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旭晖 《21世纪》2010,(7):15-15
英国大选结果终于明朗化,一如选前民调所料,悬浮国会出现了。对习惯一党独大的英国政坛来说,忽然要政党进行合纵连横的结盟,属于非常态的新鲜事。但假如英国选举制度不是采取每个小选区的简单多数胜者全得制度,  相似文献   

2.
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由国家公职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两方面结合形成的,美国是一个总统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根据美国宪法,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与立法、司法部门相互分立,相互独立,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也不对国会负责;但他又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各州选派的先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的国会两院议员的法定总人数相等,国会参议员各州无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员则是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每10年通过人口普查进行一次重新分配,这样,各  相似文献   

3.
一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是由国家公职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两方面结合形成的。美国是一个总统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根据美国宪法,以总统为首的行政部门与立法、司法部门相互分立,相互独立,总统不是由国会选举产生,也不对国会负责;但他又不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由各州选派的选举人组成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的国会两院议员的法定总人数相等,国会参议员各州无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员则是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每10年通过人口普查进行一次重新分配,这样,各州选举人的数目与各州选民人数保持着相应的比例。这就是有美国特色的选举人团制度,显然,这是一种间接  相似文献   

4.
’96日本众议院选举,是战后首次采用小选举区比例代表并立制的一次大选,被称作日本近代的第三次革命。它以两大政党制为目标,从“派间本位”的选举向“政党本位”的选举转换。日本国民选择的是安定政权下的改革,自民党东山再起,重掌政权。新的选举制度以英国的选举例为模式,然而与两大政党制的目标尚远。文章还介绍了日本有关“政治市场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民初第一届国会选举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的第一届国会选举,是资产阶级代议政治在中国的第一次尝试。本文通过选举过程中政党竞争及社会各阶层的反映的分析,说明在辛亥革命以后,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正逐步根植于国民心理,尤其是社会中上层的政治精英对选举的反映,表明了中国近代政治在民主化进程中的新的发展。同时,第一次国会选举中存在的诸如财产限制、性别歧视以及选举过程中的营私舞弊、党同伐异等现象,也说明中国政治现代化之步履艰难。  相似文献   

6.
迪维尔热法则关注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的关系,其主要论点是相对多数决制倾向产生两党制。迪维尔热法则的适用性在印度案例中受到挑战。自1952年起,印度人民院选举一直采取相对多数决制,但在1952年到1989年间,印度政党制度却表现为国大党一党独大的多党制。中央与地方关系、政党空间竞争方式、社会分野程度、政党标识的稳定性以及现代化程度都是解释印度案例独特性的重要因素。1989年之后,印度政党体系向两党制转型的趋势则从另一角度证明迪维尔热法则的强大解释力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在对民国初年总统选举制度的确立经过、基本内容及其运行情况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提出民初总统选举制度的许多内容虽然值得肯定,但从根本上说,民初总统选举制度的确立是袁世凯为了早日成为正式大总统而操纵国会的结果。民初总统选举,实际运行与制度规定严重脱节。  相似文献   

8.
分权制衡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防范政治暴虐、平衡多元利益、增强决策审慎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这一制度安排需要付出牺牲决策效率的成本。近年来,由于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大政党的政治立场发生极化,且总统职位和国会两院常常由不同政党控制,政党对立的严重影响传导到政府机构层面,造成“否决政治”,美国政府分权制衡制度安排的收益下降,成本显著上升,使美国的民主运行和国家治理受到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理论上可以采取减少政党对立但不触及分权制衡制度安排的思路,也可以采取调整参议院、众议院和总统三者之间的立法制衡关系或改行议会制等制度改革路径。现实当中,美国改变分权制衡制度安排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其制度成本上升至美国社会无法承受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新苏格兰”新在何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以来,英国新工党进行的分权改革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苏格兰。新的选举制度、新的苏格兰议会、新的政党格局、新的联合政府及其新的政策制定过程等,都说明一套不同以往的新苏格兰政治制度已具雏形。  相似文献   

10.
英国: 英国的公务员(Civilserant),汉语通常翻译为“文官”。 1688年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权逐渐转移至国会和执政党手里。在两党(多党)轮流执政的情况下,执政党往往把政府的官职,作为“战利品”,公开进行肥缺分脏。这种“政党分肥”的选官制度带来很大混乱,为克服这些弊病,英国政府从1833年开始,对各部实行官职考试补缺制度,规定每有职位空缺,需有4人以上参加考  相似文献   

