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专卖制度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对酒类实行专卖——历史上称作榷酤,即是国家对酒类的生产、销售、分配等环节进行干预的一种政策。宋代榷酒制度是宋代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对于深入了解宋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榷酒制度涉及面较广,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宋代榷酒制度中,目前尚无专文论及的榷曲、特许酒户和万户酒制度作一初步探讨,不妥之处,敬请匡正。  相似文献   

2.
宋廷调整官员的赋盐方式,以适应专卖制度下国家对盐利的追求。一方面,宋廷为高级官员提供“俸料盐”“赏赐盐”等,以示对高级官员的恩宠。另一方面,宋廷让大多数品官之家只能在市场上买盐食用,从而增加了食用官盐人口的数量,有利于国家盐课收入的增长;且不同于民户广泛存在抑配买盐,宋代的品官之家长期免于科配,由此体现宋廷对普通官员的关照。然而,官员进入市场自由买盐与法律上对官员贩私活动的微弱约束,为官员的贩私谋利创造了条件,进而分割了专卖制度下国家盐课的收入,使得国家制度调整的初衷未能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3.
宋代专卖制度变革与地方政府管理职能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是专卖制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专卖制度实现了由直接专卖制向间接专卖制的转变.这一变革反映和影响了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地方政府在直接专卖制下承担专卖品运销,分夺专卖利益;而在间接专卖制下则主要承担缉私、监管商人营销等,难以直接分夺专卖利益.中央从地方政府手中集中利权的重要手段就是吸纳商人在更多的经营环节中取代地方政府.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基本趋势是退出专卖商品的直接经营,转而维护专卖制度的运行,专卖利益不断集中于中央.与唐代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专卖系统相比,宋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央集权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4.
交引茶制是宋代茶叶间接专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引茶制下政府必须组织庞大的官僚队伍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能确保茶叶贸易的实施。本文以交引茶制下政府的贸易费用为视角切入分析交引法衰败的原因,并从茶业经济发展的宏观角度论述了宋代茶法频繁变动的经济根源  相似文献   

5.
清代滇盐产销布局由生产布局、划界行盐制度下国家构建的销售布局以及市场机制主导的销售布局构成,三者关系复杂且变迁频繁。滇盐产销布局在明代初具规模,雍正时期为解决盐政之弊,国家进行土井归公与取盈补拙的调整,奠定了清中后期滇盐产销的基本格局。乾隆时期食盐供应不足,官府广觅子井、借销邻盐和调适销售布局,形成了多处滇盐混销区,导致滇盐销区的盈缩。嘉庆时期民运民销制度实施后,市场机制下的产销布局占据主导,但市场竞争不利于盐课完纳,政府不得不重新实施划界行盐制度,构建界限有别的产销布局。受咸同战乱影响,清后期滇盐产销布局亦经历了无序运作与恢复的过程。滇盐生产布局变迁主要受市场需求以及国家盐政运作的影响,自雍正时期形成后就保持着稳定;销售布局则受生产布局、市场机制、盐政制度影响,不同时期各有差异。通过考察清代滇盐产销布局的变迁与划界行盐制度的废立,能揭示清代云南盐政运作中市场机制和国家调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盐专卖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盐专卖制度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经济统治政策的组成部分.藉此,国民政府获得了可观的财政收入,维持了战时盐业生产,从而实现了兼顾国课民食的目标.同时,通过对食盐价格的控制,也有利于国统区物价的稳定及社会经济秩序的安宁.当然,在战争环境中实施盐专卖制度本身已有很多困难,难免产生许多弊端,而国民政府的吏治腐败更使之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7.
南宋东南茶法是宋代茶法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学者们多强调其对政和茶法的继承,而缺乏对其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实际上,南宋茶法主要只继承了政和茶法以引榷茶的基本模式,在具体制度上独具特色,多与政和茶法不同。南宋东南茶法实行三务发卖、地方发卖、州县配额的卖引制度,每引贩茶重量减少而引价提高,引外征敛增多,茶利高度集中,反映了其灵活、苛细、集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北宋的禁榷制度承袭唐制包括对盐、酒、茶等的专卖,均是官营国有的垄断性工商业经营,以国家财政状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北宋的禁榷制度突出反映封建政权对社会经济的强力干预和操控,既促进了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结构的变化,同时也扼杀了民间工商业的正常发展.禁榷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政收入、缓和了社会矛盾,对政治、经济、军事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最终为北宋的统治根基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9.
《清明上河图》中的酒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是我国人民的传统饮料之一,宋人尤爱之。宋政府对于“酒”的榷酤,制度甚严,后人评论说:“史策所载历代榷酤,未有如宋之甚者”。宋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酒利,采取了榷曲,官卖和民酿而课税的酒类专卖形式,以致酒税收入在宋政府的财政中占有特殊地位,成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制的经济基础之一。因此,在《清明上河图》中,酒店建筑和市人饮酒场面较为突出,张择端浓笔重彩,刻划出了这一现实。  相似文献   

