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传统往往是其历史演绎的结晶和文化特质的一面镜子。要研究黑衣壮的文化特质 ,就不得不对其文化传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和归纳。从文化变迁的人类学视角分析 ,黑衣壮文化对他族文化的接受与认同 ,体现了黑衣壮文化传统的吸纳性特征 ;恶劣、闭塞的自然环境 ,是导致黑衣壮文化传统具有排他性特征的重要成因。重新审视黑衣壮的文化传统 ,发扬其优良成份 ,克服其消极因素 ,是黑衣壮人在现代化道路上必经的观念更新历程  相似文献   

2.
“黑”,是黑衣壮族群的标志;崇黑,浓缩了黑衣壮人的族群意识,也是黑衣壮文化的精髓。黑衣壮文化研究开发的重点应转移到它的物化上来,要让它物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让物化的黑衣壮文化产品给黑衣壮群众带来长久的经济实惠。  相似文献   

3.
性格 ,是人类在一定的自然与文化环境下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心理品质 ,亦即人的一种文化心态。每个人或每个民族、族群的性格特征往往因环境不同而显出千差万别。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淳朴善良、诚实敦厚、刚毅耐劳、拘谨保守、缺乏创造活力等性格特征 ,既是该族群文化心态的真实写照 ,也是我们认识其文化特质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4.
关于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的研究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兴趣,黑衣壮作为一个特殊族群,具有文化机制的主导因素正是"黑"本身.据论证表明,黑衣壮的审美文化机制为以人为本,以黑为美,以黑为歌,以黑为话语.  相似文献   

5.
《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是右江民族师专何毛堂校长、李全伟、李玉田等三位著的“人类学文库”丛书中的一部田野考察新著。作者采用田野调查方法 ,先从黑衣壮的民族渊源、称谓考察入手 ,进而拓展到黑衣壮的生态环境、人口分布、经济生活、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人生礼仪、岁时风俗、民间信仰、反贫困等各个层面 ,这对研究黑衣壮甚至对研究整个壮民族特征无疑是一种颇具学术价值的填补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生活于广西大石山区的黑衣壮创造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工艺,如石制工艺、木器工艺、铁器工艺、竹(藤、草)编工艺、织绣工艺等,这些民间工艺呈现出鲜明的山地文化特征和地域色彩,蕴含着黑衣壮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情感。当下,黑衣壮传统工艺因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呈现衰落现象,如何传承、保护这些优秀的民间工艺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每一种艺术的产生、发展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干栏建筑是黑衣壮人适应环境的产物,深受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那坡黑衣壮     
《今日南国》2010,(5):44-45
黑衣壮是壮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那坡县境内,占那坡县壮族人口的32%。由于历史上战争和民族迁徒等原因,许多人躲入深山老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从而保留了古老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造成黑衣壮贫困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黑衣壮反贫困战略首先是目标的选择问题 ,有脱贫与致富、家庭福利增进与生活质量提高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目标 ,经济结构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目标。必须抓好素质、基础和粮食三大工程建设 ,必须开发建设支柱产业 ,黑衣壮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学研究专著《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的绪论,从人类学、民族学的多视角出发,就黑衣壮人类学田野考察的意义、方法和内容作了理论性的探讨。尤其是有关黑衣壮人类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其在反贫困战略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论述,充分体现了人类学走向社会走向人民的正确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四有"新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等工科院校大力加强素质教育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论述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阐述了我院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次艺术之旅的成就,从外在看来无非是荣誉与赞赏的叠加,但内在的馈赠却是学生由此获得的心路历程历练和成长裨益。如果说出访的目的是文化的传播和艺术的交流,那出访的附加价值就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和教师在艺术实践中获得的教学心得。  相似文献   

13.
在英语教学中,听力水平的提高同学生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影响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既有主观上的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加强学生英语语音知识、语法结构及语篇结构的学习,扩大词汇量和文化知识面,消除学生学习的急躁心理等是有效地克服各种障碍,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是新时期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地市级党校图书馆馆员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为了适应新时期图书馆工作,应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信息处理和服务能力以及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当代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对教学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要求,针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提高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素质极不乐观.大多数处于无时间读书、无专业、无科研的"三无"状态.大学英语教师要具备哲学、教育学、心理学扎实的基础,提高创新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拓宽培养大学英语教师素质的途径、方法.提高自己人文素养、克服科研的神秘感和畏难情绪,强化终身发展意识.  相似文献   

17.
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大学校园中发生碰撞时,农村学生群体由于文化上的边缘性,容易发生适应性危机,阻碍其社会化进程。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着眼于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多渠道为农村大学生提供经济帮助,才能推进在校农村大学生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8.
艺术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能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法,了解人类艺术遗产,扩大文化视野,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以此提高学习生活质量。同时在运用艺术媒介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悟能力、操作运用能力、艺术鉴赏力、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发展个性,使之“人格”完美化。文章从艺术教育与培养兴趣、调节心理、完美人格、健康成长等四方面来论述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内涵着人类重要的文化伦理现象 ,有其独特的文化基础、文化精神和文化追求。在市场经济文化背景下 ,人们应具备很多良好的道德和心理素质 ,但最根本、最核心的是人的主体人格。经济文化既对现行的道德与心理教育提出挑战 ,也需要道德与心理教育作出积极的应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