11.
贵族与政党——18世纪晚期的英国政党政治刘为英国政党制度的出现,与其整个代议制度一样,是近代史上一个相当典型的现象。由于这个制度是在没有革命、战争和异族侵略这类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并且在时间顺序上又最早,所以可以把它称为政党制度的原生形态。从...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行政首长、本党领袖,地位很重要。总统如何选举,这是人们希望了解的。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又快要到了,本文特将有关基本知识略加叙述,并提出有关问题共同研讨。美国宪法制定时,尚无政党,今日选举与政党的关系,当时尚不存在。宪法关于选举的规定很简单。以后出现政党,选举围绕政党产生一些习惯,于是宪法规定和习惯并行,互相  相似文献   

13.
英国独立党自1993年成立以来,其政治动能一直受制于单一议题政党的困境。然而,英国独立党在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2015年英国大选和2016年脱欧公投中异军突起,成为英国选民在传统两党以外的最重要选择。作为欧洲疑欧主义思潮的代表性势力,独立党在此期间也完成了主流化转型。本文试从选举市场的理论框架出发,从需求因素和供给因素两方面分析该党转型和崛起的多方面动因,揭示英国政党格局的重构与疑欧主义的深化,并对独立党的未来前景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浅析政党与选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与选举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民主选举是现代政党取得执政地位的合法途径。选举是促使政党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是离开了政党的参与,选举活动又将很难进行。本文从政党的起源、政党对选举所起的作用及选举对政党所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政党与选举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阶层和阶级的分化冲突只是政党的根本成因而非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李普塞特所代表的"阶层论"的错误就在于,将政党的成因当作政党制度的成因,因而误以为阶层和阶级的分化冲突是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政党制度的根本成因是选举制度,因为执政党究竟是两个还是三个以上抑或一个,无疑取决于选民的投票选举,说到底,取决于多数票制还是比例制抑或混合制之投票选举制度,因而迪韦尔热所代表的"制度论"是真理。  相似文献   

16.
欧洲极右政党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交替之际 ,欧洲极右政党因获得选举重大突破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与多数政党家族拥有共同的名称不同 ,极右政党虽是一个大家族但却有各种各样的名称 ,学术界迄今尚未对其做出一个清楚的界定。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促使极右政党崛起 ,进而对欧洲政党制度产生重大冲击 ,但尚未威胁到整个政党制度的稳定 ,选民转向支持极右政党原因众多 ,既有出于对现实不满而投抗议票者 ,又有出自理性的选择 ,还有为着“单一问题”而投票者。极右政党之所以取得成功 ,既因为政党自身能够提出综合的政策措施 ,又有现行政治机构所构成的成功机会。总之 ,把握欧洲极右政党的选举成功 ,既不应过分夸大 ,又不能忽视其继续发展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选举与民主:制度设计的工程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对国际上选举制度设计的宪政工程学进行考察和总结,并以此为基点探讨选举和民主的因果关系。现代民主制度的基础工程在于选举,不同的选举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对于民主制度及政党制度具有关键性影响,对选举过程的战略管理也是达成有序民主的重要变量。国际上的大量研究已经揭示出了其中的一些内在逻辑和规律,如"迪韦尔热定律"及其后续研究、分裂社会的选举制度设计研究、民主化过程中的选举管理研究等,本文对此分别进行论证和分析,从而揭示选举制度与选举管理对于民主转型和巩固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1980年代台湾政治转型民主化和本土化的需要,国民党开始了改革进程,逐渐从威权式政党向民主竞争型政党转变。其改革历程受到台湾选举的影响而呈现较大的波动性。2000年和2008年台湾发生两次政党轮替,两党制逐渐成型。在此背景下国民党在组织结构上以"选举机器"为目标采取了众多改革措施,但是能否如愿建立现代化的民主政党仍存在许多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政党及政党制度是现代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现代意义上的政党最早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产生的,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它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进过程,伴随着议会制度和选举制度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并以政党政治和政党制度的方式逐渐成长为现代各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加深对美国政党制度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更好的贯彻与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2016年台湾地区民意机关选举中,除国、民两党外尚有时代力量、新民党以及无党团结联盟取得了"立法院"席次。台湾现行的选举制度塑造了两党制而且会使之延续下去,但通过对政党竞争力及意识形体的分析,本文认为岛内政党格局已经呈现出多元化面向。小党虽然不能获得核心权力却已经在真实地影响着政治生活。本文将从政治文化世俗化的视角阐明多元格局出现的原因,阐述政治文化因素为小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