教学内嵌活化乡村制度文化传承,基因重塑促成乡村精神文化自觉的文化逻辑;理念引导助推乡村绿色发展新生态,绿色供给赋能农业生态产业大循环,行动协同塑造农民宜居乐业新优势的生态逻辑,以及以融合治理推进乡村治理能力水平现代化的形式有效,以适切性人才培养催生乡村治理新动能的动力转换,以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组织秩序和谐善治的目的理性的组织逻辑。  相似文献   

17.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时代赋予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如何实现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有效在场”是党建引领的关键所在。在借鉴“嵌入性理论”的基础上,试从“嵌入式引领”的分析视角研究“嵌入式引领”在乡村振兴领域中的创新运用。基于桂西南X村的乡村振兴实践,发现该村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产业嵌入、人才嵌入、文化嵌入、生态嵌入与组织嵌入的方式嵌入到乡村振兴领域中,有效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人才振兴、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与治理有效。在全面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中,全面强化和完善基层党建的发展推动力、社会号召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政治领导力,发挥基层党建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与组织振兴的引领作用,从而使基层党建在乡村振兴领域中从“嵌入”到“引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大力开展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不仅有利于为乡村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本研究在梳理分析特色文化的内涵及外延的基础上,阐述乡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保护、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治理效能的积极影响,分析乡村特色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机制。提出做好顶层设计,发挥政府职能;培养乡土人才,激发人才创造力;适应时代趋势,借助科技力量;构建多元融资渠道,探索建立乡村文化基金等促进乡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尝试构建一个包含寿险业信息化制度创新和乡村人才振兴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与理论分析框架,系统诠释寿险业信息化制度创新对乡村人才振兴的影响,验证了寿险业信息化制度创新能够通过增加人才收入和扩大就业市场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研究表明:寿险业推动信息化制度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应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动力;创新型寿险可以生产出更加完善的寿险产品,提高人才健康水平,进而增加人才收入;寿险业依托互联网快速发展,给寿险业带来了利润,帮助寿险业生成更多的就业市场,为乡村人才提供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展分析发现,寿险业通过信息化制度创新对于人才收入和就业市场的影响程度也会因不同地区经济水平、数字化程度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因此,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和当地经济科技发展协同并进。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实践路径。数字技术的赋能效用和普惠效应可推动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内生动力。广东省通过统筹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数字乡村建设,以“数字+农业”的方式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以“数字+公共服务”的方式助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在建设数字乡村的过程中,城乡之间仍存在着“数字鸿沟”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坚持因地制宜逻辑思维,强化数字人才支撑,推动数字资源下沉的方法完善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