10.
榷货务是宋代重要的财经机构.事关宋代国计民生的茶、盐、矾等商品的买卖,宋代货币的兑换与回笼,宋代的市籴军需粮草,宋代的官营便钱业等,都离不开京师和地方榷货务.榷货务职能很多,作用很大,但现存宋朝文献对它的说明却语焉不详.宋人比较全面的说法是:榷货务“掌受商人便钱给券、及入中、茶、盐、出卖香药象货之类”,极为空疏.所  相似文献   

11.
论宋代茶法     
茶利从唐到清一直是国家财政中仅次于盐利的一项专利收入。在历代为攫取茶利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中,宋代茶法承前启后,影响深远。两宋三百年间,茶法变更不已,大致经历了宋初至嘉祐三年(1058年)、嘉祐四年(1059年)至崇宁元年(1102年)和崇宁元年(1102年)至南宋末期三个阶段,并在不同阶段上分别采取了禁榷、通商、集禁榷通商于一体的“卖引法”等几种形式。本文拟就宋代茶法的变迁过程及其原因、作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的食盐专卖制度 ,是在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 ,是国民政府战时统制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国内外的历史经验为国民政府出台食盐专卖制度提供了借鉴 ,而现实的需要则促进了食盐专卖制度的形成。食盐专卖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榷盐,亦即食盐专卖,是中国历代王朝经常推行的一项财政搜刮政策。封建国家往往垄断食盐经营,建立一整套制度、则例和法令——即所谓“盐法”,对食盐的产制、收储、转运和销售进行全面、严密的控制,使盐业走上一条由国家干预而畸形发展的道路。在国家专卖的过程中,食盐流通(运销)领域形成了一种严密而特殊的制度——粜界制。这种制度又称为“引岸制”、“引界制”,它严格限定食盐的销售区域,规定盐商只能把各种食盐分销于特定地界,相互不准逾越。即所谓“凡行盐以商,商有世业,行有地限。其转输于各省者,先纳课而后领运,各按应行之地,随时价而销售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库价、京解与帑银这三大盐课银分配去向的分析,可发现以下四点:在明代财政体制从实物向白银货币转型的制度背景下,开中法的实施形态从在边纳粮、在司支盐演变为在边纳粮、在司支银;伴随在司纳银制的实施,晚明还出现了在部纳银的新规制;户部为了追求白银收入,加强了对盐商的管控,边商、纲纪商人和纲商的身份皆呈现出劳役性的特点;晚明两浙为保障盐课收入而强制商人登记以获取专卖权的纲纪制度,是明清盐法从官专卖向商专卖制转变的更早的标志。 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详述了李谘的茶法改革——建立茶叶专卖制度的背景、过程,并就这一制度对北宋社会的影响以及改革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成因及制度变迁进行研究分析,并分析了专卖制度下以市场为取向的烟草工业企业改革现状和烟草工业集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集团管控理论等分析提出了在以行政垄断为特征的管理体制下烟草工业集团应选择以"战略管控型"为主导的集团公司管控模式,最后给出了战略管控模式的保障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7.
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既有对前代文化遗产的继承 ,也有宋朝统治者立国之策的推动 ;而教育制度的完善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中外文化的交流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这一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论烟酒专卖     
<正> 一、实行烟酒专卖的必要性 所谓专卖,就是国家对某种商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业务进行垄断的一种形式。专卖有完全专卖和不完全专卖之分。完全专卖是对某种商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业务的整个过程、全部要素都加以垄断;不完全专卖相对于完全专卖,是仅就某种商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业务的部分过程、部分要素进行垄断。专卖制度古今中外都有,其历史源远流长。我国  相似文献   

19.
东汉时期是实行什么样的盐铁政策?由于史料记载不详,学术界有较大的分歧。细考史料,我们认为东汉初期仍实行的是盐铁专卖政策,只不过由于诸多原因而使政府对盐铁专卖的控制有所放松,而且民间也有大量非法的私营盐铁商存在;直到章帝时期,汉政府又全面加强了盐铁的专卖政策,民间私营盐铁商遭到严厉的打击;自和帝起,汉政府废除了盐铁的专卖政策而实行民营征税制度,但政府专卖也仍然存在,一直到东汉末年。在此基础上,商品经济继西汉之后,一直在低谷中徘徊。  相似文献   

20.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其治国思想多有创新,尤其在盐业管理方面,首倡食盐专卖制度,于国于民皆有利,并为后世沿袭。因在盐业发展史上的贡献重大,管仲被奉为盐宗神而受到祭祀。另外,国人“尊古”的传统心理,清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及同治年间战乱后的社会重建需求等,也是管仲得以被尊为盐业行业神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