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毛泽东伦理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理论渊源。毛泽东伦理思想集合中西伦理渊源于一体,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和道德精华的批判与继承,对西方近代伦理思想的改造与吸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接收与消化。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社会改造潮流对中国社会改造产生了深刻影响。具体表现在,世界改造潮流不仅激发了中国先进分子积极改造中国乃至世界的信心和责任,而且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重新作出中国社会改造路向的选择。战后各国改造的经验教训,也助益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改造问题的深入思考,进而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方策。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时期社会改造思潮的兴起也正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主动迎受世界改造潮流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系统建立自己伦理思想体系的思想家。孔子的伦理思想体系带有明显的特征。伦理思想政治化、政治思想伦理化,是孔子伦理思想重要特征。孔子伦理思想还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作用,在其伦理思想体系中还明确提出了关于道德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孔子以“仁”为核心内容的伦理思想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良好的道德风尚、社会风气都有许多借鉴的作用,孔子伦理思想的现实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实验与失败,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抛弃了对资本主义的幻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为沟通中国人同社会主义学说之间的联系架起了桥梁。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斗争过程。在两者斗争中,科学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直至胜利。这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社会一个十分动荡又孕育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一时期,新闻业尤其民营报业空前繁荣,民营报人的思想异常活跃,这为他们探寻新闻伦理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也促进了中国新闻伦理思想的基本成型。北洋政府时期民营报人的新闻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优良的道德品格是记者从业的首要资格;二是记者应当秉承独立自尊的核心价值理念;三是记者应当以客观公正为报道原则。这些思想为中国新闻从业者提供了基本的道德遵循,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19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纷纷利用报刊这一先进舆论工具,宣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民权思想和“物竞天择”的社会进化论观点及变法维新思想,对封建文化中的“泛道德主义”思想和儒家伦理观念进行批驳,形成了新兴的报刊文体。他们的办报活动,直接地推动了近代文化转型。  相似文献   

8.
近代海派通俗小说是上海都市社会的忠实记录,不仅描画了上海都市生存状态和时代精神状况,同时也反映了上海都市伦理和道德问题。因此,以近代海派通俗小说为研究标本,能够深入地剖析和透视这一时期中国都市伦理的发展和演变。从近代市井小说、晚清谴责小说、海派言情小说三种主要类型,可近距离地审视近代上海都市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商业伦理、政治伦理和婚恋伦理问题,从而捕捉中国都市新伦理的源起图景。这些新伦理意识决定了近代都市社会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上同传统社会的巨大分歧,也让盘踞中国社会的宗法伦理制度受到一定程度的批判;同时也体现了捕捉社会风气之先的近代文人以及新一代知识分子试图改善个人生活、改变社会风尚,进而铸造现代国民人格、培养文明健康伦理关系的人文努力,为中国伦理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蜕变和历史转型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贺麟伦理思想的梳理 ,展示贺麟伦理思想中道德范畴与非道德范畴“经济”之间的关系 ;贺麟对中国传统伦理中的“五伦观念”和西方伦理中的功利主义的态度以及贺麟对道德发展动向的预测。在此基础上对贺麟的伦理思想给以总体评价 ,并希望贺麟的伦理思想对当代人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明朝的灭亡,不仅是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危机的总爆发,而且也是道德危机的总爆发。顾炎武以一种历史的自觉,深刻反思明王朝覆灭的教训,致力于探寻中国社会道德文明之重建的道路。其道德伦理思想具有三个重要特点:第一,他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对传统社会的负面国民性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批判,发近代学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之先声;第二,不像宋明道学家那样讲玄之又玄的高妙道德“境界”,而只给人们预设了一个“行己有耻”的道德底线;第三,他反对朱熹所说的对“狂者”要加以裁抑的观点,认为“大凡高迈亢爽之人易于入道”,主张带有个性解放意味的豪杰精神。这一切,都是顾炎武的道德伦理思想中的值得重视的近代性因素,是中国传统伦理学从道德理想主义向着经验主义或现实主义转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近代中国发展的道路,回顾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从学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转变到学习马克思主义,从幻想走资本主义道路到认清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漫长历程,对前几年学术界流行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批判和澄清.文章指出,接受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从辛亥革命时期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不断地向国人介绍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五四时期试图运用唯物史观中的某些基本观点来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主张对中国社会全部改造包括根本解决中国社会问题,呼吁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到工农群众中去,继续而且更加批判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等。所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为五四时期和五四后亦即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前提、营造氛围和扫除障碍,从而客观上对推进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多少还是起些积极作用。当然,他们客观上所起的这些积极作用基本上离不开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这些大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的社会救助有悠久历史,整体上是一种“伦理救助”模式。儒家以性善论为主流的人性思想和以忧患意识为核心的道德心理,构成了传统社会救助的伦理道德基础。儒家以“仁”、“德”为核心的人道主义思想,“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均平”的差等分配伦理思想,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道家“无为”的政治伦理和“贵生”的生命伦理思想,以及佛教的慈悲精神,构成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的重要补充。传统社会救助伦理思想是构建我国现代社会救助制度.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宝贵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4.
