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对于《水浒传》两个影响最大的英译本,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其争论的焦点归根结底在于两者不同的翻译策略,不同的翻译策略直接导致不同译本的生成。通过对"智取生辰纲"两译文的对比,可以发现译者所采取的不同的翻译策略,并引发对不同翻译策略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国文化词"龙"在西方文化中的不对等英译着手,通过后殖民翻译研究下权力观的透视,结合权力对"龙"的不同时期翻译策略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翻译,尤其是文化特定词的翻译不论是采取归化还是异化策略都不可避免受到权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学名著在我国被反复重译,每个时期的译本透露当时的语言、出版、文学风尚、读者要求和总的社会文化情况。同一作品的不同译本展示了不同译者的翻译策略。众所周知,译者并非处在一种理想化情形下,而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的背景中翻译。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说,翻译界一般存有两种对立的意见,即所谓"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adaptation)。通过对比研究分别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的两部《傲慢与偏见》中译本,可以揭示译者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下主要倾向于哪种翻译策略,"归化"还是"异化";及随着两种文化接触的日益频繁,"异化"的翻译策略是否最终会占上风。  相似文献   

4.
功能翻译理论对汉英颜色词翻译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根据译语读者文化,采取直译、转译或意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了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目的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内涵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5.
《茶馆》是老舍先生不可多得的名剧,素有"一句台词勾画一个人物"之说。本文从两位译者不同的翻译思想出发,全面客观地对比两个英译本由于在翻译原则和策略上的不同,最终获得不同的翻译效果。  相似文献   

6.
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7.
吴小芳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3):55-57,127
以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当前跨文化交际环境下的文化意象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的局限性,前者只考虑源文化和作者因素,而后者只考虑目的语文化和读者因素,都有其片面性,不利于当前国际跨文化间的有效交流;以翻译的"体验性"、"互动性"和"和谐性"为切入点,论述了翻译应该既有助于文化意象的传递又有助于目的语读者对文化意象的理解;提出了文化意象翻译的"融合策略",该策略主张译文应尽可能再现源语文化意象及其内涵,真正实现翻译的和谐性,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有效交流。  相似文献   

8.
旅游翻译的目的是要唤起受众,诱导行动。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观点,旅游翻译应注重突出译文的"呼唤"功能,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灵活应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手段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9.
超额翻译与欠额翻译是翻译中的常见现象。国内的相关研究普遍从奈达的"等值理论"出发,认为该现象是翻译中的"非等值",是由语言与文化方面的差异引起的,进而提出了规避策略。本文指出,现有研究忽略了翻译主体,即译者,也未涉及到该现象产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红楼梦》中的爱情隐喻为例,应用概念隐喻理论,通过两种译文对比、例证分析与理论解释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汉语中爱情隐喻的翻译,探讨译者的文化、情感心理体验差异对爱情隐喻意象的转换以及翻译的潜在影响。结论认为,文化语境与文学语境共同制约着"水"、"月"、"窗"等爱情隐喻的翻译策略及翻译结果。  相似文献   

11.
王晓蕾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6):65-66,81
从花样繁多的化妆品广告中,罗列出几乎所有的关于"防晒"的英文翻译,通过分析这些不同的英译来找出关于"防晒"一词的准确英译,并由此总结化妆品广告翻译的策略,即将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相结合,全面地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以期对翻译化妆品广告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译者认为本国的文化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文本的选择和翻译中倾向于用"改写"的翻译策略,挪用自身的文化对原文本进行改造。这是一种建立在文化优越性基础上的翻译策略,不利于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合作,容易造成目标语读者对他者文化的误读。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翻译策略的可变性。翻译时如何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原文的意义得以充分表达仍然是文学翻译的一个难题,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为此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旨从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入手探讨社会意识形态、赞助人、论域等不确定性因素对《围城》翻译策略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系统功能语言学已被广泛应用于翻译研究领域,不少学者运用该理论对中国古诗及其英译本的语言特点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汉英翻译的规律和策略。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人际功能出发,对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歌"Break,Break,Break"及其三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在翻译过程中由不同措辞所产生的人际意义上的差异,审视中译文在人际...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的200余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翻译高潮,也是第一个科学翻译高潮。遵循适应性传教路线,来华耶稣会士纷纷投入到了"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译介活动之中。他们以及与其合作的一些中国士大夫虽然未能建立系统的翻译方法和理论,但是开创了"洋译华述"的翻译模式,而且还通过大量的翻译实践活动,对翻译观和翻译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其翻译策略尝试了目的论翻译法,至今不失其借鉴意义。本文在全方位总结耶稣会士翻译活动的基础上就他们的翻译活动特点、翻译观和翻译策略及其现代意义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6.
不同的语境及历史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英汉语义的差异。翻译的目的就是提供原语与译语之间的语义对等。要做到语义对等,不同文体的翻译的要求各不相同。语义对等这一翻译理论可以突破翻译领域中的一些看似不可译的"禁区"。  相似文献   

17.
"同构"在翻译实践中比比皆是,可视为一种归化翻译。在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看来,它属于功能对等的范畴。鉴于翻译在本质上是无法实现绝对或完全对等这一事实,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尊重目的语读者的前提下"同构"在翻译中的运用及其作用。文章同时指出,"同构"翻译策略很好地体现了"翻译即交际"这一原则,最大限度地提升了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化的理解和吸收,该翻译策略是实现本族语文化与源语文化对话的有效方式,极大地促进了跨文化交际活动。文章还指出,运用"同构"策略翻译时所损失的信息可以通过使用各种补偿手段来进行弥补,从而尽可能多地传达出源语所包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文学翻译中,翻译策略是译者必须认真思考并慎重选择的问题。需要对翻译策略的定义、类型、影响因素等几个问题进行梳理,以美国小说"Gone with the Wind"的几个中译本为例,探讨文学翻译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9.
"等效"翻译理论是文本语际转换的方向性指南。但文本不同,"等效"翻译理论的运用策略则不同。商务合同文本有别于其他文本,因此,影响译文的"等效"因素也不尽相同。在商务合同文本语际转换过程中,其追求的首要目标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而完整再现商务合同文本的客观属性是实现商务合同文本"等效""欣赏"的关键。同时,商务合同文本在转译过程中应注重"信息传递"功能。  相似文献   

20.
自1934年出版问世以来,沈从文的代表作《边城》一共出现了四个英译本。其中,以2009年美国学者金介甫(Jeffrey C.Kinkley)的译本Border Town为最新。作为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金介甫被誉为"海外沈从文研究第一人"。而作为跨文化的翻译文本,金译本的翻译策略较其他三个译本均有很大不同。受译者的翻译目的和读者接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金译本主要采取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这种翻译策略的选择对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