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文化对语言的渗透是全方位的,因而文化差异自然体现在词汇层面上,本文围绕几种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同的文化内涵来说明文化差异、背景知识对翻译的影响,进而指出为了避免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而在文化交流中进行合理恰当的文化转换是翻译的使命。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也反映了社会文化,学习英语必须掌握词汇的社会文化内涵。本文他通过对英汉部分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的对照、比较和分析,揭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词汇的不同社会内涵,旨在说明只有把英汉两种语言放在其相应的文化系统中加以审视,才能正确把握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更好地学好语言,掌握语言和运用语言。  相似文献   

3.
张艳杰 《北方论丛》2002,(3):111-113
词汇作为最基本的语言单位之一,能生动地反映社会以及民族生活的不同侧面.在不同的民族群体中,词汇所具有的意义能独特地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汉俄两个古老民族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文化底蕴,成为世界语言中宝贵的一员.词语文化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个民族文化信息的载体.比较汉俄两种语言中部分词语的文化差异,可以更深刻体会汉俄两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共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4.
包立梅 《广西社会科学》2004,(12):169-170,174
通过汉英词语文化内涵的比较 ,阐述两种不同文化群体赋予词语的伴随意义、联想意义、感情色彩所引起的词语文化内涵的差异及礼貌语运用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差异。这种比较对具有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掌握运用该种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词汇和语义能够充分、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语言的载储功能首先是通过词汇显示出来的。因此,在分析和比较蕴涵的英汉民族文化差异时,应从词汇的语义内涵着手。  相似文献   

6.
动物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出现的频率都很高,它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动物词汇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活的语言中,在若干年的文化沉淀之后,这些动物词汇不仅指代动物本身,也被广泛地用来表示各种转义和象征意义。文本以"猫"这个动物名词为例,探究动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差异,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从而有效地进行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7.
季云起 《齐鲁学刊》2003,(4):102-104
人类语言大量地运用了以鸟兽虫鱼等动物为参照物的比喻 ,动物词汇中的比喻构词是阐释人类不同民族文化起源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中外动物词汇中比喻构词的比较研究是要探求隐含在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从而进一步从认知的角度来解释中外语言中所蕴涵的文化共性。中外动物名称中的喻义差异或文化重合的认知阐释在承载着不同文化内涵的语言层面上体现出来 ,因而也只能从认知科学的角度获得较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言中存在大量具有丰富文化语义的词汇,对这些词汇不同的范畴划分,导致英汉词汇文化语义缺省现象.语义的文化内涵取决于语言使用者所生活的客观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认知世界的综合影响,物质世界确定了语言符号的形式及其外延,社交世界融合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心理世界决定了词语的概念框架.外语学习者借助三个世界对词汇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把握语义的文化内涵,解决文化缺省,进而实现理想的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9.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滨丽 《北方论丛》2002,(6):120-123
从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阐述不同文化群体赋予词汇的伴随意义,联想意义,地理位置、民族心态等引起的词汇差异.探讨文化内涵对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影响.这种比较对具有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掌握运用该种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郑岭 《中州学刊》2006,(4):253-255
由于动物与人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寄托和表达感情,逐渐获得了超出其概念意义的文化内涵,鲜明地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但由于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英汉很多动物词汇的文化涵义差别较大,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语用上的错误。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语的特定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英民族文化不同于汉民族文化,因而动物名称“鸡”在英汉语言中存在国俗语义同异并存现象。本文主要围绕动物词语“鸡”在英语和汉语中语义相同、语义为一语独有以及喻义相似动物名称不同等方面作一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基于英汉民族对动物“狮子”的属性有相似的认识,同时又由于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因而动物名称“狮子”在汉英语言中存在国俗语义同异并存现象。本文以汉语中的“狮子”和英语中的“lion”这两个对应词为例,探讨汉英民族动物词的国俗语义同异现象,以期对跨文化交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英汉民族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色在英汉民族中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拟就颜色词的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交错表达在英汉民族中的表现举例加以论述,供读者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14.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它是语言中最活跃、发展最快的一部分,它也是语言中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因素。一语义组的意义,能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在语言世界图景的各个片段中最受注目的片段之一就是民族饮食文化。本文选取五个最能代表俄罗斯饮食的俄语词,分析浓缩于语言中的俄罗斯饮食文化及更广泛的文化特点,对了解并掌握词汇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外向型汉英词典中“龙”的释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与dragon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事物,但人们一直把中国“龙”译成dragon,多数汉英词典及英语辞书把drgaon作为龙的唯一英译对等词。把dragon作为龙的英译对等词忽略了两者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含义,从而人为的在两者之间制造了一种假的对应关系。对于译者而言,具有浓厚文化意蕴的词语,不仅要译出它的表层意义,更要准确再现其深层的文化内涵。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从龙的这一文化原型出发,国内辞书编纂者在外向型汉英词典中把Loong作为龙的释译对等词才是恰当而准确的。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且是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念、习语惯用法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迥然不同.因此,应联系文化差异传授词汇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学好和用好词汇.  相似文献   

17.
李小平 《云梦学刊》2014,(4):141-145
《要术》出现了不少动宾式双音词,其中近一半是魏晋南北朝的新词。这些双音词大多数以原形、原义进入现代汉语。但也有不少形义有变:或形同义异,或形异义同,或形异义异,或形失义存。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该书运用了大量的方言口语和专业词汇,有些构词语素表义欠明晰,另外动宾式构词法本身存在的不足也是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教与学中,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教学一直都是中心点。把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分成五类,目的在于强调这些词汇在进行文化教学时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英汉国俗语义的等效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军 《云梦学刊》2002,23(2):113-115
翻译作为不同文化间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除注意准确选词、使用合适的句法形式外,更应注意积淀在词汇上的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地理环境等文化色彩语义,即国俗语义。只有对词汇国俗语义的等值转换,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因翻译带来的信息差,尽可能做到等效翻译,来更好地促进文化间的交流,实现翻译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