在道德起源论方面,梁启超比较多地接受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伦理学说和社会学说的影响,认为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利益的产物;章太炎则主要从中国传统的“性恶论”出发,认为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类道德观念产生的本源。在对社会道德现状的评估方面,梁启超对整个社会道德状况的堕落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并将发明新道德的希望寄托在新式知识分子身上;章太炎则认为道德状况受社会职业的影响,认为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知识水平、政治地位的高低成反比,并特别认为知识分子“率多无行”。梁启超认为道德随着社会关系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其水平,实现全人类道德是人类社会进化的规律所决定的;章太炎则提出“俱分进化论”,并由此得出否定进化,否定人类道德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入侵,促使儒家文化艰难地开始了百余年来的"现代性"转换。正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示例作用,启示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提出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问题。新儒家针对现代性进程之中暴露出来的文化问题和伦理问题,指出了儒家文化对于现代性的疗救作用。全球化为儒家文化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当代契机,儒家文化现代性转换的具体进路在于:第一,排除掉儒家文化的"宗教身份"这一思考路径。第二,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性建设过程之中,儒家文化必须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为当代中国的道德伦理建设提供文化资源和社会秩序模式,才能在道德伦理重构中具备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五四时期的进步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是一个经历了理想目标、改造手段、依靠力量的多重转换的复杂过程。如果以摆脱民初中国政治社会的困境而作的救国选择为线索,五四进步知识分子完成由一般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经历了这样一种大致相同的思想发展轨迹:选择对青年群体进行文化改造实现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选择依靠平和的民众运动推动社会改造实现社会主义;选择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阶级斗争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面向世界和未来,推动伦理道德观念的现代化等方面,其贡献表现在既继承了邓小平伦理思想又发展了邓小平伦理思想,深化了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认识,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道德命题和观点,阐述了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提高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团结合作、平等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风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严复的伦理思想深受西学尤其是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严复认为,中国在近代被动挨打的现实应验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所以中国要想改变自己的历史命运就必须首先对中国人落后的国民性和低下的国民素质进行彻底的改造.为此,严复将进化论的自然法则运用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领域,形成了其独特的以"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主张为核心,以倡导西学、道德重建、人格重塑为实质内容,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进化论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把传统伦理学对个体的道德关注转向了对阶级和制度的道德关注,把伦理的主体和客体从个人转变为阶级和社会制度。马克思伦理思想的总体性质是“制度伦理”。马克思强调关于“善”、“正义”、“公平”和“公正”等伦理原则必须放到人的现实的生存条件的基础上去理解,使传统伦理学的抽象原则转变为现实的、历史的原则,实现了一场伦理观的革命。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中包含着伦理和道德的因素,但马克思反对把伦理原则作为基础性原则的“伦理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20.
任何一次重大的社会变迁都伴随着新的伦理精神的产生。马克斯.韦伯在分析近代资本主义起源时就认为,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的催生剂。同样,当代中国社会也需要新的伦理精神来支撑社会的成功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这种新的伦理精神就是责任伦理精神。其中,新的道德思维是责任伦理精神中最深层次的东西,是决定一切社会道德现象的"底色"。责任伦理所具有的他者思维、复杂思维和境遇思维等特点,使其能够突破传统道德思维的局限,有可能解决当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道德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